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纪录片

2016-05-14张涛

中国广播 2016年9期
关键词:媒体广播传统

张涛

【摘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2015年11月底相继在所属10套频率推出特别策划——《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以下简称《印记》)。这组按照英美电视剧“季播”方式播出的广播节目,和后面以《我的长江》为题推出的13集“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为何被冠以“广播纪录片”?《印记》等广播纪录片的样本价值在哪里?它对增强传统广播的核心竞争力有什么帮助?本文将从“广播纪录片”的呈现范式、内涵和价值以及其对广播基本价值实现的辩证认知做基本的梳理和论述。

【关键词】文化印记 传统 媒体 广播 广播纪录片 媒体产品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一、广播纪录片的内涵和价值

(一)广播纪录片的内涵

尽管“广播纪录片”至今没有厘定的明确概念,但笔者以为,广播纪录片应是以真实为原则,从现实生活中采制音响素材,用非虚构的艺术手法传达创作者对社会认知的一种广播节目形态。

与电视纪录片一样,广播纪录片无论是节目形态、特点,还是价值诉求体现,都应基于对真实性原则的秉承和坚持。但不同于电视纪录片,广播纪录片诉诸受众的表现手段只有声音。虽然表现手段单一,但“如果运用得当,音响的表现力可以千百倍地超过文字的描绘。”①

广播表达“创造了‘音画概念”,②1987年以山西民歌手刘巨仓和李金香爱情故事为主题的《难以忘却的歌声》获得第10届柏林未来奖“广播特写特别推荐提名”。之后,以声音为逻辑起点、用音响来构思、以音响来统领、用音响来表现的多期广播节目相继获得亚广联信息节目奖、麦鲁利奇奖等多个国际广播奖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学会秘书长李宏认为,广播纪录片这个概念的准确表达应该是广播特写,她曾撰文写道:“广播特写,用声音创作的纪录片。”③

笔者认为,广播特写应归属于广播纪录片中的一种。广播特写是借鉴类似电影的“特写镜头”手法去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用广播手段对其进行富有现场感的形象化报道。而广播纪录片则不仅仅是截取新闻事实中的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情景、一个镜头,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片段、场面、情景或镜头串联起来,围绕主旨,用声音的逻辑充分调动音响元素去构思、处理声音与文字、声音与音响之间的关系,从而表现严肃的主题、表达理性的思考,最后呈献给听众的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或事物。因此,广播特写只是广播纪录片的一种表现形态。

(二)广播纪录片的价值

广播纪录片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与其他广播节目形态相比,广播纪录片无疑承载着更为重要的价值:文献价值、审美价值、引导价值和社会价值。

1.广播纪录片的文献价值

从最早结绳记事到如今音像留痕,人类对自身历史的认知始终都以各种方式留存,且留存的方式也在不断进步与便捷。正如首先使用“纪录片”的英国人约翰·格里尔逊(John Grierson)定义电视纪录片“具有文献价值”一样,广播纪录片的“文献价值”丝毫不容置疑。除文字外,声音和图像被认为是与建筑并称的最鲜活的历史印迹。这些完全可以成为宝贵资料为人类文明的传承发挥难以估量的作用。以声音为唯一展现手段的广播纪录片无疑是有能力承载起文献价值的载体之一。

2.广播纪录片的审美价值

作为文化的呈现方式之一,广播纪录片体现出创作者的情感认知和人文关怀,具有超越民族、地域的能力。既有助于民众对一个国家形成较好的文化认同,也有助于体味个体生命在时代背景下的生存状态,进而感受社会发展进程中人物的艰辛冷暖。像《印记》“自然生态季”里,作者对那些“大而繁盛”的文化瑰宝逐渐被岁月所淹没的叹息:在风沙中苦苦挣扎的敦煌石窟、清泉不再石上流的趵突泉、风光不再的八百里洞庭山色……这些叹息通过精心采制的声音元素,体现出作者对文化传承中一种凝重的尊崇。

3.引导价值

所谓引导,就是媒体根据自己设置的议程或议题传播一定的观点或信息,引导受众按照媒体预期的方向或角度去思考认知。媒体则在受众接受预期的观点或信息过程中,通过传播不断地对被引导者的意见、态度或倾向施加影响。广播纪录片应该是传达媒体意识形态倾向或观念的一种非常隐形的方式。像《我的长江》系列,其目的是寻找“长江源头生态环境保护”的故事。其中关于长江源的探访给听众留下很多难以释怀的故事,这些或有趣、或心酸、或感人的故事足以让人感受到当地民众热爱自然的朴素用心。这组系列广播纪录片并不仅仅停留在思考层面,在更多地传递出新闻故事后,人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力量”:只要无数人都行动起来,成为长江的保护者、行动派,长江源头就能水常清、树常绿。

