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质量判断的思维方法
2016-05-14潘文华
潘文华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教学相对学生来说应该是一种服务行为,它的直接服务对象是学生,学生的基本需求就是通过一系列教学行为、教学活动满足学生需求的能力总和就是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堂教学;质量判断;思维方法
一、课堂教学质量概念
课堂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学生主动、系统地学习科学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培养创新能力,陶冶情感意志,塑造高素质人才的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
二、课堂教学质量判断标准含义
一般说来,判断课堂教学质量要有一个标准,它是用来具体判断质量的尺度,即表示判断对象达到什么尺度才是合乎判断者基本要求的。为此,标准可定义为:区分客观事物各种因素及其不同表现水平的临界点,临界点就是水平的上限或下限。可见,标准反映的是实体或行为不同特征的水平高低。
作为标准应具有以下的属性:(1)标准应反映客观事物的关键特征;(2)标准规定的内涵应该准确,不具有双重性涵义;(3)标准中类似的条款措词统一,不被同行所误解;(4)标准具有独立性,同一层次各标准的内涵不重选,两个标准项目之间无因果关系;(5)标准具有可测量、可观察、可操作性。标准规定的内容通过观察、测量而得到结论,不能测量的因素应转化为可测标准,把抽象的标准具体化;(6)标准应具有可行性。标准要符合客观条件,在测量中,人力、物力、财力等都是可行的;(7)可调节性,即标准可随事物的发展、情况的变化进行调节、控制、修正。
根据以上标准的定义及属性,我们可引出课堂教学质量判断标准的含义,这就是指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区分不同教学质量水平的临界点。这里的临界点就是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的上限或下限。对教学活动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所以,这个临界点很难定量地找到,往往是用语言定性地描述。自然,课堂教学质量标准要符合标准的基本属性,这样才能正确客观地反映教学质量的真实状况,教学判断结果才具有导向性、鉴定性、科学性、客观性和有效性的功能。
三、课堂教学质量判断的思维方法
为了反映人才质量,一般采用人才属性所决定的定性标准。我们可以把标准定性在某个优选的范围内,然后缩小这个范围,这个范围愈小,质量的标准愈精确,反映人才的固有特性愈真实,满足需求者的要求程度就会愈离,这样编制的质量标准也就愈好。具体说,一种办法是根据教育目标从课堂教学过程中影响培养人才质量的诸因素中去寻找质量标准要素,并加以量化,最终制定质量标准。另一种办法是在人才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确定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中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品质,即从需求者提出的要求出发,由这种人才需求的内涵确定人才质量标准,进而确定课堂教学实施方案。在过去统招统分的教育中,一般采取前一种办法,忽视人才市场的需求,所以,出现学非所用,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能。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下,由人才市场选定人才,后一种办法就突现出来。不过,目前人才市场的需求,人才的学科专业占主要的比重,较少考虑学生的整体素质,往往是以专业和成绩论英雄,这是人才市场要逐步完善的方面。应该这样说,用两种办法结合起来确定学生质量是科学的。由人才市场确定人才的特征,而由学校完成人才特征的塑造,人才市场的需求随着社会环境和国家发展的变化而变化,这是一个动态的需求状况。而我们只能根据国家的要求所制定的教学目标确定学生的质量标准,然后,通过人才市场的调节加以修正。这就要求随时改变教学的思路和策略,制定出与时俱进的课堂教学质量标准。
四、课堂教学质量的判断维度和尺度
1.教师的素质
专业教师具有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教学管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是提高会计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在互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具备高度的责任心、认真的教学态度、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出色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在强调学生的主体位置时,应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为此,我们提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知识性,积极性、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是课堂教学质量判断的第一
要素。
2.学生的特质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参与者,他们的特质状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学生的认识基础、兴趣、态度、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思维方法、动手能力等都会影响一个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教学过程中,着眼点应放在学生的学习表现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对课堂知识和技能的渴求兴趣,善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敢于在实践中锻炼动手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课堂教学取得优秀的成绩。
3.课堂教学内容
教材是实施最主要的教学内容依据,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教师应当选用质量较高、适合学科实际的教材。现在教材内容普遍贪多求全、繁多庞杂,所以要合理挑选内容少而精的教材。也可根据学科自身特点,教师自编教材或指导书。对教材要求是:(1)符合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2)对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有详略得当的描述。(3)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课堂教学环境
教学要想得到预期的结果,必须有一个比较适合的环境,创造一些有利的条件,否则,课堂教学无法进行。尤其,对实验环境要求较多,也很严格,有实验场地环境,如,水、电、暖等基本设施;有实验状态环境,如,温度、湿度、防震、避光等;有实验技术条件,如,仪器设备技术要求,材料药品的纯度、精度、级别等;有实验管理条件,如管理制度卫生条件等。教学环境具有规范性、适用性、保障性、控制性。
总之,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这是学生发展也是教学发展的根本目标。由此可见,必须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淡改华.课堂教学理论[M].1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成伟.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M].1版.教育科学出版社,.
?誗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