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的三重奏
2016-05-14朱婉瑜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16年8期
朱婉瑜
风儿吹来,田里的麦子如波浪般层层迭起,爷爷黝黑的脸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发亮,一道道皱纹清晰可见。
小时候,我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山村里。农忙时节,每当爷爷干农活、奶奶生火做饭时,我就东瞧瞧,西看看,好不快活!那时的空气中总是弥漫着一股柴火的香味。
谷雨过后,麦苗渐渐露出芒刺,弯下腰来,我仿佛闻到了丰收的喜悦。
“嘿哟,嘿哟”,转眼该打麦、筛麦了,爷爷一刻也闲不住。我在一旁,嗅着成熟麦子的味道,这其中饱含了爷爷的汗水。这沉甸甸的麦粒,虽没有山珍海味的香味,却朴实无华,沁人心脾。
十五岁,我考入县城的中学,离开了家乡。我在新学校吃第一顿饭时,格外开心。可是,一旁却传来一阵稚气的声音:“这也太难吃了吧!”只见几双筷子胡乱地在饭碗间穿梭,几盘菜已经被挑得不成样子。
我着实吃了一惊。记得幼时吃香喷喷的米饭时,碗底露出一粒饭,我正准备将它扔掉,可爷爷的筷子立马将我的念头击碎了,他怒目冲我说:“不要浪费粮食!”回想起爷爷的话,我猛吃了一大口米饭,心中突然无可抑制地涌起一股感动,那是一个人的“粮”知。
如今,我仍然过着平平淡淡的读书生活。前不久,爷爷大老远跑来看我,肩上扛了一大袋新米,他的脸上多了一丝苦闷与愁绪,喘了口粗气说:“家里的米不多了,省省吃吧。”
“爷爷,粮食吃完不是可以再买吗?”寝室好友疑惑地问。
“只有自家种的粮才好吃啊……”是啊,农家人朴实的习惯与生活方式,在城里人看来难免有点晦涩难懂。
也许是受了爷爷的熏陶,吃饭时我总习惯把所有的米粒都细细地咀嚼,让香气萦绕心间。而每每与朋友们吃饭时,我总呼吁大家拥有那份属于自己的粮“知”,爱粮、节粮。在践行这些好的粮“习”时,我的耳畔似乎又回荡着爷爷的话:“只有自家种的粮才好吃啊……”(指导老师:李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