4.社会价值

作品通过传播在社会人群中引发关注、产生反响、激起共鸣,这就是社会影响;有了社会影响,就有了社会价值。其价值重大与否体现在作品得到受众的多大认可。美国政治学家霍华德(Howard)曾说:“用鼓动性的语言创造出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这就是舆论影响力的作用。”④《印记》系列“方言季”播出仅一周左右,网友参与“方言播新闻”的语音互动就超过1000条,“方言四六级”语音互动超过600条,文字参与和评论的数量则超过千条。“方言季”《上海腔调》系列在微信推出后,“微观上海”、上海新闻广播、解放日报新闻客户端“上海观察”等纷纷转载,可见其社会反响之热烈。

二、广播纪录片的范式呈现

尽管广播特写已发展为国内外广播业界一种较成熟的作品体裁或节目形态,但笔者以为,过去很多以广播特写体裁和形态播出的作品或节目更宜划归或称之为广播纪录片。因为这些作品反映的不仅仅是单个场景、单幅画面或单个情节,而是相对完整的一个故事、一起事件或一类现象。

参照国际惯例,笔者认为广播纪录片按题材可分为:社会人文和自然科技两大类。像曾获亚广联信息节目奖的《一个人的渡口》及分获2008、2011、2014年亚广联奖纪实专题类奖和推荐奖的《沙漠人家》《冰海护鹤人》《草原人家》等都是社会人文类广播纪录片的代表;而像《走向正在消逝的冰川》和国际广播特写大师彼得·里昂哈特·布朗(Perer Leonhard Braun)的《鸡》《鬣狗》《8点15分,第三手术室,髋关节整体更换》等可以归为自然科技类。

按照体裁和篇幅,广播纪录片还可分为长记录片、短纪录片、系列纪录片以及微纪录片等。如时长26分40秒的《一场特殊的音乐会》和播出时间更长的《一个人的渡口》《走向正在消逝的冰川》等,都可归为长纪录片。《印记》系列和《我的长江》系列应是相对独立成篇但又互有关联的系列广播纪录片。像篇幅只有7分钟的《梯田人家》(获第15届麦鲁利奇奖)、时长6分02秒的《玉树地震:一次成功的救援行动》(获2011年亚广联广播类新闻报道奖),和时长6分44秒、讲述空军飞行员李剑英舍己救人故事的《生死抉择16秒》(获2007年亚广联奖新闻报道类推荐奖)等都可归为广播纪录短片。另外,中央电台2009年6月至9月推出的237集《难忘的中国之声——新中国的声音历史》,尽管每集时长仅3分钟左右,但其用典型细节或故事高度凝缩历史音响,记录再现了60年来新中国各领域的大事件和寻常百姓生活点滴,折射出60年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足迹,不仅是探索广播话语新样态的成功标杆,也是广播纪录短片的集中呈现。

说到广播微纪录片的代表,笔者以为是荷兰VPRO电台2008年在早间黄金时间段新闻和时事节目《早晨》中播出的《一分钟》,这应是迄今为止最符合广播微纪录片特点的节目形态。《一分钟》节目(获2008年欧洲奖广播类特别推荐奖)由10个1分钟长的片段构成,“试图用一分钟时间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勾画一个真实的人物;用一分钟时间展现一种人生,一种心态,或告诉你一个哲理、一个秘诀,让你震惊、让你意外、让你感动、让你回味、让你思索”。⑤尽管广播微纪录片《一分钟》以每周播两次的频次成为常态性周播节目,但广播微纪录片的探索还在探索起步中。

按照作品或节目类别,广播纪录片还可分为新闻、文艺、娱乐三大类。新闻无疑最能凸显广播纪录片特点并具有新型广播节目形态。无论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难以忘却的歌声》《一场特殊的音乐会》,还是近年涌现出的如《沙漠人家》《生死抉择16秒》《冰海护鹤人》,以及《印记》系列等,无一不是“引领导向、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体现。而文艺类的广播纪录片,笔者以为像《曾侯乙编钟乐曲》《黎明前的交响》等音乐专题节目,广播剧《减去十岁》(获柏林未来奖)、广播剧《深山信使》(获欧广联麦鲁利奇奖)和获亚广联奖的广播剧《心缘》、广播短剧《余香》等都可划归文艺类广播纪录片范畴。而儿童节目《倾听自然》、公益广告《人生搀扶》应归为娱乐类广播纪录片。但无论怎样分类,广播纪录片所承载的内容挖掘与形态创新都彰显了广播致力于“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探索。

