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2016-05-14张佳佳

魅力中国 2016年8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研究

张佳佳

摘 要:当前部分大学生因理想信念意识淡薄,导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扭曲。如何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怎样拓宽和优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当前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

关键词:大学生 理想信念教育 研究

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课题,必须经常讲、反复讲。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讲,经济建设是中心,同时必须高度注重精神建设、精神力量和精神生活;从党的建设工程讲,权力要被关进制度的笼子,同时必须补足理想信念这个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从党的执政方略讲,人民群众是坚实的执政基础,崇高信仰是党的强大精神支柱,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就能无往而不胜。从大学生成长成才来讲,要德才兼备,敢于追梦、筑梦和圆梦,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关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全局性、根本性的战略问题。如何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怎样拓宽和优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当前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分析

(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但深刻认识不够

总体来看,目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是健康、积极和科学的。一方面,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都能够坚定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信念,能将个人的自我发展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道路上,能自觉听从党的领导,认同并积极学习先进思想,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另一方面,大多数当代大学生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取向,努力做到为人民服务,为民族命运和国家的前途贡献出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但部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不坚定,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左右,对理想信念没有深刻认识和理解,容易出现理想淡薄等危机。

(二)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稳步推进,但道德失范仍有发生

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当前,大部分在校大学生都能够推崇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理想,在追求真善美的同时,自觉痛斥假恶丑现象。他们能够通过课堂、校园活动、社会实践以及网络等多种途径,努力培养文明、良好的道德行为,并积极地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因此,在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稳步推进。但是,在部分大学生群体中依然存在诚信缺失等道德失范现象。

(三)注重个人职业理想的树立,但未与社会发展相契合

当代大学生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专业知识,能够在培养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提高自我的综合素质,努力做到最大程度地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相契合。同时,各个高校也逐渐重视起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引导和教育,组织多种大学生职业发展社团,在当代大学生职业理想总体呈现多元化倾向的背景下,努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进一步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但是,很多大学生的职业理想脱离社会发展实际,不能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追求更加积极的生活理想,但有时价值观易受扭曲

当前,大部分大学生的人生态度都是积极向上的,其生活理想也比较明确。大多数大学生都清醒地意识到,正确的理想信念是个人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柱和动力,他们能够以实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推动自己人生发展的出发点和重要动力源泉,同时也能够把回报社会和为国家做贡献当成实现个人生活理想信念的落脚点和最终目的。然而部分大学生的生活理想与价值观易出现扭曲,妨碍其树立科学、积极的理想信念。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现实导致理想信念的嬗变

大部分大学生有着高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素养,在学习和生活中会至死不渝地坚持自己的信念,面对错误的事情会理性处理和对待,但有一些学生的理想信念表现的比较淡漠,如有的学生认为世界上没有什么对与错,有的学生看到别人做错事了会选择视而不见。有的学生怀疑新闻联播中的一切。在对共产主义的信任度上,有的学生认为这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却是不可能实现的。此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很多学生信任感低,如在当今遇到老年人摔倒时,认为这是一种诈骗行为,采取完全不相信的态度。

(二)教学方式对理想信念的影响

当前,很多大学生认为现在的教学方式对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作用并不是很大。有的学生认为,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是走形式,没有作用,而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整个理想信念教育就是教师告诉他们“什么是理想信念,如何实现理想信念”,而这往往与他们心中的理想信念完全不一样。他们更加希望在课堂上“有自由发言和与他人辩论的机会”。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对目前理想信念教育的教学方式“不满意,认为还有继续改进的空间”。这表明理想信念教育的教学模式应当进行进一步改革,使之更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通过交流的方式,更有效地确定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内容。

