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6-05-14付丽娜
付丽娜
兴趣,是通往成功的云梯。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便是找到隐藏在云间的那把梯子,那个与成功彼岸最近的结点。诚然,做好任何一件事情,兴趣尤为重要。然而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依然想让我的学生对我的教学感兴趣,对数学这一科感兴趣,为此,我在不断的探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言”激趣
语言是情感交流、启发思维的最基本工具。课堂上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在不影响知识科学性的前提条件下,运用生活化、情趣化、童趣化的数学语言感染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充满情趣的语言交流中学习,给课堂增添一抹亮丽色彩。
如:在课题提示时我根据学习的内容进行设计:学习和认识说成“我的新朋友—千米”;学习大于小于说成“一对孪生兄弟”;学习比较大小变成“排排队”;学习人民币变成“逛商店”等等一系列生活味十足的数学语言,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到特别有趣,感觉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以“思”引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习与思考的紧密联系。在课堂上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欢乐愉快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打开思维的闸门。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我在黑板上写“3、30、300三个数,问如何用等号连接起来?”刚一问,学生感到特别新奇,有的马上说“300总比30和3大,不可能用等号连起来?”有的则在认真思考,然后说“3元=30角=300分”,有的说“3米=30分米=300厘米”。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我及时的表扬了他们,就着这股热情,我又提出一个问题:“谁能加上同一单位名称将上面三个数用等号连接起来?”学生听后思维更加积极,就连平时不爱动脑筋的学生也议论开了,都争先恐慌后地说:“3元=3.0元=3.00元;3米=3.0米=3.00米……”最后我接着问:“像3、3.0、3.00这样的数大小是否相等呢?为什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个问题:小数的性质。”简单的三个数,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活了他们的思维,促使学生愉快地进入到探求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三、以“奇”创趣
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孩子总爱跟在身后,天真的提出无数个“为什么?”这时教师如能认真的满足儿童的这种好奇心,就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一心理特点,抓住契机,在课堂上创设一些能让学生产生好奇心的氛围。如通过讲故事,做游戏,创设悬念,设置疑问等方式来引发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一股热情,并在它的驱使下产生一种迫切要求获取知识的欲望。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先让学生计算黑板上的几个数,看看哪些能被3整除,学生通过紧张的计算后,我再告诉学生其实不用计算就能知道哪几个数能被3整除,学生这时感到很惊讶,迫不及待的想寻求其中的奥秘。由此引发学生探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欲望,进而适时指导学生看书,找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规律,让学生感知释疑并学会判断。当学生满足求知欲望时,再提出本质问题,“能不能像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一样,说个位上是3、6、9的数就能被3整除呢?”个位上是1、2、4、5、7、8的数就不能被3整除呢?”学生通过讨论、探索,更好的把握了本质。学生们在自学讨论中学会了判断,学的主动,轻松。这样既优化了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发了学习兴趣。
四、以“练”持趣
我们知道,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教师如能创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高效地在全身心的参与中“思当所思、说当所说、做当所做、记当所记”。
如在学完条形统计图后,我让学生调查我们学校一至六年级每个班的男、女生人数,并用条形统计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们纷纷选择了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展示了自己的作品,这时,我让他们谈一谈自己在调查中的感受,同学们个个都踊跃发言。这样的习题设计培养了学生的调查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也让即将走出校门的六年级学生进一步了解了自己的母校,激发自己的主人翁意识。
学习了比例尺以后我发给学生三张大小不同的纸片,告诉他们学校操场的长与宽,让他们在任意一张纸上画出操场的平面图。(学生思考选择什么样的比例尺比较合适呢?用不同的比例尺在不同的纸上画出的图效果会怎样?)进而你能解释同一底片,而大小不同的照片图像吗?
教师经常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开放题、选择题、智能题、陷阱题等,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体现了数学的价值,找到了用数学知识打开生活大门的钥匙,并且通过练习让数学回归于儿童生活,发掘了童心、童趣,给学生带来一种情真意切的感受和体验,使课堂真正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虽然它不是成功的通行证,更不是寻得云梯的包票。它只是告诉你这个池塘有鱼,而鱼的获得需要你作退而结网的努力,作下一次成功的失败总结。假如爱迪生不是将几百种灯丝作为电灯试验成功前的准备,哪来我们头顶上的闪烁星盏?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怀着兴趣,更应竭尽全力,方把人生光彩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