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合作社的曲折产业融合路
2016-05-14李伟
李伟
成立于2007年7月1日的山东省青州市清风寨山楂发展专业合作社,这些年来不能说没尝到过合作的甜头,但发展的“酸涩”也不少。为了从山楂上多挣点钱,这个合作社走出了一条曲折的产业融合之路。
其间,合作社规模从成立之初的50户村民发展到580户,辐射带动26个自然村、800多个农户;经营内容从单纯种山楂到成为酒厂的原料基地,再到开发景区搞旅游。用合作社理事长、王坟镇许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金德功的话来说,“要让全体成员参与合作社发展,慢慢地,合作社会实现由量的积累到质变的飞跃”。尽管产业融合之路走得慢,但每一步都可圈可点。
标准化种山楂,总算在售价上“出了头”
清风寨位于王坟镇的青山之上,是《水浒传》“一百单八将”之一花荣的知寨驻军处。山上山下遍布果树,尤其盛产山楂。
金德功说,成立合作社的初衷就是想让山楂多卖点钱。合作社成立后,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社员去山楂种植管理水平较高的山东省临朐县等地考察。他们发现,同样是10年的山楂树,人家一棵树能产200斤,而他们的只有50多斤,而且山楂的售价人家也比他们高一倍。
合作社从外地请来种植能手,指导社员打药、修剪,培训社员学习标准化种植技术。2008年,合作社的山楂丰收了,个头大、产量高,销售价格比粗放管理时每斤高出5角钱。看到成果后,当年有170多家农户加入了合作社。
随着合作社规模的扩大、种植水平的提高,浙江义乌、江西南昌等地的大客户开始主动联系收购山楂,合作社的山楂价格比周边散户的每斤高出好几角钱。
向原料基地转型,无力办厂的现实选择
通过技术指导、标准化生产,合作社的山楂是能多卖几毛钱,但对农民增收的拉动效果并不明显。“成立合作社的目的是带领农民致富,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很难。”金德功开始寻找合作社发展的新路子——农产品加工。
当时合作社种植的山楂主要用来做山楂饼等产品,“明明知道这些产品缺少特色,附加值也不高,但没办法。”金德功说,直到2010年,合作社还是不得不进行这种简单加工。
正当合作社忙着找加工项目时,当地一位在上海当教授的老人送给合作社一个山楂干红酿造配方。合作社进行了试验,酿造的山楂干红获得了成功。然而,规模化生产红酒需要大量的资金,还需要场地、技术人员等,这成为合作社很难跨越的一道坎儿。
后来,青州当地一家企业开始从事山楂干红酿造。金德功考虑,虽然合作社成员已经达到了580户,但资金、场地、技术人员什么都缺,直接办工厂对合作社来说不现实。与企业合作,成为原料供应基地,是一个现实的选择。于是,合作社与这家企业签订了原料供应合同,使合作社与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如今,合作社成员仅靠种山楂一项,年收入平均能达到3000元/亩。
涉足乡村旅游,增收致富迎来新机遇
在与企业合作发展山楂加工的同时,合作社仍然在寻找能让社员增收致富的途径。经过专业人员的指点,金德功意识到,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也有可能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点。
清风寨在《水浒传》里有故事,而且山上多悬崖峭壁,有“三门洞”“蝙蝠洞”“龙鼻子洞”等10多个天然石洞,还保留了部分古代军事防御遗迹。这些让清风寨和这里的山楂“充满了无限的想象空间”。2012年,合作社开始立足当地特色,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把重点放在清风寨山上。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合作社一方面积极争取项目扶持资金,一方面发动成员积极投入“义务工”,参与修路、历史遗迹修复等工作。合作社对“义务工”订了两条规矩:一不强制,全靠自愿;二是对成员出工情况做详细记录,等景区有了收益,会给成员支付报酬或折算成股份。
经过近3年的建设,2015年国庆节前,清风寨景区正式对外营业,合作社的乡村旅游业务开张:游客可以参观历史遗迹,也可以采摘山楂,还可以吃住在农家。国庆节期间,一个旅游团采摘了500多斤山楂,采摘价格比当地市场上的售价高出两倍。
旅游业务让合作社社员得到了实惠。社员李玉桂说,2015年他家的农家乐开始营业,直到农历腊月还有游客来。以前冬天闲着没事只能打牌,现在打扫房间做做饭,不仅收入高了,生活也充实了。目前,他家能提供20多个床位,可以同时容纳五六十人用餐。“仅住10个人,一天的收入也能达到1000块。”2015年9月,清风寨景区吸引自驾游游客和登山族、骑行队等300余批次,3个月就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万多元。
乡村旅游让合作社有了一个新的开始。金德功说,合作社开始从种植业向旅游业转型,整个过程一直在投入,还没能给成员分红。合作社规划,将来要以乡村旅游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未来几年里,如果合作社靠旅游收入高了、积累多了,就能真正达到带动农民致富的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