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6-05-14姜颖

中国科技纵横 2016年8期
关键词:中职学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姜颖

【摘 要】艺术事业的繁荣对艺术设计相关专业人的需求迅猛增加,中职学校也成为了艺术设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当前,中职学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失衡,艺术素养参差不齐,艺术设计相关专业课程设计不合理。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应该设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中职学校 艺术设计 人才培养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中等职业学校也要紧跟潮流不断发展和创新,特别是在人才培养要求方面,既要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也要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在满足企业对人才技术要求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的素质提高。艺术设计教育在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和艺术能力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人才教育问题比较突出,本文将通过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理念、艺术设计学生管理措施、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自身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度分析,并给出相应解决问题的对策。

1 中职学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1 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失衡

当前,中职学校艺术设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分为两个,其一,是培养可能会升入高校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其二,是培养具较强实践技能的就业型人才。两种人才培养目标存在明显的差异。例如,以升学为目标的艺术设计人才应该加强其理论课程的学习,以期在“高考”中的专业课程考试中获得好成绩。以就业为目标的艺术设计人才则要注重其实践技能的培养,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然而,当前大多数中职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没有对培养目标进行区别,而是采用“一刀切”的形式,都采用相同的目标来引导教学工作。看似平衡的教学目标,由于“水土不服”,其实质上是失衡的。

1.2 中职学生艺术素养参差不齐

中职学生自身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薄弱,在以前的学习中,或是生活中接触到的艺术元素较少,并且大都没有系统的学习过艺术相关知识。其艺术素养的培养全部都是凭借学生自身日积月累的结果,因此,由于个体差异,学生的艺术素养也显得参差不齐。例如,有些学生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因此,在手绘、色彩等课程的学习上就显得得心应手。而那些没有绘画基础的学生,就显得捉襟见肘了。中职学生艺术素养的参差不齐就要求教学工作的展开因人而异,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1.3 艺术设计相关专业课程设计不合理

当前艺术事业的繁荣推动了艺术人才市场的发展,艺术人才市场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呈出了多元化的特征。朝阳工程技术学校与艺术设计相关的专业就包括园林景观设计、建筑装饰等。这些专业虽然都与艺术设计息息相关,但是,却也是各有侧重,因此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上也要结合专业需求进行科学的调整。不仅如此,艺术设计专业还应该重视课程的体系化,从基础到专业,整个课程体系要严谨、科学、全面。然而,当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课程设计都存在一定缺陷。

2中职学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设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既然当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采用的是“双方向”人才培养,其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就应该是基于两个方向的。在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在专业方面分为两个方向。参加高考的学生,就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以每年考试内容为重心加以拓展。就业学生的培养重点则是让学生具备实际操作技能,因此,应该多开设具有较强实践要求的课程。

2.2 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人的艺术素养需要后天培养,虽然中职学生的艺术素养参差不齐,影响教育方法的运用与教育目标的实现。但是,当学生进入中职学校以后,教师可以通过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例如领学生参观知名企业、了解名人事迹,参观艺术馆、画廊。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还可以通过开设《影视欣赏》、《世界经典建筑案例赏析》、《世界文艺》等选修课程以教学的方式促进学生注重自身艺术水平的提升。还可以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社团活动等。例如,开设书法、武术、舞蹈、话剧社团等。一切具有“美的特质”的事物都会对学生的艺术修养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2.3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而实现,并且要基于当前职业教育学生的基本素质现状展开。例如建筑装饰高考班的学生,专业课程的开设主要以《图案》、《色彩》、《构成》、《Photoshop》等为主,就业班的学生专业课程则包括《建筑材料》、《建筑设计案例赏析》、《建筑手绘》、《CAD》、《3D Max》等。同时,为了实现教育目标。高考班的学生还应该开设《视觉传达设计》、《艺术设计理论》等课程,加强他们对自身专业的深度与广度的了解,为他们将来走向高校选择专业以及具体的研究方面打下基础。就业班学生还应该开设《测量》、《手绘》等实践课程,让学生亲自参与社会实践,弥补学校学习的不足。《CAD》、《3D Max》需要学生能力集中提升的课程,也应该安排实习周,对一个学习到的课程知识与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让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迅速提升。

3 结语

中职学校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更是担负振兴国家艺术事业的重任。鉴于当前中职学校艺术设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应该积极的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探讨可以促进学生个体发展,艺术素养提升可靠途径。

参考文献:

[1]谢海涛.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教育与现代化,2010(01).

[2]余克泉.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专业+项目+工作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0).

[3]俞伟忠.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工商职来技术学院学报,2012(08).

猜你喜欢

中职学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星.云.海》
《花月夜》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