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路探讨
2016-05-14杨蕊
杨蕊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现阶段我国初中生掀起了一股学习英语的热潮,而对于汉语的学习积极性和英语相比就望尘莫及了。作为百科之母,语文学科的学习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只有将语文学科学好,才能使后续学习工作顺利进行。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思路探讨
众所周知,初中语文学科的学习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换句话说,就是通过老师在课堂上对小说、散文、文言文等文章类型的指导,让中学生能够独立地对不同类型文章进行阅读、理解。现阶段,在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所选文言文较少;另外,在阅读的过程中又比较枯燥乏味,所以,文言文这一模块无论是教师教学,还是初中生的学习都属于重点、难点。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传统的语文阅读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初中语文理解性阅读的教学现状
根据现阶段我国初中语文理解性阅读的教学现状,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归纳,其大致可分为三方面:教学模式的僵化,尤其是阅读教学缺乏灵活性,角色定位的传统化,尤其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阅读教学形式化,尤其是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脱节。
1.教学模式的僵化,尤其是阅读教学缺乏灵活性
就其教学模式的僵化,尤其是阅读教学缺乏灵活性的问题在我国的初中教学中普遍存在。其教学模式还是以老师讲为主,学生听为辅,课后辅以一定的练习题。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受到格式的限制,没有达到素质教育的预期效果。例如,在小说中,环境描写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做铺垫、象征、暗示等作用,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将其教给学生,使学生在做类似的语文阅读时思维受到限制,极大地降低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2.角色定位的传统化,尤其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
角色定位的传统化,学生主体的缺失表现在教师的教学中。学生作为教学的对象,其地位远远重于教师,教师在教授时应以学生为主,根据其思维模式进行引导,进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但是现阶段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其主辅地位恰恰相反,它是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的地位不能凸显。
3.阅读教学形式化,尤其是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脱节
任何一种教育方式的开设都是根据实际需要,同样语文阅读教学的开设也是为实际生活服务的,但是在高考、中考等考试的催化下,其语文阅读教育也由为实际需要转变成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严重和实际生活脱节。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教师教授时只是“就事论事”进行理论教授,而不结合实际情况,致使课堂枯燥乏味,使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都大大降低。另外,笔者在上文中也提到,英语和数学等学科的学习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语文阅读的时间少之又少,其技巧的掌握相对不足。
二、初中语文理解性阅读教学的新思路
要想使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有所提升,应对其教学进行创新。笔者认为应从两方面:其一,教学内容的多元化,丰富阅读教学;其二,立足教材,拓展阅读教材。
1.教学内容的多元化,丰富阅读教学
就角色定位的传统教学模式,笔者提出“教学内容的多元化,丰富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教师在对所教内容有充分把握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教学模式就不单纯是为了考试而教学或学习,它提倡学生为主、老师为辅,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储备力量。同时,在教学中,提倡教学和实际相结合。例如,在上文中笔者提到的《背影》,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际中父亲的背影和教科书中的背影相联系,进而对课文内容有深刻的认识。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多元化教学,避免枯燥的纯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立足教材,拓展阅读教学
笔者在上文中提到,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教材内容“就事论事”,对于课外知识的拓展少之又少,对于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了“立足教材、拓展性阅读教学”的教学方案。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可以推荐学生读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提高阅读技巧。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而进行强化训练,从而达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传统的语文教学有很多不足之处亟待解决,特别是对于语文阅读教学,面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仅仅依赖于某一方面是不够的,而是要靠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等多个方面共同努力。笔者在本文总结多年教学经验并结合查阅的相关文献写得此文,以期对读者、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施航飞.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谈[J].才智,2010(4):130-132.
[2]于漪,刘远.李海林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
[3]郭夏.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3.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