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16年上半年全省新农村建设督查情况的通报
2016-05-14
最近,省新农村办组织了一次全省范围内的新农村建设情况督查调研。从督查结果看,全省上下都能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扎实有效开展工作,特别是3月31日全省召开整村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培训班后,各地纷纷行动,都拿出了切实有效的工作推动手段,强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总体来看,全省农村环境整治效果明显,重点村项目启动较快,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突出,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都在有序进行。现将这次督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2016年上半年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全省上半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各地的有效推动下,进展顺利,突出表现在以下8个方面。
(一)领导高度重视。3月31日,全省整村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培训班召开后,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坚持把新农村建设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专题召开党委政府常务会议落实好新农村工作各项任务,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亲自督促工作进度,率先垂范。吉林市副市长徐莉亲自安排部署今年“六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四平市在整治农村环境行动中,市委常委亲自带队,组成4个组,赴各县区进行暗访检查,发现问题现场录像,并在电视新闻上曝光。梅河口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组织召开了以三年攻坚为主要内容的整市推进预备会,市委书记王爱明对新农村建设整市推进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要求全面开展新农村建设百日攻坚战活动。敦化市委书记唐文忠亲自召开农村环境整治现场会议,并做具体部署。通化县县委书记亲自带领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主管新农村的副县长、新农村办主任及涉农部门一把手深入各乡(镇)、村研究美丽乡村建设思路、打法,研究破解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梨树县先后召开4次专项会议和现场会进行部署和落实,组织全县乡镇党委书记集中拉练式巡查。从全省统计情况看,95%的县(市、区)都召开了专题会议部署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并制定下发了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主管领导亲临一线,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二)市、县两级专项投入较大。今年市、县两级财政专项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达到21373万元,省级带动市、县比例为1∶1.2,市县两级投入较大。仅梅河口市财政今年列资2300万元,主要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发展、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环境管护,其中,500万元作为金融资本支持发展特色产业的“增信补贴”;600万元环境管护专项资金;1200万元先进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奖补资金。吉林市财政投入2215万元,2000万元用于“六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215万元投入4个乡(镇)新型城镇化建设。公主岭市财政专项资金投入1500万元,重点建设“四点三线”的市级新农村重点村。敦化市财政投入资金1400万元,全力打造12个省级重点村、5个省级美丽乡村、2个州级魅力乡村和30个市级重点村。四平市财政投入1200万元,主要用于新农村建设项目奖补。靖宇县投入400万元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三)重点村项目启动较快。今年,省财政投入1.8亿元专项资金对435个重点村进行项目建设补助。去年11月24日,省财政厅提前下拨了专项资金,截至目前,全省435个村,595个项目,已完成招投标项目177个,已开工项目215个,开工率达到36%,7月~10月,正是项目开工建设有利时期,预计今年项目建设完成情况前景较为乐观。
(四)农村环境整治效果明显。从4月份开始,全省各地纷纷掀起集中整治农村环境活动高潮,全面开展以清垃圾、清柴草、清粪堆、清院落、清沟渠、清死角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行动。截至目前统计,全省8732个行政村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占全省93%,投入专项整治经费10268.13万元,清除垃圾堆371213个,粪堆194534个,清柴草垛157690个,清路障71413个。尤其是吉林市今年继续深入“六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投入20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环境整治,整治成果突出。靖宇县建立了“县政府督导、乡镇政府主导、村委会管理、村民化段包干”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运行机制。双辽市今年市政府拿出4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并与乡镇街签订责任书,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安图县通过在乡镇所在地村屯安排公益性岗位的方式解决垃圾清扫问题,其它村屯至少安排3名专职保洁员,负责村内日常垃圾清理工作,由村集体或转移支付发放工资,保证村屯环境长期干净整洁。
(五)文化品牌打造亮点突出。在省里开展百名文化专家进百村活动的引导下,全省上下深入挖掘民俗历史文化,树立特色文化品牌,打造农村文化新亮点,提升新农村建设软实力。今年,全省共打造文化品牌村300个,文化品牌内容突出地方特色,形式多样,个性鲜明,韵味厚重。例如通化县今年新建50个村史陈列馆,深入打造10个以抗联为主题的红色旅游基地。集安市打造太极湾关东乡村风情区,地沟村鸭绿江传说文化村,鸭绿江河谷万亩油菜花海旅游区,通天村鸭绿江渡口文化村,东岔村红色文化村等文化品牌。梨树县蔡家镇蔡家村在发掘和保护柳条边文化之后,又挖掘、收集、整理了当地的农耕文化资源,并成立了关东农耕文化博物馆,馆藏物件近2000种,不仅弘扬了历史文化,还促进了当地旅游发展。前郭县聘请包嘎日迪、包朝格柱、朝鲁蒙等三位蒙古族民俗专家进行指导,打造马头琴、乌力格尔、查干湖冬捕、萨满舞、祭祀等蒙古族民俗文化和王爷府、满蒙文碑、塔虎城等遗迹修缮保护工作。
