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视板块有踩“雷”风险

2016-05-14宋奕青

中国经济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影视A股

宋奕青

尽管经济增长放缓,但娱乐圈并购的胃口却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在资本市场持续井喷的并购重组热潮中,上市公司、资产方、中介机构,乃至提前买入的股民,都赚得盆满钵满。这场现行规则下大家最热衷的游戏却开始步入“雷”区。

不并购,无热点

在A股上市公司稀缺带来的红利下,任何资产的证券化都会迎来大幅的溢价,因此,资本市场中再现一轮并购浪潮。A股影视类上市公司的动作更是让人应接不暇,仅是4月11日,便有光线传媒和鹿港科技两家上市公司停牌,而停牌的理由均涉及并购投资。

只用了短短数年,影视业从“边缘”跃升为“支柱”。近年来,利好政策频传,业内纷纷掀起新一轮的投资热潮。老牌影视股华谊兄弟收购李晨、Angelababy等明星持股的东阳浩瀚引发关注,唐德影视随即以7亿元的高溢价,收购了范冰冰才注册不久的爱美神公司51%股权。在这些掌握资金优势的上市公司争相抢占资源的同时,4月11日,借《大圣归来》出名的鹿港科技、以及老牌影视股光线传媒两家影视类上市公司也纷纷停牌,且停牌理由均与并购投资有关。

另一方面,面对新介入影视业的公司突飞猛进抢占资源,老牌影视传媒股光线传媒也不甘落后,4月11日宣布因正在筹划重大对外投资项目而停牌。根据公告,光线传媒此次涉及的领域为与互联网及文化行业相关,公司投资金额预估为10亿元-20亿元之间。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影业集团发布公告称,博纳影业的私有化交易已于4月8日完成。交易完成后,阿里影业间接持有博纳影业约8.94%股权。这标志着,首家在美上市的内地影视集团终于选择了回归冲击A股,说明投资者看好当前中国影视产业。

不可否认,中国电影总票房连续多年保持近30%的年增长率,增长速度全球第一,中国电影的繁荣期已经开启。在一位基金经理看来,文化传媒领域的热度不减,并购、重组事件频发,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并购重组都将是文化传媒行业的主要看点之一。

“明星”的游戏

今年3月28日,暴风科技宣布收购稻草熊影业60%的股权,交易金额为10.8亿元,而稻草熊影业正是吴奇隆担任艺术总监的公司,刘诗诗占股20%。暴风科技复牌第一日便以涨停收官,使刘诗诗身家过亿。

但这些被上市公司收购的明星公司多数均存在成立时间短、高估值等情况,这也带来了高风险。

对于这种现象,易凯资本创始人王冉称,明星和导演成立公司或者入股影视公司,把个人收入的很大一部分(远超过正常经纪公司分成比例)转变为公司的收入,这收入几乎可以直接转化为利润,利润在资本市场上又立即被市盈率放大了很多倍卖给A股公司或投资人。

“在此情况下,对影视公司来说,本来的成本不仅不再是成本,而且变成了收入,这一进一出,亏的转为盈利,盈利的变成赚疯。”王冉撰文表示道。

阿里影业副总裁徐远翔同样认为,目前很多影视公司并入上市公司所存在的业绩对赌,编剧、导演或艺人不再收取片酬而是和公司资本绑定,这些都将产生极大风险。

“很多公司为了卖一个好价钱,就每年按照一亿、两亿的业绩对赌,然而一旦出现自身财力问题或者投资项目巨大亏损,会给投资商带来很大的金融压力。”徐远翔说道。

“火中取栗”尝苦果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影视投资是风险最高的。虽然我国每年出品数百部电影,但是真正上银幕的却只是一部分,能够真正卖座的更是凤毛麟角。有私募人士公开表示,上市的影视类公司之所以扎堆并购,主要是由于政策驱动,作为投资有利可图。“投资方可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有计划的转型,获者多元化扩张等等。不排除是为了做市值,为了迎合投资者,从而达到炒作股价的效果。”

2016年以来已有近30家上市公司宣布并购重组事件失败。其中不少“短命”重组,从宣布消息到重组终止,前后时间相隔只有一两周,甚至只有短短几天。

不久前,七匹狼发布公告称,因未就收购方案达成一致,考虑到重大收购事项的不确定性,公司决定终止筹划收购事项。此前一天,停牌两个星期的金圆股份也发布公告,宣布决定终止重组。

七匹狼和金圆股份重组失败并非近期资本市场的个别现象,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重组失败,其重组失败后遗症也开始慢慢显现。上市公司重组失败后,股价往往随之受挫,雪上加霜的是今年以来重组失败的上市公司中,部分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并未对公司股份不离不弃,反而遭到大股东大幅减持。

也有业内人士说,中国影视产业中的资本泡沫严重,几乎所有大型互联网公司都在做影业,最终能胜出的也只是少数。

以近期披露年报的春秋鸿公司为例。老牌影视公司春秋鸿却因在《王朝的女人·杨贵妃》上投资失误,2015年巨亏1.16亿元,并拖累净资产变为-5259.23万元。由于净资产为负,春秋鸿已被股转系统特别处理,股票简称改为“ST春秋”。对此,春秋鸿管理层坦言:“2015年度,我们在高风险投资的电影投拍领域巨亏,这是公司自成立以来经历的最大考验。”

数据显示,在美国上市的传媒娱乐类公司中,从迪斯尼到时代华纳,从维亚康姆到狮门影业,基本都是14-19倍的前一年市盈率、13~17倍的当年市盈率、10~12倍的EV/前一年EBITDA以及9~11倍的EV/当年EBITDA。相比之下,中国A股上市的影视类公司的当年市盈率可以达到30-60倍,前一年市盈率更是高达50-90倍。

易凯资本创始人王冉撰文指出,如果不是A股的核准制度导致的供需失衡,A股中传统影视公司的估值水平应该同美国同类公司大致相当。即使考虑到中国影视行业在今天这个发展阶段的增长性优势,他认为在A股市场上25-35倍的前一年市盈率(假设每年30%的利润率增长,相当于19-27倍的当年市盈率)对那些真正优质的影视公司来说是一个相对合理的中长期估值区间。

另一方面,随着影视文化行业的火热发展,大量资金涌入,导致电视剧的剧本费用、演职员的劳务报酬、场景道具租赁费用等成本不断攀升。这意味着公司必须要有强大的筹资和资金运转能力,一但一部戏收入不及预期,那么对公司带来的损失也就可以预见了。

猜你喜欢

影视A股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外资进入A股:用其“利”防其“弊”
1月A股市场月统计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对中国影视独特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