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016-05-14张金平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

张金平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进。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已有了很大突破,但是仍然存在着教师教学思想陈旧、不愿创新,学生不适应等诸多问题,最终导致教学效果并不明显,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而分组合作教学能有效改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可在教学中适当尝试。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08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3.054

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育质量等诸多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等也在发生改变。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喜欢学习、热爱学习,培养出能够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建设人才,教师的教学理念必须改变。摒弃传统的陈旧思想,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当今教师需要正确面对的问题,也是当今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自主分工、共同合作、相互配合、亲自动手,最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交流学习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有效的沟通。学生间有效的沟通可以促使他们相互信任,营造一种宽松、愉悦、和谐、民主的氛围。

一、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作用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采用分组交流学习的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师的高效教学。分组交流学习有一定的标准要求,比如,小组的人数不能过多,大概在5人左右,人数太多不利于相互交流的效果。另外,组内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能在同一水平,要高、中、差兼有,这样才更利于学生的优势互补。还有就是小组成员间要做到相互配合,不仅要发挥学生个体的作用,还要使小组集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总之,发挥学生的力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组间展开讨论,通过学生的相互启发、分析、总结,最终得出结论。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成绩,教师会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也就是所谓的“题海战术”。但是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探索性人才。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就是为了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和想象力,通过开放的讨论、练习,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才能。比如,在数学课堂上,对于教师讲解的问题,有的学生很快就能学会,有的学生一知半解,还有的根本没有听懂。针对这种情况,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优势就得到了充分体现。教师可先让小组进行讨论,让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想法,包括疑难问题,这样小组间就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刚开始学生的合作能力可能不强,教师要注意引导,也可以把教材中的讨论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素材,让学生进行讨论。这样的好处是学生既能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合作能力,又能学到别人的好思维,让学生对教材知识有所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评价机制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批判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学习状况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为的是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为以后的学习、成长指明方向。但由于班级人数较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掌握得比较有限,为了能够对学生做出全面的判断和评价,我们可采用小组合作评价机制。小组合作评价机制是让学生认真听取小组里每一位同学对自己的评价,结合大家的意见和建议,重新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努力方向,改正缺点和错误,力争做一个更优秀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思维得到了锻炼,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开展

(一)在课堂上尽量给学生创设各种生活情境

很多人都感觉数学知识枯燥乏味,毫无乐趣可言。对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给学生创设各种生活情境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乐于学习。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让学生明白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交流要想顺利开展,学生必须要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教师在让学生分小组进行研讨之前,首先要让学生把所要探究的内容和目标弄明白。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就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这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

三、合作学习要选择恰当的时机

(一)合作时机应选择在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发合作的欲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合作时机应选择在学生个人探索有困难时

由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是有限的,所以当他们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能力时,往往会遇到困难。教学中教师应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选择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时来组织他们合作学习,这样,小组合作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合作时机应选择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

很多小学生渴望自己的观点被肯定,但又不善于阐述自己的观点,一旦有不同意见,浮于表面的争论较多,说服力就不够。此时,教师可将有争论的疑点下放到小组中,让持有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合作,与对方争辩,在辩论中明晰正误。

(四)合作时机应选择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

“开放性”问题的解题方法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地去思考,须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各种策略和结论。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开展小组合作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提高,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责任编辑 吴海婷]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小学数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