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哑避危机

2016-05-14简爱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16年9期
关键词:书童太宗赵匡胤

简爱

开宝年间,杨信接过宋太祖赵匡胤所赐“殿前都虞侯”大任后,非但没有半点欣喜,反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亲历了皇上把战功赫赫的几位兄弟“杯酒”释了兵权、赐救命恩人张琼狱中自缢,他深知赵匡胤的集权独裁和疑心病重,这个位子就是把刀刃,稍不留神就会血溅周身甚至株连九族。

就任以来,杨信是“上班”时神经高度紧张,“下班”后脊梁冒汗,几近崩溃,倒不是他贪生怕死,而是杨信乃一大孝子,家中老母已经80岁高龄,万一自己一不留神得罪了皇帝招来杀身之祸,又如何忍心让白发人送黑发人呢!担惊受怕的时日没过多久,杨信就病倒了。这一病不打紧,却把他“病”成了哑巴。岂料哑了之后,皇帝不但没有罢免他,反而因祸得福,步步高升了。原来,他身边有个跟随了十多年的书童,对他的心思都能揣摩得一清二楚,每每入朝上奏或军中传令,只要他展开手掌比画几下,书童就能准确地表达出他的话语。

赵匡胤看到杨信虽然不能说话,但身体其他部分正常,不耽误使用,加之一时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就继续留用了他。变成了哑巴不能说话,他只好加倍努力,除了谨慎勤勉地工作,几乎不与任何人有其他私交,因而越来越深得赵匡胤信任。第二年,皇帝又进一步授他节度使一职。承蒙皇上恩典,杨信更加敬业,对赵匡胤忠心耿耿,几年后最终成了武将中军衔最高的人物。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1年后,临去世的前一天,病榻上奄奄一息的杨信居然开口说话了!新继位的太宗皇帝闻讯十分惊讶,赶忙到其家中探视。杨信断断续续对太宗表达了自己对两朝知遇之恩的感念,并道出“哑巴”的原委,说到感慨处不禁泪如雨下。原来,当年杨信因思虑成疾卧床不起,书童情急之下给他出了个主意:借此机会装哑,一来可减少赵匡胤对他的疑心病,二来可以防患于口,摆脱不必要的是非之争。

太宗听完大为震惊,更加对这位忠孝两全的臣子刮目相看,不仅没有治他欺君之罪,反而在他死后为其厚葬。

选自《山海经》

猜你喜欢

书童太宗赵匡胤
从理据出发展开高品质评价——以《谏太宗十思疏》为例走进文言文深处
肱骨良臣魏玄成
一副谜联
不当皇帝就听话
太宗纳谏
JOKES
“毛氏书童”王文祥:胸中有沟壑 笔墨自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