三、广播纪录片对广播基本价值实现的辩证认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阎晓明在2016年亚洲广播大会上发言认为:“一个属于声音的时代正在来临”,“我们有这样一个判断,在视觉媒体选择多元而用眼过度的背景下,用耳朵寻找最初最本真的快乐与美好,正逐渐成为人们生活新的选择。”⑥可以说,声音是广播的基本价值,广播纪录片是“用耳朵寻找最初最本真的快乐与美好”的最直接、最恰当的节目形态载体之一。

如何在广播纪录片中体现广播的基本价值?笔者以为,需要正本清源,辩证认知部分观念。

1.观念厘清必须先于实际操作。“凡事予则立,不予则废。”广播基本价值的探索实践不应只停留在实际操作层面,应努力探索对以前没有表达或认为广播无法表达的事件或理念的实现。事实上,除特殊人群外,人们都能看得见东西,但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听”得见东西。⑦用听觉生态学的概念说,声音“物种”并不少于客观物种的存在。广播是“窄”播而非“广”播一样,广播不是与“一群”人交流,而是“与一个个人交流,与一个个在你面前而你并不一定了解的人交流。交流的方式是个别的、单独的”。⑧不管传播的方式、形态怎么变化,但广播的本质不会变。无论是写自己,还是把自己和别人联系在一起,都要进入人的内心。所以回归声音本源,以听觉为第一考虑目标,把声音本身作为广播纪录片的主题或创意的出发点,付之于听觉,最后依托于声音来呈现人的内心。

2.叙述方式变文本结构为用声音构建。以往在广播作品的创作中,创作者往往会因一件事、一个人或一个群体而引发思考,继而从中找到与受众的契合点或矛盾冲突点进行构思而形成作品文本,然后根据文本的需要去采制声音素材,或补充现有音频素材,或根据需要去选择适宜的音乐辅助,最终完成作品。这种文本式结构思维没有将听觉作为第一考虑对象。即,没有从广播的本源——声音出发,去谋篇布局和后期制作。只是将丰富的音响当成陪衬和点缀。广播纪录片则打破了这种传统框框,大胆尝试以声音为逻辑起点,用音响来构思、统领、表现主题。也就是说作品在构思和创作之初就要诉诸于听觉,依托声音表现简而言之,从听觉本源——声音的逻辑出发,去构建文本结构。毕竟,广播纪录片中声音表达的丰富性远远超过文字。

3.对广播节目结构的辩证认知。广播是基于听觉传输的线性传播,但借用基于视觉如影视艺术的蒙太奇思维结构方式,去构筑快节奏、跳跃式的广播节目结构未尝不可。蒙太奇最主要的功能不仅能使影片自如交替叙述的角度,而且可以通过镜头更迭运动的节奏影响和引导观众的情绪和心理。同时让经过剪辑的镜头实现对时空的再造,形成独特的影视时间和空间。广播作品选取的声音无疑就是镜头的再造,比如:钟表的滴答声是时间的流逝,枪炮声则是战争的爆发……怎么样能听到四百年前英国的声音?获得2009年麦鲁利奇国际广播节广播特写大奖(第一名)的《听!——伊丽莎白时代英格兰的声音》,就通过马蹄“哒哒”声和空调运转的声音、四百年前钟敲响的声音及自行车车轮运转的声音等,一对一对同时出现营造穿越时空的不同时代气息。⑨获得2014年亚广联公益广告类大奖的《人生搀扶》,通过中年女声以内心旁白的形式:“妈,您扶我走出了我人生的第一步,就让我扶您走完您的人生路吧。”如此蒙太奇的处理手法,不仅能激发听众的想象力,也排除了作品中非相关声音的干扰,使作品更加完整。所以说,广播节目浅显易懂的思维定式并不意味着不能改变。

4.对广播声音的辩证认知。发挥声音优势已成为共识,但声音被局限于被采访对象的录音束缚了很多从业者。现场声音、环境声音、自然声音甚至行为声音等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体现。实际上,声音的丰富性不应仅为节目烘托一种气氛、给人一种感染,更多的应是给作品一种气势、境界和律动。目前来看,用声音描摹事物、凸显场景、传达情感等审美功能,远未得到充分开掘甚至还未得到足够重视。

5.对广播声音资料积累的再认识。传统的方式,电视节目以视频形式保留,而广播保留的大多是文艺和娱乐节目,新闻节目被保留的多是文字稿。声音稿件几乎都不会做专门留存。这其中固然有保留不便的技术手段制约(如早期的开盘带、盒式卡带、数字录音带等)。就这一点,广播已不自觉地落后于电视。不可重现的音响,尤其是重大历史事件报道中当事人的声音资料对广播来说弥足珍贵。邓小平同志南巡时,如果不是那台简易录音机的录音,今天我们就无法真切感受到一代伟人对改革开放的坚毅信念和无限关切。所以,随着技术进步,留存有价值的声音资料理应成为广播人的自觉。

