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的美育研究

2016-05-14孙立娟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美育意境古诗词

孙立娟

摘 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美更令人喜爱、陶醉、神往的。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全面认识美育的内涵,树立正确的美育观念。美育不仅仅是艺术学科教师的事情。真、善、美作为人类普遍的价值追求,这种美的因素遍布于各学科知识当中。其中语文就是一门充满美魅力的学科,所选课文大都是名家名篇,一套语文教材几乎包含了美的各个领域,表现了美的各种形态,很值得我们发掘、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美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02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3.016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有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也有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如:《趵突泉》《海上日出》等,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赏心悦目、令人陶醉的自然美;《一夜的工作》《穷人》等体现的则是催人奋进、感人至深的社会美等。很多文章不仅有艺术美和丰富的内涵美,而且在语言、结构、意境、风格等方面各具特色,令人回味无穷。我们要善于发掘教材的审美因素,或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使之具有美的特征,并在教学时通过自己的讲课艺术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知美和欣赏美。

一、小学语文的故事美

小学语文教材选用的很多文章都情节丰富,富有表现力,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些课文完全就是一则则历史故事,在吸引学生眼球的同时,既能给学生身临其境的享受,又能激起学生跃跃欲试的探索冲动,更能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的钥匙。总之,能够让学生如听故事般的学习知识,也是他们所喜闻乐见的,同时也成为了构建教师、学生、文本、环境四个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如导入《长城》时,教师出示美国总统夫人的相片,先让学生猜猜是谁,然后揭开谜底说:“她就是现任美国总统夫人,今年她带着两个女儿去登长城,并说了‘人生第一次!长城太伟大!这样的话。”接着出示“人生第一次!长城太伟大!”这两个句子让学生大声朗读。这一读,带给了学生振奋的情绪,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独特的教学设计、出色的教学机制、深情的叙述,以及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成功运用,使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语文教学的语言美

语文说到底是一门语言,一字一词配上错落有致的声调,便构成了最美的说辞。它既可以平铺直叙,行云流水,也可以跌宕起伏,百转千回;既可以严谨准确,也可以抽象生动;既可以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又可以写意留白,惹人遐想……总之,语文学科的美学价值很大部分都源于它的语言美。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我们随处可发现语言运用之美。以课文《燕子》为例,其中的东西运用就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境界,如“赶”“掠”“落”等词形象地描写出了燕子从南方飞来的急切心情以及形体动作的利落轻盈。特别是文章末句:“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可谓点睛之笔,写出了燕子这道特殊的风景线为我们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春天,把作者心中对春天来临的欣喜之情以及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表达得饱满而充分。在带领学生体会语言美的时候,教师要善于以小见大,深入浅出,从细微之处着手,让学生细细品味这些关键词句运用得独到之处。

说到语言美,就不能不提古诗词,中国古诗词的语言是最精炼含蓄的。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品味语言美,对于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古诗词的语言美,最突出的是其韵律美。古诗词有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平仄,以及字、句的整齐,诵读起来都平仄有律,朗朗上口,自然而然地让人感受到悦耳的音韵美及节奏美,最能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小学语文的创作美

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读与写的结合,是培养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有效手段之一。当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体会到美时,就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创作冲动和灵感,这时教师就应趁热打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把整个审美过程进一步提升。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作家,对课文进行二次创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尽情表达出来。如教学《穷人》一课后,可让学生续写结尾,这既是课文内容的延伸,又使渔夫和桑娜勤劳善良的品质得以再次体现。以这样的方式激励学生创造美,既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是审美教育的最高境界。

四、小学语文的意境美

意境美多体现在中华文明的艺术瑰宝——古诗词中,几千年来,诗词之所以久盛不衰、代代相传,就是它有着与其他文学体裁所不及的美学魅力。与此同时,古诗词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难点,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爱上古诗词,是我们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教授古诗词时,教师要让学生利用想象进入古诗描写的情境中,进入角色,让学生站在诗人的角度,能更好地地体会诗人带给我们的意境。如教《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时,我注重启发学生想象在“香炉”中在升起紫色的烟雾,一条瀑布“挂”在前面的水面上,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银河本是晴朗的夜晚出现在天空中的银白色光带,它有着神秘的美,还很壮观,诗人用银河比喻瀑布,显示出奇丽雄伟的奇观,这是多么奇妙的想象。教师要带领学生从中能够感受到伟大的“诗仙”所带我们的美好、奇丽的意境之美。

五、结语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要传播美,自身也必须美。教师要对学生的审美情趣产生影响,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语言修养和什么情趣。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首先得自己心里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力求使自己尽善尽美,除了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外,还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言谈举止都要做到表率作用,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自己的学生,从而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在美的享受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升华人格。

参考文献:

[1] 王森. 浅析小学语文中的美学教育[J]. 中国校外教育,2014(3).

[2] 巢守律. 小学语文教材古诗美学思想探微[J]. 江西教育,1995(11).

[3] 梁春霞.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教育[J]. 西部大开发,2015(14).

[4] 高芳. 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学价值[J]. 教育界,2010(15).

[责任编辑 吴海婷]

猜你喜欢

美育意境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古诗词中的新年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