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公路边坡滑坡灾害的治理分析

2016-05-14龙江渝

魅力中国 2016年8期
关键词:滑坡治理

摘 要:公路边坡滑坡是公路建设中一种常见的不良物理地质现象,边坡的滑坡不仅影响建设期间的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如处理不当,还会对公路运营期间的通行安全和地方经济造成严重的危害。本文以某公路边坡滑坡灾害为例,探讨了治理方法。

关键词:公路边坡 滑坡 治理

滑坡现象是公路施工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其危害也非常巨大。因此,在公路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滑坡现象进行重点防治。某高速公路合同段为三车道分离式路基,单幅宽度为17.00m,该段路基为三阶路堑边坡,原设计边坡型式为三阶拱形骨架草灌防护。2014年6月,由于连日暴雨,该段边坡出现滑体土体严重开裂、错动、下陷、剪出等现象,并且险情正在进一步的发展中,随时可能引起更剧烈的滑动。同时,由于坡面裂隙发育,雨水沿裂隙入渗,加剧坡积土层的软化,有加剧不均匀沉降和滑移的趋势。下面谈谈对该边坡滑坡灾害的治理。

1、滑坡治理方案的设计

根据边坡岩土体破坏情况,本边坡设计遵循“减载、固脚、强腰、排水”的原则,贯彻“恢复自然、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因地制宜、技术先进、经济美观”的理念。针对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结合边坡高度和周边环境情况,本边坡采用抗滑桩、坡率法、浆砌毛石挡墙、格构梁+锚索支护、喷播植草相结合的多种治理型式,共分为2个治理坡面,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即先将松动的岩体、岩块、土体及植物、树木清除,修整坡面,尽量使坡面平整,上部滑坡体滑动较大,坡面采用锚杆格构梁加预应力锚索加固,结合植被进行防护,既可对边坡进行防护,又能起到绿化环境的效果,采用三维网植草或在网上喷播草籽防护;边坡下部(标高74米以下)坡面采用三维网植草或在网上喷播草籽防护,坡脚以片石挡土墙固脚。并在坡面后缘设置永久挡、拦水排水沟。

2、对该滑坡具体治理阐述

2.1 边坡防护前先清除边坡表面松散岩土层和危岩,以免对后续施工造成不利影响。对于软石和强风化岩石,能用机械直接开挖的均应采用机械开挖,也可人工开挖。避免采用爆破法开挖,以防止爆破对稳定岩体产生不良影响。

2.2 浆砌毛石挡墙:挡墙采用块(片)石与M7.5水泥砂浆(水泥砂浆标号不低于5.0号)砌成,块(片)石大小一般采用300~500致密坚硬的中~微风化花岗岩。挡墙施工必须采用座浆法。挡墙平面要求平整、美观,墙顶要求与水平线大致相同。在挡墙底往上0.3m设一排泄水管,然后往上1.0m再设一排,梅花型布设,水平间距2m,泄水管采用PVC管,直径10cm,倾角15°,泄水管的进水口底部应铺设30cm厚的碎石反滤层,墙后填土采用碎石或粗砂。

2.3 锚索采用3-7φ5钢铰线(桩锚采用4-7φ5钢铰线),锚索成孔施工采用干钻成孔,钻孔倾角30°,钻孔直径Φ150,浆液为32.5R普硅水泥浆,采用二次注浆工艺,每延米水泥用量不低于35kg,首次注浆压力为0.3~0.6MPa,二次注浆压力为0.6~1.0MPa。锚杆(索)自由段、外露段必须进行防腐处理,应除锈,刷防锈漆。

2.4 钢筋混凝土格构梁采用C25混凝土对边坡进行加固,施工时先放线刻槽,后浇筑混凝土。格构梁截面尺寸为350mm×350mm,配筋嵌入坡面100mm。格构梁每隔20-25m设一台阶式纵向排水沟,兼作沉降缝。

2.5 抗滑桩采用干式成孔,桩径为D1500,净距500,桩身砼采用C30混凝土,桩长分别为入强风化岩不小于5米。施工工序:施工准备、桩成孔、地下水处理、钢筋笼制作安装、混凝土灌注、压顶梁施工、混凝土养护。由于滑坡现仍处于滑动阶段(滑动速率4.5mm/d),为保证人员安全,不得采用人工成孔方式成孔。