四、广播纪录片将成为新型广播中兼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媒体产品

中央电台作为全国广播的旗舰,“正致力于探索新型广播,塑造声音媒体、新型媒体形象。”对于广播来说,什么是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媒体产品?广播纪录片的探索和努力,无疑能够使之成为支撑新型广播的骨干中坚。

广播纪录片具有“符合国家战略发展趋势,代表主流价值观,体现广播未来竞争力,具有成长性、符合市场新需求、承载传播新价值”的诸多标准。但为什么广播纪录片并没有成为业界创新追捧的标杆?广播纪录片为何始终徘徊在广播改革的边缘?就在于对新型广播中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媒体产品的认知存在误区。

首先,内容认知误区。在广播媒介追求速度、比拼时效的大氛围中,对内容的深耕细作逐渐被替换为追求“碎片化”的快餐式信息。当新媒体冲击过后,业界精英发现在“人人都是麦克风”可以制造内容的今天,“厚植内容”却历久弥新。对广播来说,碎片不可怕,怕的是没有属于自己的内容追求。

其次,深度认知误区。传播迅捷、伴随接收、通俗表达一直是广播强化的媒介竞争优势,与之相伴的媒介自我认知却是“深度”。《印记》系列的播出,尤其是诸多细节的故事化表达,让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主题表达有了不同于纸媒报章的接受意境。即便在每集只有3分钟左右的《难忘的中国之声——新中国的声音历史》节目中,故事化的细节表达也俯拾皆是。

第三,投入产出误区。广播纪录片作为广播独有的媒体产品之一,需要付出比一般节目更多的精力、耐心和投入。但目前很多电台因人财物等困难,无法或不能投入广播纪录片的创作。即便是中央电台,类似《印记》系列的广播纪录片,也是统筹全台人力来完成的,从全台“根据个人能力和特长甚至潜质抽调出来,组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支专业水准相当高的队伍。”“他们当中不少人长期在一个岗位上从事重复的、碎片化的工作,这样一种项目式的精品节目生产方式,也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甚至有人在制作过程中泪流满面。”广播纪录片对人才队伍的成长价值不言而喻。“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未有学其小而能至其大者也。”北宋欧阳修的话是对投入产出误区的最好诠释。尤其面对大量碎片化式节目袭扰,精品化媒介产品仍需坚持提供。

第四,广播转瞬即逝误区。传统广播的确有一播而过、稍纵即逝的缺憾,但重复播出即可有效解决。技术进步和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多渠道推送、便捷性回放、重复性点播等技术不仅让广播产品可以随时收听,产品长久性保存的成本也大大降低。

总之,作为社会的守望者之一,面对自媒体时代碎片化的快餐文化,在新型广播的努力构建中,广播纪录片无疑是最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媒介产品之一。面对多元化的时代,在努力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积极颂扬美好人生的过程中,提供主流价值判断和公共思考正是广播纪录片对推动社会进步的价值所在。我们也期待着更多广播纪录片的出现,推动广播迎来一个重新发现声音、研究声音、创造声音的时代。

注释

①⑦⑧李宏《布朗,国际广播特写大家》,《中国广播》,2014年第10期,第97页、98页。

②黄炳琦《布朗与中国广播》,《中国广播》,2014年第10期,第98页。

③李宏《广播特写,用艺术的形态表达真实的内容》《中国广播》,2012年第3期,第51页。

④沈正赋《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重构》,《现代传播》,2016年第5期,第3页。

⑤李宏《一分钟特写——探索反映现实的新方式》《中国广播》,2013年第1期,第73页。

⑥阎晓明出席2016亚洲广播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广电总局网http://www.chinasarft.gov.cn/art/2016/4/26/art_1651_30666.htm,访问日期:2016年04月26日。

⑨李宏《用广播做杰出的声音考古》,《中国广播》,2014年第11期,第88页。

蒋蔓青《回到声音的原点做广播》,《中国广播》,2015年第4期,第91页。

蔡万麟《新型广播需要新型产品》,《中国广播》,2016年第5期,第12页。

高岩《挖掘专业优势,锻造声音产品》,《中国广播》,2016年第5期,第11页。

(作者单位:珠海人民广播电台)

(本文编辑:林玉明)

猜你喜欢

媒体广播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老传统当传承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当实时信息反馈成为一种网络艺术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如何通过媒体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