(三)网络文化对理想信念的影响

网络文化是当代大学生特有的一种文化,它让大学生在信息量的接受上积数倍地增长,也造就了当代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对于网络文化的调查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就对待网络本身的态度而言,当代大学生的观点总的来说还是比较理性的,在部分大学生认为“网络只是工具,虽然能改变生活,但是不能主宰生活。”然而,就网络作用的讨论,分歧而言。对于网络是否可以随意宣泄自己的情绪,有的学生认为“这种现象不可避免,只要积极引导就可以了”,再比如,就人肉搜索和黑客的问题,有大多数学生认为是很不道德的行为,然而还有少数学生对于黑客的行为表示“有意思,很崇拜黑客的技术”,甚至有极少数的学生想要“有机会自己也体验一下”。这就表明大学生本身的世界观还处于不稳定期和可塑期,这就需要我们在各方面加以引导,从而保证大学生思想生活的健康发展。

(四)校园文化对理想信念的影响

对于校园是否会影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是会很大影响。这说明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还是很重要的。对于校园当前的文化氛围,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并不满意,另外部分大学生认为情况一般,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今的校园文化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最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校园文化是什么,有 20.4%的学生认为是受到学校领导的影响,有45.6%的学生认为是学校的学风建设,有36%的学生认为是校园的社团组织。

三、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途径

在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要以高

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时代紧迫感, 注视新变化, 研究新矛盾, 解决新问题, 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

(一)以渊博的知识吸引和教育学生

大学生是一个求知欲望强烈、乐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青年群体。要用知识的力量感召他们, 教育者本身首先要加强学习, 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 做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富翁、精神富翁。教师既要利用好向青年学生直接传授专业知识的课堂, 在传授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也要利用好“第二课堂” ,以演讲、讲座、文艺演出等形式和渠道, 把理想信念教育揉进他们喜爱的表现形式和载体中去, 寓教于乐, 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这些做法, 没有广博的知识作支撑是很难做到的。因此, 要做好新形势下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必须掌握全面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学习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业务知识, 也要学习有关市场经济、科学技术、法律法规、历史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还要学习包括网络知识在内的现代信息科技, 以贴近学生的思想和情感。这样,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 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 才能做到以理服人, 以渊博的知识吸引和教育学生。

(二)以情感的力量感染和教育学生

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不仅要晓之以理, 更要动之以情。倾听学生意见要满腔真情, 解决学生关心的问题要主动热情。以情动人, 真心扑下身子, 深入了解学生关心的热点和敏感问题,把握学生思想活动的脉搏, 关心并想方设法解决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中的突出困难, 把是否有利于学生拓宽知识、增长能力、提高素质、健康成长作为衡量我们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和尺度, 用一颗真心、一片真情去感动学生、教育学生。只有这样, 才能把真情送到学生的心坎上, 我们的工作也才能入耳入心, 卓有成效, 显出“润物细无声”的魅力。

(三)以良好的文化氛围影响和内化学生

在大学校园里, 不仅政治思想工作者和全体教师要全面地育人, 承担起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大责任, 其校园化美化、人文景观等基础设施也应该体现出高雅的、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涵,使整个校园弥漫求真、向善、爱美的氛围, 以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在校园内时时处处都能得到熏陶、净化、升华, 收到环境育人、物化育人的良好效果。同时, 通过组建学生团体和各类学习兴趣小组,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如举办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等, 使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 使校园生活五彩纷呈, 以巩固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四) 利用网络平台,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

充分新形势下大学生所处的时代网络极度发达。互联网在大学校园里已经普及,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娱乐等等。可以说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强大的网络对大学生有很强烈的吸引力导致大学生对网络充满好奇心,其必然会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的发达正好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通过网络这种新平台,既大大提高了理想信念教育效率,又有效整合理想信念教育资源,为大学生是理想信念教育提供更直接更经济的渠道。我们利用网络平台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通过QQ 群、微博、微信等平台及时了解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互动讨论,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当然在充分利用网络的同时不可忽视网络的虚拟性, 要灵活有效地将虚拟世界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现实中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结合起来,虚实相宜、取长补短。

总之,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不仅关系到其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也涉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因此,当前大学生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宏伟理想的指引下,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从而更好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

参考文献:

[1] 唐桂莲.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方法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2] 陈国军.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路径探究.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6.01.

[3] 柴瑜.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模式探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2。

[4] 吴玉峰.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2011.10.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研究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反思与改进
高职辅导员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施途径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