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地域传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016-05-14郭英

中国科技纵横 2016年8期
关键词:园林景观传统文化

郭英

【摘 要】人们的生活水平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下变得越来越高,吃穿用度得到有效保障之后,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品质问题,对生活的空间、环境都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园林景观设计就是在这种形势之下和现代化城市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发展起来的,但近些年来的园林景观设计却日渐模式化和概念化,逐渐淡化了原有的地域性特色。本文从此现状出发,探讨了地域传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地域传统文化 园林景观设计 应用

园林景观设计涵盖了人文、地理、历史、哲学、心理学以及风水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内容,地域传统文化在其中就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传统文化的运用与传承直接影响着设计品质和历史地位。

1地域传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事实上,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园林景观设计与书法、戏曲、诗词、书法、文学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同时,诗词、文学、书法、绘画等又与地域传统文化之间联系紧密。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会孕育出特色各异的文学形式,园林景观风格也会随之不同,拿诗歌同园林景观来说,设计园林景观时可以利用筑石、理水或叠山等艺术手法将诗歌中描绘的景象与意境表现出来;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留白这种创作手法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也广为应用,比如,苏州园林。此外,还有吸收了徽派、晋派建筑元素,但又有所创新,融合现代和西方设计理念的深圳万科第五园住宅小区中的景观设计等等。

在时代的发展进步下,当今世界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已经逐渐进入国际化、多元化、全球化的发展轨道上,信息传播和交流的范围越来越广,速度越来越快,人们接触到的新理念、新思想越来越多。此种形势之下的园林景观设计在不断追求潮流、时尚、国际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地域特色[1]。

2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地域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

地域传统文化是在特定地域中逐渐产生、发展、累积形成的一种文化资源,带有很鲜明的地域特色,能够体现出人们长时间累积形成的生活习惯以及精神追求等,是历史、地理、人文、风俗等丰富地域文化的综合体现。从这点上来看,围绕地域的传统文化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是对地域主体、对历史的一种尊重与理解,既是对地域景观进行重新规划设计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落脚点。

首先,由当地民众在生生不息的劳动中创造、积淀而成的民风民俗不仅融合了当地文化特色,还带有一定的民族情感,普遍存在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全过程之中,在一代一代的不断传承中形成一种独属于当地的民俗文化,并继续伴随着社会的变迁发展、变化。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对地域传统文化加以运用,可以体现出当地的民风民俗。

其次,一方面,地域传统文化是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衍生、发展而来;一方面,形成的地域传统文化又会在不同程度上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产生影响,其中就包括对社会人伦观念所起到的引导作用。中国园林也是基于一定地域传统文化背景形成的,二者联系紧密,进而园林景观也同地域传统文化一样对社会人伦观念起到引导作用,不同的是,园林景观的作用方式是空间营造。我国对建筑空间的营造就沿袭了古代封建集权制度下形成的那种等级制度与伦理秩序,而园林景观设计中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对古代礼制的追求。比如,北京天坛的园林景观设计就通过威严的皇家园林这种空间形态彰显出了伦理观念,即皇家园林伦理观念中皇权至上的观念和上下有序的等级观念。

最后,作为我国地域传统文化隐含的一个组成部分,相对于外在形式,传统道德观念更注重物中蕴含的内在含义,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就对此观念做了很好的吸收和体现,具体来说就是,人们将欣赏角度从植物的形状、颜色转移到其所象征的意义和隐含意境之上[2]。之所以可以下这样的定论是因为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同花木植物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二者相互依存,比如,承德避暑山庄分别以松林、荷塘而闻名的“万壑松风”与“曲水荷香”等。自古以来,古人就喜欢借助本体之外的事物来抒发和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价值观、志向等,久而久之外物就成了人们精神的物质载体,园林景观也就具备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起到抒发感情、传递和弘扬传统道德的作用。

3在新型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地域传统文化的方式

(1)转化。此种方式是指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不移动自然存在物体,不改变原有景观形态,只是将材料的形式和物体的形状进行变换和改变等方法来处理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即在保留原有景观、建筑结构和形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比如西安陇县西北部温水镇一处园林景观设计中就保留了原本就存在的石材结构,将温水镇独具特色的剪纸窗花雕刻在上面,不仅将其从整体上变成了一个雕塑作品,起到展示、美化的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宣传当地民俗文化的作用。

(2)重现。在进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时会出于某种需求重现某些历史文化,这种再现既包括文字的再现,又包括设计形式的再现[3]。比如,园林设计师可以从描述某历史典故场景的文字中进行提炼,用实物景观将其再现出来。或是通过设计,让欣赏的人从设计作品、场景中联想到与之有关的文化历史背景,给他们一种历史穿越感。比如,在保留渔家木屋基本造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稍微的艺术调整,就实现了用滨水木屋重现渔家木屋的目的。

(3)借鉴。借鉴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手段,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就是在借鉴古典园林的基础上慢慢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我们必须承认,任何一个园林景观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借鉴既是一种设计手法,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和过程。我们在使用借鉴这种设计手段时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借鉴不是抄袭内容,只是参考形式。比如,苏州园林中的漏窗造型就借鉴了古代窗棂的设计,但只是形式上有所相似,表现完全不同。此外,在借鉴的过程中应结合一些现代的设计理念、方法,以及新型材料来进行艺术上的再创造。

(4)保留。保留就是指不能为了创新对地域传统文化元素采取毁灭性的的颠覆方式,改造的同时要有所保留,尤其是那些可以反映民俗民风,或是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和构筑物等,保留这些具有时代意义的元素可以唤醒人们对所生存区域的历史记忆,并在未来起到宣传作用。比如,在上海浦东的中央绿地公园园林景观中,就保留了带有老上海特色的弄堂生活缩影,使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引发对历史的记忆,体会到历史带来的厚重感,让园林景观发挥出展示城市历史的作用。

(5)融合现代科技。在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下,园林景观设计也应充分利用现代的新科技,赋予景观设计作品更多的内涵和生命力[4]。具体来说就是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以及自然地理条件,在仔细选择新材料的基础上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法技术工艺结合在一起,创新园林的造景手法,在赋予地域传统文化新生命的同时,将文化景观也传承下去。

4结语

综上,地域性既是景观设计重要的创作思维来源,又是其具备的基本属性之一,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新时期,我们在园林景观设计上不断追求国际范、现代化的同时,也应注重地域传统文化的保留、借鉴、传承、创新与发展,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强调时代特征的同时,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的精髓,运用引借、解构、共融等多种手法将代表地域元素的符号加入设计之中。

参考文献:

[1]尹晓堃,薛瑨.地域传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J].现代园艺,2014(16):107.

[2]周慧霞.谈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6):2236-2237.

[3]周宇.地域传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以温水镇二期园林景观设计为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4]周登.地域传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J].现代园艺,2014(20):92-92.

猜你喜欢

园林景观传统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论生态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房地产开发中园林景观工程建设成本管理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