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日志

2016-05-14

收藏·拍卖 2016年8期
关键词:梅耶尔壁画艺术家

转向:2000年后中国当代艺术趋势

展览将贯穿美术馆的一楼展厅,展出52位/组艺术家的绘画、雕塑、装置、录像、动画等多种媒介形式的作品。

本次展览的主题将围绕着2000年以来这个时间节点开始进行构思。中国社会发生的诸多变化,出现了各种思潮以及伴随着中国的各种社会性问题,当代艺术对此作出了何种反应,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展览基于两种“转向”(架上一观念、形式一社会性)概念。一是形态上的转向:随着当代艺术完成了语言学的转向,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线性发展的历史已经趋于终结,90年代以架上绘画为主的艺术形态逐渐向多元化、观念化转变;二是形式向社会性转向:新时期当代艺术的书写也发生了诸多变化,不再着重于形式主义的逻辑,而是着重于社会运动、社会性,强调社会问题,比如关注城市、土地、族群等,主要在于体现不同的经验。同时随着互联网、影视、高科技、新媒体的不断介入,艺术形态方面也在不断推进,不再依赖于艺术自身的创造,而是伴随社会发展提供新的视觉表达方式。

海拔5000米·西藏风情绘画特展

展览荟萃了冯远、尼玛泽仁、韩书力、史国良、余友心、敬庭尧、巴玛扎西、臧跃军、朵尔基、李连志十位当代中国画名家创作的西藏风情图画。这些作品记录了这些汉藏艺术家生活或游历于西藏雪域高原的所见所感,也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能够追随艺术家的足迹,分享到藏地圣域的灵光。尼玛泽仁早年便以“班禅画师”名世。在他丰富的作品中,我们尤能感受到他对高原大地与藏民族精神传统的悟性。他的人物作品将古老的唐卡转换成适合现代人理解的图画,其中展现出的藏传佛教及藏民族活动的历史场面,洋溢着明丽的热情,顷刻就能缩短人们与那些史实的距离。

在精神错乱的边缘

展览重点关注1890年梵高自杀前人生最后18个月所经历的极度痛苦的精神折磨,其中的一件重要展品是一把手枪。展览试图寻找梵高为什么会割掉左耳、他的精神疾病的确切性质,以及最终导致他37岁时在巴黎附近的瓦兹河畔欧韦选择自杀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

而梵高为雷伊医生绘制的肖像画这次也是首次在美术馆展出,连同展出的还有此前未公开过的大量关于他疾病的文献资料,及多年来关于梵高精神问题的一系列诊断。

她们:国际女性艺术特展

作为国内首次以古今中外优秀女性艺术家为主题的、具有历史回顾意义的展览,将呈现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104位女性艺术家,跨越10个世纪的优秀作品。

展览将她们视为一个整体,讲述女性崛起的故事,历经古代的自我湮没,近现代的自我解放,当代的自我观照与自我表达,展现女性艺术家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与薄发于外的创造力。展览分为四个部分:湮没的自我;解放的自我;观照的自我;表达的自我。

伟大的母亲

这场大型展览汇聚了许多知名艺术家的重要作品,有卡拉·沃克,莎拉卢·卡斯纳利·华德,马塞尔·杜桑芙烈达·卡罗,路易丝布·尔乔亚,姬姬·史密斯甚至还有杰夫·昆斯,但是策展人马西米利亚诺·吉奥尼把不知名艺术家(美国超现实主义画家与舞台设计师费尼(是吉奥尼的个人喜好)和政治作品(政治文件,竞选海报等)的展出使得这场展览变得更加与时俱进,更加吸引人。整个展室和展品都主要体现19世纪的妇女参政运动主题,其中有艺术家为意大利女权运动创作的张贴海报,还有与女权唱反调歌颂“三从四德”的小册子。当时,妇女的角色开始发生变化,但是保守势力也加紧控制妇女。《伟大的母亲》展览为这一主题提供了一个更加需要的视角。

