地下文物调查钻探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
2016-05-14张海燕张晓晓
张海燕 张晓晓
文物保护是对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的历史遗留物采取一系列防止其受到损害的措施,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有利于对历史的研究。因此,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配套措施,加大文物保護工作力度,坚决防止在利用过程中对文物造成破坏,首先做的就是钻探,只有对地下文物情况有一个具体了解,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地下文物钻探调查是通过探铲深入地下,了解地下文物的分布情况,为文物保护、考古发掘、科学研究、基本建设提供可靠的地下资料。
一、地下文物钻探工作的现状
地下文物与地上文物不同,地下文物在我们的视线之中,是隐蔽的,不易被发现,不像地上文物,在我们的视线保护之内,谁破坏了,大家都一目了然,一旦地下文物被无意破坏,其损失是无法挽回的。所以,地下文物保护工作的困难远远大于地上文物保护。《文物保护法》中规定:凡因进行基本建设和生产建设需要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列入建设工程预算。在目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本条规定使得建设单位不愿积极地与文物保护部门配合。因此,一些建设单位没有进行文物钻探就直接施工,不提前搞好文物钻探的现象使得很多珍贵文物遭灾,历史信息丧失。
二、落实“一票否决”,提高保护文物的主动性
近几年,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扩大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大型建设项目不断涌现,文物保护任务日益严峻。虽然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文物钻探工作也越来越重视,文物钻探工作进行得比以前顺利,大批珍贵文物相继呈现在世人面前,人们得以欣赏和研究,但进行新建设时,有些建设单位不进行文物钻探就大兴土木,致使长期埋藏在地下的文物遭受毁坏。由于人为的破坏,考古学家不能清楚地揭示先人们的生活情景及历史发展进程。
加强地下文物调查钻探工作,一定要坚持先钻探、后进行建设的原则,在进行基本建设工程时,要依法进行文物钻探,以示把文物钻探工作列为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阻止文物被破坏,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和处罚力度,从根本上切实提高了保护意识。文物专家强烈呼吁在基本建设中,首先要上报文物部门,进行文物钻探,在确保地下没有文物遗迹时,才能向建设部门报请开工,要让文物保护拥有一票否决权,让人们懂得历史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保护文物遗存人人有责。
(一)加大文物执法力度
一方面,由于资源开发、地方建设和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加剧,再加上当地一些群众法律意识淡薄,人为破坏文物遗址等案件频频发生。另一方面,相关法律法规处罚力度太轻,致使打击震慑效果不佳。根据《文物保护法》的规定:擅自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并造成文物破坏等严重后果的,处以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这样的处罚力度难以对开发商和企业起到惩戒作用,更与文物的自身价值相去甚远。因此,必须增加文物部门的执法权力和审批权力,加大对一些违法违规破坏文物行为的处罚力度。
(二)加大舆论宣传力度
人们保护文物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还有待于提高,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要通过政府和媒体的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文物的价值,让他们意识到这些文物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懂得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这个民族的共同财产,一旦被毁坏就再也无法复原。要动员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工作,为贯切执行文物法规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人人自觉依法保护文物。
(三)文物钻探工作在继承和保护文化遗产中的作用
我国历史悠久,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按照自己特有的国情创造历史,积淀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考古学者通过文化层、分类学、现代科学等方法对古代人类及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此推测出过去人类行为和复原历史的中间部分。
近年来,一系列古代文物遗址的发掘,使得中华文明起源的许多情境日益变得清晰。地下文物钻探在挖掘保护地下文物遗迹的同时,也为让世人得以欣赏珍贵文物和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和人类进步方面作出了贡献。
文物钻探工作是考古发掘的基础,是认知遗址文化内涵的基础,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文化状况、社会生活和生产发展水平,使我们不断增加对古代社会不同阶段城市发展的认识,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社会发展史的历史文化内涵。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基础设施也要及时跟上。在新时期,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保护地下文物,是历史赋予文物保护者的使命,必须高度重视。如今,基本建设项目在开工前要进行地下文物钻探,已逐渐成为公众和社会团体的共识。
(作者单位:渑池县文化广电和新闻出版局文物钻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