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初中德育工作探析
2016-05-14邬晓明
邬晓明
摘 要: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在初中教育工作中同样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面对初中德育工作形势的新变化,以及初中生社会交往程度的加深,教师有必要深刻把握初中德育工作内涵,认真探索新时期初中德育工作的发展途径。为此认真分析了当前初中德育工作面临的具体问题,并就新时期初中德育工作的发展策略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时期;德育工作;德育发展
所谓初中德育,即针对初中生的思想观念、价值意识和道德心理进行的素质教育,以借此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观念体系,养成良好行为方式,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创新发展初中德育工作,一方面能在学生心理认知的萌芽阶段,及时引导学生接受正确的德育观念教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全面践行了初中素质教育要求;另一方面也通过这样的教育探索和教育反思,为改革当前初中教育中的不良现象,改变初中德育相对落后的现实情况,推动初中德育时代性发展,提升整体初中德育实效性提供了帮助。
一、当前初中德育工作面临的具体问题
1.重智轻德,德育观念落后
就当前初中德育的工作现状来看,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轻视德育而更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发展,成为阻碍初中德育工作发展的一大关键原因。为了满足学校的教学需要和升学率考核,初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偏向于对学生进行单向的知识教育,只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对于双向互动的德育,以及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和健全观念养成并不给予过多关注。这样偏差的教育思想大大偏离了初中教育发展的整体方向,违背了初中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再加上新的社会环境背景下初中生与社会的接触程度大大加深,受社会思想观念的影响也更加强烈,初中教师如不能及时地给予学生正确的观念指导,学生的思想观念有可能受到不良影响,阻碍了其日后的健康成长和良好价值观的养成。
2.德智分离,德育方法单一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当前的初中德育教师中,普遍存在着德智分离的教育思想,将德育工作与智力培养完全分离,以至于德育内容固化单一,德育方式枯燥无趣,整体初中德育实效大大降低。在当前的德育工作中教师控制着整体的德育课堂,一味向学生灌输德育观念,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感受思想教育,养成健康价值观,反而更容易激化学生逆反心理,促使其背离正确道路,向错误方向发展。再加上初中德育工作中分离德育与智力教学,抹杀了德智教育的双向互动性,架空德育内容,切断了德智教育的联系,大大降低了整体初中德育教学效率。不仅如此在德育过程中大多学校都是始终采用传统的德育方法,将德育隔绝于社会生活之外,忽视了生活实际与德育情境间的联系,也大大弱化了德育的吸引力,降低了整体的德育效果。
二、新时期初中德育工作的发展策略
1.结合时代背景,转变德育观念
在学生全面且健康的发展培养中,德育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于学校完整健全的教育体系构建亦是如此。因此,在进行初中教育的整体过程中,我们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重智轻德的错误思想,推动德育与智力培养的双向发展。首先,德育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教育发展形式的变化,关注素质教育发展,加强对于学生思想观念、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的培养,积极推动主流思想观念对学生思想一时的渗透,重视德育的发展。其次,学校要积极构建德育教育发展体系,组织德育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提升,促进德育教师整体教育素质的发展提高,为德育教学的发展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不仅如此,学校还要重视校园德育氛围的建设,构建学生德育行为评价体系,并将其纳入学生整体评价体系中,树立德智双向发展理念,还要积极推动校园德育活动的举办,如德育主题演讲比赛,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服务等,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养成良好的德育观念,形成正确的思维体系和行为方式,推动德育智育的互动提高。
2.整合德智双育,多样德育方法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传统的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显然已不再适用。为了更进一步地推动初中德育的现代性和实效性发展,我们要结合新形势整合德育的内容、丰富德育的方法。首先,要积极推动德育与智育的相互渗透。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始终秉持素质教育的发展理念,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观念教育,在思想教育中丰富知识体系。主动培养学生养成尊重知识、热爱学习的积极心态,帮助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直健康、独立乐观的思想意识。其次,德育教师要积极运用多样德育方法丰富德育,充分结合社会热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德育情境、丰富德育内容,激发学生参与德育培养的积极性,促使其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辨别意识。不仅如此,还要积极运用现代技术,多样化德育内容呈现形式,来吸引学生关注和参与,加深学生德育印象,最大化提高初中德育实效性。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新时期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只要我们注重结合时代背景,重视德智教育并行,积极整合德智双育,丰富德育方法,就能有效地实现初中德育的创新发展,推动新时期初中德育工作建设。
参考文献:
胡若静.生涯教育视角下的初中德育研究[D].河北大学,2013.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