“苏一宫”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苏作文物展

明代中后期,苏州经济、文化空前发达,工艺门类齐全,发展水平高,雕刻工艺更是技高一筹,一时有“良材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之说。由于皇家的喜好与推崇,苏州工艺名家汇聚京城,盛极一时,同时,苏州不但为宫廷造办处输送了许多优秀工匠,而且还承担了大量的宫廷活计。设计制造了大量的苏作工艺精品。本次展览挑选苏作工艺精品共计86件套101件,展现了明清两代皇家御用的苏州工艺巅峰之作。

风华重现——陕西历史博物馆新入藏壁画暨保护修复成果展

唐墓壁画总结了中国汉魏以来的民族艺术传统,同时汲取外来文化精髓,题材广泛,风格多变,重法求工。其人物画栩栩若生;山水画构图新颖;建筑、禽兽、器物画简约传神,达到了古代壁画艺术的最高境界。

此次展览选取了包括唐武惠妃墓壁画、唐韩休墓壁画和西安南郊航天城唐墓壁画等在内的16幅新入藏唐墓壁画珍品,还包括出自唐章怀太子墓的《侍女与侏儒》为迄今罕见的双层壁画。引导民众穿越历史感受唐朝社会的生活风貌,领略唐墓壁画的艺术之美。

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馆藏佩德罗·梅耶尔摄影作品选

墨西哥摄影家佩德罗·梅耶尔是世界现代摄影领域里颇具代表性人物之一。在长达50余年的摄影生涯中,其作品的表达形态,遍及从社会纪实摄影到数码艺术影像的广阔范围,以眼光独到和变化多端的精彩摄影艺术作品形成了自家风范。

犹太裔血统的佩德罗·梅耶尔,在西班牙出生后移民墨西哥,在美国完成大学教育后返回墨西哥。印第安民族文化、欧洲文化与殖民地文化的互相碰撞与融合,形成了熔于一炉的墨西哥文化风情,也支撑这位艺术家形成了个人的影像风格。

2006年,佩德罗·梅耶尔先生向中国美术馆捐赠其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摄影作品共110幅。此次本馆将从这批收藏中,选取部分作品进行展出,以飨大众,并表达对佩德罗·梅耶尔先生捐赠之举的敬意。

跨文化·越疆界—锺金钩作品回顾展

从台湾到马来西亚,再由新加坡到美国,马来西亚资深艺术家锺金钩先生在其近横跨60年的创作经历中,随着地域上的迁徙,融合了多元文化间的碰撞也回应着各个阶段艺术潮流的更迭,从而形成了自己创作各个阶段不同的风貌。此次在广东美术馆举行的锺金钩作品回顾展整体展现了锺金钩先生艺术创作和发展的五个阶段:宝岛、近代、现代水墨、版画和人物系列作品。作品涵盖了他在水彩、油画、丙烯彩画、综合媒材、版画及水墨等多种媒材中的造诣,内容涉及风景、人物、自然等多元题材,风格中融合东西方美学,并沉淀出一种简单、朴素的质地和静水深流的情感。艺术家以东方的家乡创作为起点,作品线索随其辗转西方的留学道路兼容抽象与传统在不同阶段对艺术的理解和思考,近年来再次又回归东方,回归到东方哲学以及对自然的体悟。

造型与美感——中国绘画选粹

中国绘画的发展就宛如一部精彩的交响乐章,借助人物、花卉翎毛、山水等画科中的典范风格组成几项重要主题,并在历史的脉络中赋予变奏。展览将展出包括两宋画院、元四家、吴门画派、浙派、四王等历代书画大作。

猜你喜欢

梅耶尔壁画艺术家
三观壁画
“反美”壁画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你怎么允许别人这样对你
“飞蛾”修复壁画忙
玛丽莎·梅耶尔:“硅谷的美女CEO”
天涯海角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