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上网成瘾的成因及对策

2016-05-14任海平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成因危害对策

任海平

摘 要:在网络普及的今天,中学生上网成瘾带来的种种危害也紧紧伴随而来,给教师带来许多困扰。该文通过对中学生上网成瘾的调查和分析,寻找中学生上网成瘾的成因,探究解决中学生上网成瘾的对策。

关键词:上网成瘾;危害;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2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3.136

初中阶段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学生的身体、心理、知识等各个方面正处于发育高峰期,网络想带给学生生活和学习便利的同时,也给他们造成了许多危害,很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沦陷于网络,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那么,如何解决中学生上网成瘾的问题呢?下面笔者从中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入手,谈几点解决对策。目前学生上网成瘾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

(一)学生自控能力的欠缺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特别强,平时的课堂学习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大都通过电脑或手机等渠道来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而正处于心理、行为上变动期的青少年,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等正处于逐渐完善阶段,自制性和自律性正处于成长阶段,抵抗吸引和诱惑的能力较低,网络的新鲜和精彩异常吸引着这些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

(二)自我意识强烈

初中阶段是自我意识最强烈的时期,伴随着强烈的叛逆心理,学生具体表现为:想摆脱家庭、教师、学校的约束和管理,追求独立的个性,实现自我。虚拟的网络恰好提供了适合初中生展示和追求的一切。学生可以自我展示、自我追求、自我依恋、实现自己成人梦想的空间。可网络充满了“黄”“毒”“假”,对于中学生来说,难以抵抗网络刺激、诱惑的信息。

(三)学生意志的薄弱

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枯燥无趣,不能自我约束,自我要求,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消极。他们以“学习压力较大,减轻压力、宣泄心中的苦闷”为由,接触网络,而渐渐在网上寻求安慰、刺激和快乐,以至于陷入网络不能自拔。

(四)家庭教育的缺陷

大部分学生上网成瘾,是父母放任自流开始的。如果学生在使用手机的一开始,家长就能明确提出使用要求,学生或许就不会成为网络的受害者。

二、学生上网成瘾的主要形式

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找准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才能更好地纠正学生痴迷网络的不良习惯。而不同学生上网成瘾的原由和状况不同,必须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合理的教育方式进行干预。

(一)“游戏性”

沉迷于网络的学生有85%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打网络游戏。而网络游戏中所渗透的不良价值观,易引发青少年沉迷网络不能自拔,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交友性”

网上交友是学生沉迷网络的一个重要原因。学生上网所结实的朋友来自不同国度、不同年龄的各种群体,大都通过网络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但部分同学把网络的交流当成了情感上依恋和支持,常在网络上向网友倾诉,释放心里的压力和内心的郁闷,以至于渐渐不能自拔。

(三)“色情性”

平时在浏览网页时,会是不是弹出“黄色网页”,学生对这新奇古怪的东西天生充满着好奇,再加上中学生自制能力差,很容易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容易沉迷于内容低级、庸俗的网上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的内容。

三、预防中学生沉迷上网的对策

(一)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

作为对青少年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应对学生使用网络的利弊等进行宣传,让学生形成正确使用网络的观念,提高学生使用网络的基本意识。同时,学校应加强监管力度,做好对学生使用电脑和手机上网的管理工作,通过制度和条例等形式约束学生沉迷网络的行为,进而建立一种长期有效的制度、体系,保证学生文明使用网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可采用主题班会、黑板报、橱窗、演讲、辩论会、班会、板报等活动宣传正确使用网络的重要性,还可以通过案例及让学生现身说法等主题活动,让学生明确网络的双重性,提高使用网络的认识。

(二)家庭应加强引导和监督

社会工作压力的偏重,父母平时对孩子关心有限,管理上存在空闲,是学生沉迷于网络的直接原因之一。如果父母能高度重视,对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危害能提前预防,就能挽救许多少年堕落。一个健康、和谐、民主的家庭,能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自由和快乐,避免他们沉迷于网络。家长对沉迷网络的孩子应尽量做到理解,理解孩子的心理、理解孩子的苦恼,并增加沟通的机会,加大交流,低下头来共同制定使用网络的协定,这有利于改善孩子戒除网瘾。

网络本身没有错,关键是我们如何使用。有些家长拒绝孩子使用网络,这也不是万全之举。在我们的社会中网络无处不在,家长只要做好引导和监督工作,及时沟通,就能确保孩子正确上网,避免他们沉迷于网络。

(三)家校应加深联系和沟通

很多家长在发现学生玩网络游戏,利用网络查找作业答案,使用网络交友时未及时制止,直到学生沉迷于网络时才采用了一些措施:批评、教育、打骂,甚至是把手机、网络等切断。这时候,已有网瘾的青少年不可能会轻易走出来了。学生在家使用网络已有不良倾向时,家长应联系学校,家校共同关注,共同教育,让学生摆脱网络的不良影响。同时,学校发现学生有类似沉迷上网的趋势时,也应主动联系家长,了解学生离开学校后的情况,杜绝真空时间段。只有这样,加强家校联系,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作用。

总之,沉迷网络对学生的影响之大、影响之重是不可忽视的。只有清楚学生沉迷于网络的主要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和指导,才能使学生尽早走出网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樊琳,郜益珊. 家校协同式教育对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的干预[J]. 学理论,2013(20) .

[2] 刘国治. 预防中学生网瘾的教育对策[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5) .

[责任编辑 房晓伟]

猜你喜欢

成因危害对策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诊错因 知对策
药+酒 危害大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酗酒的危害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