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肃摄影教程

2016-05-14

消费电子 2016年9期
关键词:摄体逆光剪影

前几期基本在介绍相机和镜头本身的特性,就好比介绍绘画用的笔的特性和笔法,这期开始介绍一下光线——好比绘画里的“阴阳向背、浓淡干湿”,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深浅都是经过精密的控制的。

无论是黑白胶片,还是彩色数码,摄影终归是光影的艺术,没有光就没有形状、颜色,甚至没有质感。可以说光线就是摄影师的“油彩”。摄影师用光就像画家挑选他的油彩一样,会仔细地选择所要用的光。

如果可以准确地了解光的不同特性,并知道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光。那么您将正式脱离照相,而开始摄影之旅。

光线来源大体分为自然光和人造光,自然光主光就是太阳,人造光包括室内灯光、专业光源。形式上分为现场光和摄影布光,现场光就是场景中自然存在的光,而不论它是自然光或人造光、或二者的混合。现场光可以是家用灯光、壁炉火光或霓虹灯光;现场光还包括舞台上打在芭雷舞演员身上的聚光灯光束;或者照亮情人脸庞的烛光;现场光还包括透过窗户射入室内的日光。而布光是为了达到某种艺术效果精确地控制光线的角度和强度。

由于光源的复杂,这里首先介绍太阳光——这种最常见的光源,它甚至影响了人对光的感情色彩——例如为什么人对从下往上打的光感觉恐怖,是因为在人类绝大部分的世界中,太阳光几乎全部是从上方(包括侧上方)照射下来的,一旦改变了潜意识里的常识,人就会感觉不舒服。

一、光的方向

根据想得到的照片效果控制光和影,通过光的方向来控制光影。

被摄体的影子和光线的朝向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光线从正面照射被摄体,那么影子就会出现在被摄体的后面,而不会被拍进照片。但是如果光线向侧面移动,影子就会向光线的反方向移动,被摄体就会出现强烈的阴影。阴影是拍出被摄体立体感的一大要素。实际拍摄中也常用到阴影效果。比如利用夕阳拍摄照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傍晚的夕阳位置很低,光线斜射,有意识地利用这种光拍摄出被摄体的阴影,就能产生戏剧性效果。综上所述,如果能充分理解光线朝向和照片表现的关系,摄影技术就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顺光

太阳在拍摄者的背后,以顺光状态照射到摄影主体上,这时拍摄的照片,称之为顺光。这是普通摄影者最习惯的用光方式。顺光使被摄体对象没有一点阴影。摄影主体的所有部分都直接沐浴在光线中,朝向相机部分全有光,所有细节都非常锐利,就连远景也非常鲜明。其负面结果是展现出一个几乎没有色调和层次的影像,因此顺光拍摄会出现一种平面的二维感觉,通常也被称为平光。

同样是顺光拍摄,太阳高度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截然不同。顺光不仅仅适用于拍摄风景,还适用于大部分拍摄场景的基础光线条件。拍摄者首先应该掌握顺光拍摄,这是摄影的基础。然后再进一步掌握逆光和斜光的拍摄,这样拍摄者才算更深地理解光影的运用。

三、逆光

当光从相机对面被摄物的后面照过来时,会获得极具艺术效果的逆光。在这种光照条件下,被摄体很容易被拍摄成“剪影效果”。对于透明的被摄体,逆光拍摄的效果很不错,拍出的照片对比度很高让人印象深刻。

当然,逆光的创作空间非常广泛。需要注意的是,在逆光拍摄时决定曝光参数将会比较困难。初学者经常会让相机来判断曝光值,而非自己选择,这样会造成要么主体恰当、背景曝光过度,要么背景曝光过度但主体偏暗。应该通过选择最终拍摄的效果来选择曝光。

① 兼顾曝光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逆光曝光选择,一般出现在海边、冰雪或者沙漠。如果采用兼顾曝光,尽管被摄物与背后的光反差强烈,你仍然可以捕捉到影像的细节。

具体操作方法是“加减曝光”,即如果选择背景曝光,则选择欠曝光1/3档或2/3档;如果选择主体曝光值,则应该增加1/3曝光。再选择背景曝光时,可同时使用闪光灯或反光板以补足主体的照度,获得合适的曝光补偿。

② 剪影效果

如果你想要背景曝光合适,摄影主体成剪影效果,那么可以选择以背景的曝光为准。就此曝光,被摄物就会变成一个黑色的剪影。

这种效果一般用在上午或下午的水畔,背景是波光粼粼的水面,主体是剪影效果。

③ 金色轮廓

是在剪影效果基础上的一种艺术效果。当光源(阳光或者灯光)处于高位,就会在被摄对象的顶部勾勒出一个明亮的轮廓。在主体模特的头发上制造出一种披着霞光的效果,也被叫做“轮廓光”——美剧中经常采用这种效果。采用逆光,背对光的剪影物体,可以创造出既简单又有表现力的高反差影像。

四、侧光

① 前45°侧光

这种光线比较符合人们日常的视觉习惯,在前侧光的照明下,有明显的影调对比,明暗面的比例也比较适中,可较好地表现被摄体的立体形态和表面质感。这种光线在人物摄影中使用比较普遍,在运用时,可以前侧光为主光,正面有辅助光补助,以取得轮廓线条清晰,影调层次丰富,明暗反差和谐的效果,从而较好地表现人物的外形特征和内心情绪。

能产生良好的光和影的相互作用,比例均衡。形态中丰富的影调体现出一种立体效果,表面结构被微妙地表现出来。为此,45°侧光被看作是“自然”光。

② 后45°侧光(侧逆光)

又称为侧逆光。在人像摄影中,采用侧逆光照明,被摄者面部和身体的受光面只占小部分,阴影面占大部分,所以影调显得比较沉重。

五、90°正侧光

90°正侧光,即来自景物左侧或右侧的光线,光线与景物-照相机的连接线成90°左右的角度,这种光线能产生明显的强烈对比,表面结构十分明显,每一个细小的隆起处都产生明显的影子。

在正侧光的照明下,投影落在侧面,景物的明暗阶调各占一半,能比较突出地表现被摄景物的立体感、表面质感和空间纵深感,在拍摄浮雕、石刻、水纹、沙漠以及各种表面结构粗糙的物体时,利用正侧光照明,可获得鲜明的质感。

采用侧光摄影,可造成较强烈的造型效果。人物摄影中,也往往用侧光来表现人物的特定情绪。有时也把侧光用作装饰光,突出表现画面的某一局部或细部。

六、运用侧光的技巧

①、注意受光面与阴影面在画面上的比例,根据光源投射方向与相机拍摄方向之间的角度变化,调节受光面和阴影面的比例关系。

②、要控制光的反差,光比不宜过大,特别是拍摄人像,光比以1:2或1:3为好。就是人物脸部明亮的部位比暗的部位小一级或二级光圈。

③、在侧光下拍摄,如果光反差大,背景色彩杂乱,可选用大光圈,短景深,将焦点对准被射主体,使焦点上的物体实,色彩鲜艳。使处于景深以外的景物虚化且处于暗部,通过虚实对比和明暗对比表达空间感和主题感。

猜你喜欢

摄体逆光剪影
逆光
逆光
生物学实验室反光物科研图片的拍摄
工作剪影
逆光飞翔的“天使女孩”
颁奖典礼剪影
上期主题完美逆光效果 获奖作品
剪影
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