(六)美丽乡村建设顺利开展。今年以来,省里下发了创建美丽乡村活动实施方案,并和省妇联联合开展了打造美丽庭院、干净人家活动。在省里的推动下,全省上下积极探索,努力创新,充分发挥了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美丽家园的主动性,美丽乡村评选也正在热烈开展中。全省各地共申报创建美丽乡村163个,计划评选美丽庭院63000个,干净人家192500个。
(七)整县美化效果显著。今年,省里在去年基础上,继续整县推进磐石市、通化县、梅河口市、集安市、辉南县、伊通县、东丰县、敦化市、长春市绿园区、四平市铁西区和铁东区、通化市东昌区、德惠市、长春九台区、蛟河市、永吉县、丰满区、东丰县、柳河县、临江市、扶余市、松原市宁江区、镇赉县、珲春市、安图县等25个县(市、区)的美化工作。目前,据督查组反馈结果看,整体美化工作效果显著,各地不仅在公路两侧、房前屋后、闲置空地上栽花种草,还积极打造标准更高,效果更好的花海旅游基地,不仅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还盘活了旅游经济。在整县美化环境上,各地都投入了人力、物力、财力,并充分发挥才智,创新思维,取得了较好成绩。通化市东昌区建设“枫叶谷”、“五花山”和“金江花海”,吸引了省内外广大游客前来观光。通化地区目前已完成美化村350个、美化屯1109个,美化公路2652公里,走在全省前列。
(八)整体推进思路落实较好。年初以来,我省下发了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整片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整村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方案。通过这次督查来看,各地贯彻落实整体推进思路较好,目前长春市九台区、敦化市、通化县、公主岭市、梅河口市已经开始实施整县推进,整体推进建设内容全面、推进步骤有条不紊、建设标准较高、地方特色鲜明,可以说达到了省里要求,新农村建设工作也走在了全省前列。整片区推进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突破,今年全省共打造44个示范片区和精品线路,覆盖436个行政村。整村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村达到1632个。尤其是通化地区今年打造了10个片区50个村的高标准样板精品片区建设,包括集安市集锡线,辉南县营白线、团庆线,柳河县通梅高速公路线,通化县通沈、通丹、东石等。四平地区精品片区打造也整治规划建设中,梨树县计划投入1000万元打造梨树镇现代农业片区、蔡家镇和谐秀美片区,双辽市计划投资3400万元,打造金良村——马树林场——宝山村18公里精品线路片区。
二、存在的问题
各地在上半年这次督查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倾向,需要在下步工作中努力改善。一是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卫生环境还需进一步改造和提升,农村公路、厕所改造、秸秆利用、教育医疗等一些重大民生建设项目亟待完善提高。特别是农村公路建设任务重、破损多、维护难,农村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秸秆随意焚烧的问题在集中整治活动后,又有反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二是新农村建设不平衡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全省总的看,城镇好于农村,东部好于中西部,经济较好的地区好于落后薄弱地区,特别是一些有债务的行政村和贫困地区没有脱贫的行政村,是新农村建设难啃的“硬骨头”;三是广大农民群众主动投身新农村积极性还有待进一步发挥,配齐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和带头人,建立农村设施维护和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等,需要不断强化和加强;四是农村文化内涵挖掘的还不够,有些地域传说、古树历史、人物传记等等需要我们进一步开发、整理和宣传,不能让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流失和遗忘;五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还有个别地区不重视,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推动,整治效果不明显;六是新农村重点村项目建设迟缓,甚至有些地方还未开工建设。这些问题,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解决。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加强领导,有效组织推动。加强组织领导是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的关键。各地要始终保持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视高度,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要切实强化推进工作的领导机制,进一步分解任务,细化职责,完善发展规划,强化工作措施;要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指导建设能力,亲力亲为,靠前指挥。
(二)强化政策,完善机制拉动。我省新农村建设已经连续建设10年,已经建立了一套成熟的政策体系,但是随着国内外、省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农民群众观念的改变,有些政策机制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形成拉动我省新农村建设的持久动力。各地要深入研究探索,在省里政策的框架下,努力创新符合当地实际发展的政策机制,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农民建设热情,强化机制保障,完善工作体系。
(三)加大宣传,广泛引导带动。新农村建设工作在我省各地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好的典型,好的经验,好的做法,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广泛推介,充分发挥典型带动,示范引导的力量。各地要通过宣传政策、宣传典型、宣传事迹,重点对落后地区加强舆论氛围影响,培育落后地区比学赶超的建设意识。
(四)注重方法,利用奖惩促动。各地在指导新农村建设中,要注重有效方法,要注重提高实效,构建“考、奖、罚”三位一体的奖惩措施,要充分将分段考核,及时通报,交流经验,表彰奖励等措施有机结合起来,树立“有为方有位,无为慵懒要问责”的鲜明导向。抓落实,重激励,切实把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省新农村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