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电铸铜工艺在雕塑艺术中的应用与研究
2016-05-14张安妮
张安妮
【摘 要】在雕塑艺术行业中,模型的制作方法一直都以传统的制作方法为主导,其中在雕塑行业的运用中最为普遍的就是采用失蜡法。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技术的诞生,雕塑行业应该寻求优于传统方法的模型制作技术与材料,通过技术的改进和材料的改变来降低本行业的成本和安全情况,且雕塑行业艺术语言在各方面的拓展也依托于新的技术的改进。
【关键词】雕塑艺术 电铸铜 方法 应用研究
在雕塑艺术中以铸铜技术为手段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其中传统的失蜡法是铸铜技术在雕塑艺术中最为常用的方法。在传统的失蜡法铸铜技术的应用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难以解决,比如工艺的复杂性、成本过高、模型容易发生收缩导致变形、表面肌理容易遭受到破坏等现象,有些甚至会出现穿破开裂的现象等等。然而电铸铜技术则可以对以上问题进行很好的解决。目前电铸铜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且电铸铜技术对于艺术品的复制技术等是十分有效的。在目前的雕塑行业中采用电铸铜技术还未受到足够的关注,未能让该项技术在雕塑行业发挥出其具备的一些优秀功能。本文通过对电铸铜技术工艺的现状进行研究,从雕塑行业运用电铸铜技术的优点出发,论述了电铸铜在雕塑行业发展的空间,研究其对雕塑行业的作用和价值。
1 电铸铜技术
电铸是通过金属电沉积的方法进行金属部件的加工工艺,电沉积是指以电为能量,从含有某种金属离子的溶液中获得该种金属离子的金属态结晶沉积物的过程。电铸则是在作为阴极的芯模表面上进行电沉积,运用电沉积获得比较厚的镀层,然后再将镀层从模型上取出来,这样就复制出了与模型一样的铸件。电铸铜技术中使用的电解液有10多种,其中由于酸性硫酸铜电解液具有成分简单、性质比较稳定、操作简单及沉积物的应力较小和可以在高电流密度下共组等等这些特点,其在电铸铜工业中最为常用。电铸所使用的金属可以是铜、铁等金属。电铸铜技术在应用中其复制性能表现良好,对于芯模的表面形貌具有非常高的还原精度,其得到的铸件不会产生收缩变形等问题,且该技术得到的铸件的厚度是比较均匀的。而且该技术使用的芯模材料具有很大的选择性,该技术的设备和材料的成本低廉,其具有简单轻便的工艺手段等等优点。电铸铜技术存在的局限性就是其生产速度比较低,如果芯模选择非金属材料的情况下,将其进行金属化的技术难度比较大等问题也会出现。
2 电铸铜技术作为雕塑的材料复制技术
作为材料的复制手段,传统的有失蜡法铸铜、电镀铜、煅铜等其他雕塑材料复制技术,精密电铸铜技术与这些传统技术相比,电铸铜技术有着传统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及独特的性能,精密电铸铜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和便利的雕塑材料复制技术。失蜡法在中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铸铜方法,在中国的发展史上已经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今天的铸铜方法中它仍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铸铜方法屹立于行业中。该方法进行铸铜的设备十分繁重,在操作中也有一定的危险,其模具的制作工艺流程复杂,成本比较高,且其复制的效果难以达到我们的预期。采用电铸铜技术在设备的要求上比较简单,操作较安全,且工艺流程不再复杂,成本比较低,且得到的铸件复制还原能力十分好。
电镀铜技术采用的原理和设备与电铸铜技术基本相同,两者采用的工艺也相近,但是在电镀铜技术中其要求电镀层与芯模的表面紧密结合,然而电镀层的厚度最小几微米,最大几十微米,所以该技术对外观质量的要求是非常的严格的。电铸铜技术则只需电铸层与芯模能够轻易的进行分离,因为电铸铜技术对外表质量无要求,其只需要对电镀层内部与芯模接触面的质量有要求。将电铸铜技术应用于雕塑材料的复制中,与其他的铸造和复制技术相比,在复制效果上,加工成本上,劳动强度等方面都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与其独有的特性,我们只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去积累经验,对该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突破及创新。
3 电铸铜技术对雕塑艺术语言的拓展
电铸铜技术在对雕塑的造型、厚度、重量和芯模材料的要求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工艺的效果和特性。电铸铜铸件具有薄和轻的特性,同时该技术在保证薄和轻的前提下还保留住了铜的硬度和其良好的延展性,可以通过对电铸件扭曲、锻打等手段进一步的造型,通过选择现成品等材料用电铸的方法实现非铜材料向铜材料的转化。电铸铜技术既能对复杂造型进行电铸,又能结合现有的焊接技术解决支撑、承重等雕塑创作中存在的难题,这使得雕塑造型的语言更加的丰富和自由。电铸铜的铸造成本相对于传统的失蜡法铸铜的成本要便宜五分之四左右,所以陈本问题对于电铸铜技术来说是非常优越的,可以大量的以电铸铜方法进行雕塑艺术创作。由于电铸铜技术的原理是铜离子在芯模的表面上只能在导电的导电层进行电沉积,在对于没有导电层的地方是不会产生铸铜层的。利用这个特性我们可以考虑在雕塑的立体表面上进行平面语言的展现,例如描绘图案,获得镂空等视觉效果。
4 电铸铜技术的可操控、可教学、可推广性
电铸铜技术对于雕塑艺术的实用价值和研究意义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在我国的系统教学中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大学没有正式的将其纳入正规的教学计划中。由于材料是传达雕塑艺术的语言载体,通过新的、便利的材料等必然能够在该行业中形成新的、具有个性的雕塑的艺术语言。所以在我国有必要将电铸技术放入正规的教学计划中来,通过课堂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其基本理论和操作,通过实际的操作为创作思维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通过教学推广,不仅是可以丰富雕塑材料复制手段的选择,其还能够激发创造出由该方法、该材料而引发出的个性化艺术语言的无限可能。
5 结语
我们在未来的学习及雕塑艺术的创造中,要对电铸铜技术在本行业的应用中提高认识,用更多的关注去创新本行业在材料方面的基本技术改革。精密电铸铜技术在雕塑行业的应用中必须将其优点充分的利用,在行业的实践和发展过程中去不断的改进其在雕塑行业中呈现出的不足。通过不断的改进与创新思维的发展,将电铸铜技术在雕塑行业中的应用得到最好的发挥,精密电铸铜技术在雕塑艺术中的应用前景良好。
参考文献:
[1] 中国铸造协会编.熔模铸造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 刘仁志.非金属电镀与精饰—技术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