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烧阿房宫”:一场历史的修辞战争

2016-05-14张若渔

学生天地·初中 2016年8期
关键词:阿房宫辞赋杜牧

张若渔

两千多年来,项羽“火烧阿房宫”几乎成了人尽皆知的事。但一份田野调查证明,这极有可能是一场天大的误会。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组成的阿房宫考古队,经过5年艰苦细致的工作,揭开了这座“天下第一宫”所包含的种种谜团:阿房宫只是一个半拉子工程,并没有建成;传说中项羽的军队攻入咸阳,将阿房宫及所有附属建筑纵火焚烧也是历史误传。

其实早在2003年,在阿房宫考古队的挖掘和勘察过程中,考古工作者们就曾基于诸多发现而做了大胆假设——火烧阿房宫纯属子虚乌有。后来又经过4年艰苦细致地发掘、调查工作,上述推断进一步明晰。

真相大白天下的时刻,也是历史尴尬的时刻。两千年来,不管是在正史还是在野史中,西楚霸王项羽都因火烧阿房宫而被塑造成千夫所指的千古罪人,甚至成为残暴成性和暴殄天物的代表,每每被后世信手拈来实施口头“鞭尸”。阿房宫本身也成为秦始皇穷奢极欲、劳民伤财、自取灭亡的象征。而今,这一切被证明,我们的行为不过是如堂吉诃德大战风车般悲壮却虚无。当然,不是说项羽和秦始皇就无罪,只是不管他们做过多少罪孽深重的事,不应算在他们头上的历史账单终不能无妄加之。历史就是历史,真相就是真相,这是一件严肃得不能再严肃的事。

历史的讹误耐人寻味。追究起来,“火烧阿房宫”从真真假假的传说最终成为人们头脑中的“事实”,唐代大诗人杜牧的名篇《阿房宫赋》可谓“功不可没”。文中言:“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文中极力铺陈阿房宫的雄伟气势。继而又言:“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诗人以仰天长叹般的愤懑极力渲染阿房宫被付之一炬的伤情。

诗人的瑰丽辞赋以及内心暗藏汹涌的悲绪,显然不可阻挡地深入了后世观者的内心,引发同仇敌忾的情绪,众声喧哗之时哪还管真相如何?与之相比,司马迁的《史记》倒是审慎的,《高祖本纪》说项羽“屠烧咸阳秦宫室”,《秦始皇本纪》也说项羽“遂屠咸阳,烧其宫室”,从头至尾都没有任何“火烧阿房宫”的蛛丝马迹。但历史的诡异之处就在于,人们宁愿相信杜牧的辞赋也不愿相信司马迁的《史记》,谬言流传,以至于斯!

在历史的强大裹胁下,人们的头脑和思想其实如脆弱的芦苇。或许此事给我们的最大历史教训就是法国哲学家雷蒙·阿隆在《知识分子的鸦片》中所一再强调的:“世间没有真理,只有对知识的永恒探寻。”要时刻保持一种坚不可摧的独立性和批判精神来遍观周遭事物,避免走火入魔以至精神错乱而不自知。对于影响深远的历史界来说,这尤其重要。而对于民众来说,我们不妨将哈耶克的名言引为座右铭——我们的无知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某种程度上它是我们的财富。

猜你喜欢

阿房宫辞赋杜牧
辞赋神鹰银铠图序
《中国辞赋理论通史》
神仙观念在汉代辞赋家书写中的价值体现
“火烧阿房宫”:一场历史的修辞战争
BIM技术在阿房宫站设计中的应用
赤壁
突破学术窠臼 逼近历史真实——刘培《两宋辞赋史》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