2.6 为减少水土流失,对已治理的边坡采用喷播植草生态护坡。使用喷草机将种籽、肥料、覆盖材料、腐殖质有机物、土壤改良剂、粘着剂、保水剂、色素和防蚀剂等按一定比例加水搅拌后直接喷洒在边坡的表面。最后覆盖无纺布,可减少雨水冲刷和侵蚀,防止种籽在发芽期移动流失。草种采用百喜草、狗牙根、大叶油草、勒杜鹃等。

2.7 排水设计是边坡设计的重要组成部份,其宗旨是迅速排除坡体内外的水,避免水对边坡稳定及防护工程的安全造成威胁。边坡在坡顶、坡底与坡身中部设截水沟和排水沟,排水沟用片石或砖砌,沟内侧壁用M20水泥砂浆抹面,排水沟应与场地排水系统相连接,保证排水通畅。本边坡排水系统的总体规划为:坡顶截水沟与坡中排水沟的水通过坡身引水系统排入坡底排水沟,坡底排水沟的水再汇入排水系统。由于本边坡某些区段地形起伏较大,坡顶截水沟、坡中排水沟与坡底排水沟之间应设置急流槽,以便降水量较大时坡顶的水能及时排入坡底排水沟,急流槽的位置应据现场实际地形来确定,约每隔50m设置一道急流槽。挡土墙内设置泄水孔,泄水孔一般按2m×2m布置在坡面,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内插1.8m长直径10cm的PVC排水管,倾斜度为5°。泄水管包土工布滤层外填细砂埋设。

2.8 施工过程中若发现边坡地层变化较大,应及时通知设计方,以便对设计方案及时调整。

3、变形监测

3.1 为达到信息化施工、动态设计的目的,在施工期间及完工后应进行边坡监测,监测信息用于指导施工,同时可将监测成果作为动态设计的依据。监测数据应及时整理,对数据作周期分析与相关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及时预测预报坡体变形发展动态,及时报送业主和设计单位。在工程竣工后,视需要,监测系统应运行一段时间,为防止突发性灾害事件的发生,以及边坡工程的维护提供依据。

3.2 本边坡预定布置20个监测点。施工时可根据现场情况作调整。

3.3 监测内容为边坡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边坡水平位移报警值为50mm,控制值为70mm。水平位移变形频率连续三天不得大于5mm/天。边坡竖向位移报警值为50mm,控制值为70mm。竖向位移变形频率连续三天不得大于5mm/天。

3.4 监测频率:施工期间本边坡每3天观测1次,暴雨期及雨后数天内每天观测一次,直至无明显变化为止。应做好观测结果记录,并分析边坡变形趋势,指导施工。

4、应急措施

当边坡变形过大,变形速率过快,周边环境出现开裂或有滑坡崩塌迹象等险情时立即停止施工,查明原因,选用适当的应急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坡脚被动区临时压重、坡顶主动区卸载。

做好封面处理、对支护结构临时加固、对险情段加强监测、尽快向有关单位反馈信息。

5、结束语

总之,公路边坡滑坡的产生与发展是由于各种内、外在因素的相互作用所促成的,形成滑坡的条件和主要因素包括地形条件、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水的作用及人为活动的作用等。因此,公路边坡滑坡整治工程往往是根据具体条件几种措施配合使用。

参考文献:

[1]陈景星,张小旺,郭瑞.高速公路边坡施工风险因素监控技术研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3(02)

[2]薛根平.某工程滑坡治理设计方案及优化分析[J].山西交通科技.2016(02)

[3]刘宏力,龙维,刘品.某高速公路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治理建议[J].交通科技.2016(03)

作者简介:

龙江渝,男,汉族,重庆人,2002年1月毕业于重庆交通大学,交通土建工程专业,现就职于重庆市实力公路开发有限公司。研究方向:道路与桥梁。

猜你喜欢

滑坡治理
某停车场滑坡分析及治理措施
夏季大山里的隐形杀手——滑坡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关于治理潮州市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的思考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滑 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