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度 梯度 深度

2016-05-14黄惠华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8期

黄惠华

【摘 要】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音、形、像俱全,“多管齐下”, 精彩纷呈,但扼杀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学生难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而利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在批注过程中与文本进行真诚的对话,夯实阅读基础,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多维度提高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参与广度;参与梯度;参与深度

纵观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总觉得音(声音)、形(教具)、像(影像、视频)俱全,“多管齐下”,精彩纷呈。对学生而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可惜,这样热闹非凡的一节课下来,能真正通过学生自己阅读而有所获益的,又有多少呢?也难怪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天天念叨着:学生越来越难教。总觉得,怎么现在的孩子各方面条件都好了,营养也跟得上,反而成绩却逐年下降的呢?而且明显表现出来的是学生的智力水平下降了。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局面呢?我想,归根结底是跟我们的学生阅读水平有关系。阅读能力不强,想象力差了,精彩的画面、多元化的媒体代替了一切,学生缺乏了自己的思考和想象,长此以往,必然扼杀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学生难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面对这种窘况,那该怎么办呢?我粗浅地认为,那就阅读吧!那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呢?下面我就如何利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多维度提高阅读水平,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做法和体会。

一、激发兴趣,拓宽学生的参与广度

赫尔巴特说过:“兴趣是一盏明灯。”对于批注式阅读,学生闻所未闻,不知其所以然。为了打消学生的畏难情绪,我从最简单的批注符号入手,让学生在起初养成圈点批注的阅读习惯。如,在预习的时候,让学生用“□”标出需要掌握的新词,用“①②③……”标出课文的各个自然段,用“△”标出关键词,用“_、﹏、=”等不同线条符号划出优美语句、中心句等,特别是学生预习中遇到不懂的词、句,就要求他们在旁边打上“?”……

就这样,初步形成了批注的习惯。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已经开始习惯这种写批注的方法,从中也感受到阅读其实并不难,成功地呵护了学生的自信之心,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充分准备好课堂的学习和讨论,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满足了他们对批注式阅读的好奇之心,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参与广度同时也提高了。

二、明确方法,拓展学生的参与梯度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让学生在文质兼美的课文学习中去“感受语言的优美”,“作品形象的生动”呢?

俗语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批注式阅读就是让学生在“动笔墨读书”的批注过程中,积极参与阅读,学会思考,把阅读的所得、所感、所疑都学会批注在书眉页侧,并成为一种阅读习惯。因此,学会正确地写批注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有效捷径。

明代学者陈献章有句名言:“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因而,为了拓展学生在课堂的参与深度,我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批注符号用法上,由点及面、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会文字的批注方法,鼓励学生从开始的简单式提问、理解、体会,逐渐深入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的思考、理解,感悟,学会把阅读的所得、所感、所疑呈现在文本的词、句、段、篇等的书眉页侧。

(一)抓关键词语,解读文本

理解课文的内容,一定要立足于文本,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抓住关键词语去理解句子,解读文本语句语言的优美、含义的深刻。

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白鹅》一课时,我先出示一道补充性的题目:这是一只__的白鹅。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一个关键词语来回答。学生很快回答出来了,然后我又让学生试用批注符号“﹏”,画出句子,你是从哪个句子看出来的呢?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又兴致勃勃地开始了“文本搜索”。看着学生越读越有劲,我因势利导,“丰子恺爷爷是从哪几方面写出白鹅的高傲呢?你能把词语归纳好并圈画出来吗?”就这样,学生在老师的这种“抓关键词”方法的引导下,进行了文本的深入阅读,并从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

(二)品读优美句段,感受人物的形象

批注式阅读是一种动态的思维过程,学生在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全方位的对话过程中,通过优美语句的品读,并圈点勾画写出自己的所感、所想,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阅读个性在无形中形成了,阅读能力也从中获得了发展、提高,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熏陶。

如教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主要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高大,去体会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父爱的伟大。在初步感悟课文的基础上,我先用一个关键句子,引导学生思考,老师是用什么方法做批注的,接着归纳:从语言、动作上。在学生掌握了方法后,让学生默读五至十二段,试画出能体现父亲“了不起”的语句来,并写一写使自己感动的原因,与小组同学交流交流。经过学生的自读、自悟,加上小组的交流,学生思维得到了碰撞,智慧的火花不断迸发,纷纷争抢着把自己写下的感受与大家分享。有的这样写,“他满脸灰尘……到处都是血迹”,父亲是多么的劳累,多么的艰辛,但为了儿子他却坚持下来了。也有的这样写,“8小时,12小时……36小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意味着父子的处境更危险了,也更能突出父亲的那种永不放弃的精神,父爱是多么的伟大啊!在这样的思维碰撞、情感交流中,学生的阅读感悟得到了升华。我惊喜地发现,学生沉浸在书香阅读的熏陶中,阅读也成了他们精神上的愉悦的享受之旅。

三、拓展升华,延伸学生的参与深度

诚然,在经过一番有层次性的多维度的阅读训练后,学生的阅读潜能得到了激发,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但这样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创设更为广阔的天地,能让我们的学生厚积而薄发,把纳于心中的感悟,体验,自由地延伸到课外的阅读中去,去进行语言的交流、文字的表达,进行创意性的阅读,如顺着文本的类型,进行“联想式”的续写或“补白式”的补写、扩写等。

又如让学生进行课外绘本阅读《爱心树》,学生自读绘本后,让他们自发组织,进行绘本的创意配词啦,配乐演说绘本内容啦;读完后,你想对小男孩和树说些什么啦,制作一张爱心卡片,进行爱心传递活动等等延展性的阅读表现形式。学生在一个个、一次次活跃而不失序,开放而不松散的阅读过程中享受到了阅读所带来的乐趣与成功。

总而言之,批注式阅读让学生直面文本,用符号、线条或简明的文字来捕捉阅读的感受,让学生在批注过程中与文本进行真诚的对话,它成为了学生提高自身阅读水平的奠基石,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潜能,多维度地提高了阅读的能力。长期下去,经过日积、月累,它必将使我们学生的阅读潜能厚积而薄发,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