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初中英语教学方法的探索
2016-05-14尹忠芳
尹忠芳
摘 要:在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上有许多教学方法,但具体来说主要有六种教学方法的影响范围和普及范围比较广。探讨这几种英语教学方法的利弊,在理论上形成一个明确的区分与认识,从而帮助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能根据具体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方法;利弊
科学严谨的理论是成功实践的先决条件。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每种教学方法的利与弊,才能在实践教学中有的放矢,以课堂教学内容来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语法翻译法
语法翻译法是一种最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它借助母语教授英语,以语法讲解为中心,通过向学生传递语法知识,并通过大量的句型翻译练习、阅读理解练习,让学生在理解语法规则之后再巩固语法规则的运用。
其优点在于,学生能够通过母语解释更加深入地了解英语语言,尤其是那些比较抽象的词汇或者是语法结构,这有助于学生在母语与英语的翻译对比中,更快更好地理解英语。同时,经过系统性地整理,学生在脑海中易形成一个语法框架,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点。但其弊端也在于此,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下教育出来的学生,更倾向于对语句进行结构分析,而忽略了整体的语篇结构,而且这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维护与提高,枯燥的语法讲解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二、直接教学法
相对于语法翻译法来说,直接教学法是指不使用母语辅助教学,而是借助于图片、动作等直观手段呈现词义与句意,通过直接学习、直接理解和直接应用的方式,让学生在不受母语干扰的环境中实现思维与英语的链接,减少母语在中间转化的环节。
其优势在于强调英语的实践能力,在教师提供的形象环境下直接实现思维与英语语言的链接,实践也有助于学生积极性的维护,也能有效地锻炼语音、语调等因素。但其缺点也在于过于排斥母语,容易造成理解方面的失误,而且这种直接运用的形式,学生不容易观察到其中的语法结构,很容易在使用英语时无章可循,出现较多的语法错误。
三、听说教学法
听说教学法比较注重对口语的听说练习,听与说是排在读与写之上的。它主要是通过反复的听说练习,达到对英语听说的快速反应,将对话变得更流畅、更自然、更迅速。
其优点在于,利用更多的现代教学工具,通过幻灯片、录音、电视等多种途径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让学生能更加自如地应答,而且反复的练习也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加强对这一句型的准确应用率。但其劣势也相伴着优势而生,听说练习能强化正确的对话,也能强化错误的使用方法。同时,听说练习很容易造成学生听得懂、说得出,但是单词具体怎么拼写、文章如何阅读他们却不会,造成对听说与读写的能力偏差。
四、视听法
视听法是指借助于视觉营造的情境辅助学生理解英语,达到更直接的信息传递,视听体验更加真实。
这种教学法的优势在于情境的创设可以帮助学生在没有母语的环境下,也能借助情境来正确地猜测含义。而且视听教学很注重情境中人物的对话,或者是视听材料中的人物在情境衬托下的个人表达,也会与学生形成信息传递。这有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促进学生聚精会神地学习。但其缺点在于,视听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只看重视频画面却忽略了对其中语言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学生看懂了,却不知道里面应用了哪些单词和句型。而且完全脱离母语、依照视频画面的主观猜测,也很容易产生认知偏差,学生并不能完全了解语言材料所表达的含义。
五、交际教学法
交际教学法强调在特定的话题或者社会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以学生为课堂中心,鼓励学生进行主观表达,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就需要老师创设真实自然的交际场景。
其优势在于,它能突破对学生思维的限制,以真实自然的话题引发学生的思维风暴,引导学生产生用英语交流的欲望。在交流的过程中更注重学生意思的表达而不是强求语法的正确性,把关注点放在信息的交流上。但其劣势在于,老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符合的主题,还要保障学生有话可说,话题经常需要改变,但学生的交际能力有限,往往只能对话题浅尝辄止地讨论,浪费了话题资源。同时,学生在交际中面对语言应用阻碍,可能会直接用中文来交流,长篇大论地探讨,反而浪费了英语学习时间。
六、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在做中学,以具体的任务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互动、交流与合作,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学生能在任务指标的刺激下积极投入活动,也能将语言知识与技能相结合,对培养学生的处理问题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等都有显著提高。老师只是担负引导、启发的作用,真正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但在布置任务时需要考虑到所有学生的能力,可能需要差异化编排小组成员,并设置梯级任务。
以上就是对这六种使用较多的英语教学方法利与弊的分析,希望为在职英语教师提供理论上的借鉴,从而达到对教学方法的运筹帷幄,实现高效英语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杨敏.中国文化语境下全程英语教育有滑轮[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2]邱艳玲.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有效方法的探讨[J].中学英语之友:下旬,2011(12):3.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