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灌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探析
2016-05-14陈敏
陈敏
小【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资金被投入到了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带动经济的同时也造福了民生。这其中也包括越来越多的灌区水利工程项目。由于技术及资金等原因,过去一段时间修建的水利工程并不能很好的承担起水利工程的作用。本文基于这种情况,对灌区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以此来促进灌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长足发展。
【关键词】灌区 水利工程项目 建设管理 重要性 提升措施
1灌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必要性
农作物的生长要素包括大气、水、土壤和生物等,灌区的作用是调节土壤水分,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灌区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不仅可以帮助农业较好地抵御气候灾害,还可以优化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生产条件,同时还能优化农业结构,最终实现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双重提高。借助这种优势,农民的收入也会相应提升,不仅直接有利于解决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还进一步推进了“三农”政策的实施,稳固了第一产业,强化了经济结构,同时也优化了农业生态环境。
2灌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1)灌区技术严重滞后,业务能力不够。当前,灌区项目的设计与监理工作都由上级对应的部门进行把控,这就导致灌区的技术人员在思想上产生了惰性,不思上进,业务水平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致使最后图纸粗制滥造。在项目进程中,项目技术人员刻板教条,一味地照图施工,却不结合实际施工情况。缺乏积极性和灵活性,不能切实地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使得相当一部分在建的水利工程设计不合理、不方便使用、建筑物工程欠缺设计感与美感;同时,灌区内大部分技术人员平日忙于传达任务等行政性工作,极少有时间进行学习深造。这就使得工程技术总体水平不高,且进步缓慢,更是由于懒于思考,缺乏能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经验,在一些大中型工程中技术方面的短板就更为凸显了。
(2)工程质量监督不到位,监督措施乏善可陈,检测手段也较为原始。灌区内不仅没有针对在建工程的完善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更没有对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个别人员甚至对本该提起重视的问题熟视无睹,致使工程质量问题频发。问题最明显的是在田间配套项目工程的实施中,该方面的专业人员相对短缺,仅有的施工、质量管理人员也只能进行简单地测量与放样等一般性工作。而质量监督的工作却只能依靠村社干部与农户的联合监管来督促完成。工程项目不论大小,施工质量的监督一概目测,凭借所谓的经验下结论。仅靠直观印象而非依靠科学的监测设备仪器,更不用提专业的监测人才,质量监控的标准极为模糊。
(3)资金匮乏,尤其是高效节水及田间配套工程项目。该项目的完成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不仅如此,在建设完工后还需要继续投入资金完成现场整理,以此来完善后续的工程观摩、质量评比以及竣工验收。但由于项目特点的缘故,高效节水和田间配套工程投入资金较少,灌区获得的拨款也较少,这就直接导致灌区陷入了建设任务越大,完成度越低,最后亏损也就越多的恶性循环。
3灌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水平提升的措施
3.1灌区水利工程的工作准备
灌区水利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对于水利项目建设顺利与否和建设成功之后的经济性、合理性以及可靠性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部分,其主要是通过河流规划、项目建议书以及初步设计等工作,对其提出论证、评价和决策。水利工程是一种相对复杂的工程,其往往具有综合利用功能,并且不仅会涉及到一些经济利益的层次,还会对水资源、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正因为关系重大,所以详细的规划书以及全面的论证、结论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开展之前都是很重要的工作内容,同时要注意明确责任。项目重点要着重突出,明确关系,有效推进项目进行。同时需要详尽的项目规划书,以综合开发为基点,围绕综合规划进行开发目标的实施。同时也要提高管理水平,需要设立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在保证水利项目合理有效科学规划的同时,对各部门进行统一的协调管理。同时,这样的一个管理部门也应当对建设规划设计和审查的工作提供合理化建议。
3.2项目的建设与质量管理
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等级,必须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达到相应标准,所以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应以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为准则。项目施工从前期准备开始,经过施工实施阶段到最后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其中各个阶段涉及到的质量管理部门,比如建设方工程管理部、监理方工程监理部和施工单位项目管理部,以及质量检验站等。均根据自身不同的角色和责任,依据不同标准采用整套科学的工程管理方法,制定并形成一套目标明确且高效率的质量管理体系。在改革开放与国际化标准接轨前,我国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工程管理也处在传统制式中,也就是说建设单位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容易使工程建设及其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也使得工程质量难以把控。为了有效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我们应借鉴国外优秀经验,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的范畴很广,包括施工图纸设计阶段的图纸质量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检验证书、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等,管理部门应熟悉掌握每个环节的控制标准,判断它们是否符合国家规范准则的要求。
3.3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
即使举国之力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最后的建设结果依然存在不如人意的地方。其中较为严重的是资金的划拨及建设队伍的管理问题。因此,若想实现科学管理,管理单位必须配备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不仅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及奉献精神,同时还能在技术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唯有如此,才能逐渐形成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体系。同时,在水利工程的管理中还应学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合理的方式让用水户积极地参与到灌区的管理工作中,并最终达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当借助了群众的力量之后,就可以保证工程的运行以及长期有效地利用,将灌区的综合利益最大化。
4结语
本文通过灌区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的简要分析,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意见。
参考文献:
[1]孙野.浅谈灌区工程建设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21期.
[2]聂永辉,胡新平.浅谈灌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J].江西建材,2013年06期.
[3]周学成.新坝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建设与管理[J].甘肃科技纵横,2014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