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国梦 两岸同心圆
2016-05-14刘岩松舒鹏
刘岩松 舒鹏
编者按: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各类生物技术和相关产品已经在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促进两岸三地现代农业的发展,1998年由当时的台湾中央研究院副院长杨祥发院士和北京大学的副校长陈章良教授发起,希望举办学术性的研讨会,邀请两岸三地在植物分子生物及生物技术领域高层次的科学家和决策者共同参与,除了交换彼此在植物科学的研究进展经验与构想的交流外,还能提高彼此之学术水平,创造合作机会,增进相互的友谊。作为大陆生物技术研究领域的佼佼者,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忠平不仅肩负着提高生物技术研究能力的重任,同时,承担着促进两岸同胞科技交流合作的重担。
海峡两岸情,和美一家亲。一个对天地和谐、对人类最深层次的生命思考有独特感悟的人、有神圣感的人,总是能让人们切身感受到他默默拓展着生命阈值的博大情怀。林忠平教授就是这样的人,在多年的感悟和付出中,他更是将这份博大情怀完整献给了海峡两岸浓浓的同胞情。
学术交流,能跨越任何世俗的羁绊
“不要陷入政治的纠纷,发展两岸学界的友好往来”这是林忠平在十几年前两岸关系还处于紧张状态时,与台湾中央研究院的副院长杨祥发院士达成的一种共识。他回忆道:“十多年前,我还在中科院做研究生时,就十分钦佩台湾中央研究院的副院长杨祥发院士对植物成熟过程中乙稀的作用的研究。因为从事的专业比较相近,杨院士当时已经在乙稀生物合成及其功效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
1998年,林忠平任职中国植物学会分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期间,便同杨祥发院士取得联系,并达成了以上共识。之后,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首届两岸植物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顺利举行,由陈章良副校长任会议主席。时任中科院副院长的许智宏,农科院副院长王连铮以及中科院匡廷云院士都出席了会议。香港参会的有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孔宪铎,时任中文大学生命学院院长的辛世文等。
由此开始了、也加深了两岸植物学界朋友的交流。第一次两岸朋友有机会一起用普通话讨论学术问题。会后大家一起高高兴兴的游万里长城。此后通常每隔2年在大陆、台湾和香港举行一次。每届都有高层学者参会,参会者非常踊跃,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不得不控制每届会议的代表人数。20多年来,他们已经在大陆和港台举行了十次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不仅促进了两岸学术的交流和发展,同时极大地增进了海峡两岸同胞的感情交流,为国家,为民族团结贡献了力量。
随着研讨会举办的不断成熟,林忠平因为承担教育部委托的支边任务、到新疆石河子大学搞合作研究,经常深入沙漠、盐滩去观察那里的植物奇特抗逆特性,去发掘其中的基因资源。于是,经常会和台湾的一些产业机构和学者介绍新疆的情况,让他们都对新疆有所了解,都情不自禁地要提出要在新疆举办一次海峡两岸植物生物技术研讨会,在此趋势下,第十届两岸植物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研讨会在新疆石河子大学顺利举行。
结果,研讨会的举办让来到这里的专家学者深深被这片美丽但又奇特的土地上的植被所吸引,他们更是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浓厚的科研兴趣。他们一起讨论了沙漠公路的绿化问题。林教授介绍说,在石河子举行的两岸会议很有特色。每天晚上两岸的学者一起去市中心的喷泉广场上和老百姓一起跳舞欢歌。讨论会后两岸朋友大家一起登上天山,欣赏天池的风光。大家不免联想起阿里山的景色,日月潭的风光。
多年来,林忠平教授用心在新疆探索并研究,对这里的植被有了独特认识,并在这里有了很多学术界和生物产业界的朋友。没有想到在辽阔的新疆土地上,他偶然遇见了一位来自台湾的朋友。于是两人又兴致勃勃地谈起不同生态环境下的生命运动。真有天涯若比邻的感觉。当然更多的台湾朋友来北京时,约见在北大未名湖畔,一边观景,一边无尽的叙谈。
随着大陆和台湾生物科技界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很多台湾朋友说大陆这么大,希望多来大陆看看,所以希望多在大陆开会。多年来,林忠平教授等人在大陆举行过会议的城市有北京、昆明、福州、上海、石河子,其后是武汉。有朋友建议再下一次到东北举行。林忠平教授介绍说,目前两岸学界的学术讨论和沟通逐渐向技术合作发展。并且,南方、北方都有单位希望作为主办单位请港台的朋友过来。
“多看看祖国大好河山也是大家的深意,科学在飞跃地发展,可交流的事情很多。我们同台湾植物学界有过良好的合作关系,我希望两岸有更多的实质性合作。”林教授对未来充满憧憬。
产业合作,让科研成果发挥最大效能
任何科研成果的最终落脚点都是产业化发展,林教授是一位积极将科研成果不断地进行产业转化的科学家。早年,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林老师的指导教师和他一起认识了台湾农友种苗公司的董事长,此后往来不断,林老师也应邀去台湾该公司做了一段时间的工作,此后往来机会很多。他和海内外业界的合作中也都取得很好的效果。甚至一些企业,尤其是一些台湾的科技企业多次请他做技术顾问。其中,许多台湾同胞参与工作的金光集团和林忠平教授的实验在桉树良种的培育上取得了很高的应用价值,合作持续至今已经很多年。金光集团还资助北大许多资金,北大生命科学院的大楼也因之改成金光大楼。
在该项目研究过程中,林忠平曾几次去苏门答腊的林场考察。那里工作的华人都是台湾去的,这样使得林教授及另外两位北大的老师又有机会同台湾朋友过着两岸一家亲的日子。后来金光集团在广西、海南建立了林业基地。他们在大陆又同台胞有了新的合作,这种合作的最好成绩是培育了高产的速生林。在北大还建立了金光集团支持的联合实验室,为将两岸的合作落实到实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位成功的科学家,从来不是简单的将自己的智慧通过科研成果传递给他人,他们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除了有坚定执着的力量外,还有浓浓的社会责任感。林忠平,就是这样一位心系两岸,情撒海峡的学者。
专家简介
林忠平,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并考取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留植物所工作。曾任该所基因工程中心主任。1995年调入北京大学,在生命科学学院从事分子生物学和植物基因工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