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露蝉自伤惩徒
2016-05-14刘龙飞
刘龙飞
话说一代太极宗师杨露蝉,55岁时被瑞亲王请进府里教授武功。入府三年后的正月初二清晨,杨露蝉去给瑞亲王拜年请安。瑞亲王年过六旬,雍容华贵,笑容可掬。他旁边坐着的是堂兄肃亲王,这位王爷身材魁梧气势逼人,与瑞亲王同为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爷,现为满洲蓝旗营的都统,是皇上面前的大红人。
杨露蝉忙给两位王爷磕头。肃亲王拉他起来,说道:“杨师傅,今天我给你送来四个好徒弟。这四人都是我旗里的子侄,家住门头沟。姓张,名福、禄、寿、喜,人品不错,久慕杨师傅大名,想拜在您门下。”
话音未落,门外走进四个眉清目秀的少年,跪在杨露蝉脚下,口称师傅。既然有肃亲王亲自介绍,看四个少年也蛮懂事,杨露蝉就欣然收下。更让杨露蝉高兴的是,张家四兄弟不但聪慧,而且十分勤奋,天没亮就起床练功,顶着月亮才回房。而且平日里,四人对杨露蝉都孝顺有加。
转眼到了年底,张家四兄弟都回家过年了。大年初二来拜罢年,他们说家里给四兄弟都谋了差事,这武自然是学不了了,杨露蝉还挺恋恋不舍。
出师一年后,正月里张家四少又来给师傅拜年。杨露蝉问他们现在做什么差事,张喜抢着说:“大前年我家的老妹子嫁给肃亲王做了十三福晋,王爷栽培我们,让我们跟您老学武,去年我们艺成后开始帮肃亲王照管他在门头沟的产业。”
杨露蝉一听不禁眉头一皱。他素知肃亲王为人刻薄,常鱼肉百姓,担心四个徒弟耳濡目染,也变成顽劣子弟。见师傅面露不悦,老大张福忙躬身说:“师傅,我等谨遵师傅教诲,不敢欺压乡里,请师傅放心。”
杨露蝉这才放心放四人出门。出得门外,张福就瞪了弟弟张喜一眼:“你差点说漏了嘴,师傅门规森严,要是被他知道咱们做的那些事就完了。”张喜也心惊,忙低头匆匆离去。
冬去春来,京城内外桃红柳绿、天蓝云淡,好不惬意。杨露蝉想起四月初一京西门头沟妙峰山要办庙会,而张家四兄弟就在门头沟,他还挺想这四个徒弟,于是跟瑞亲王告假,这天一大早就出城去赶庙会了。
杨露蝉骑着毛驴到了妙峰山下,不禁暗自诧异:只见摆摊赶庙会的人丁稀少,不是妇孺就是老人,而且个个愁容不展。他想先去徒弟家住下再说,就跟路边一位老妇打听去张家怎么走。
不料老妇一听脸色骤变,对着杨露蝉啐了一口转身就走。杨露蝉这下迷糊了,不知道自己怎么得罪了她。正犹疑间,突然听到有人大喊起来:“煤矿上有矿工跑了。”说着,张家四虎来抓人了!
杨露蝉抬头望去,只见张家四兄弟带着一帮打手跑了过来,前方有五个男人亡命奔逃。
张家四少也看到了杨露蝉,忙跑过来跪下,大叫:“师傅,没想到您来了,赶紧往家里请。”
杨露蝉没动步,问他们为什么要追赶这几个人。
张福恨恨地说:“这几个人是我们煤矿里的矿工。去年肃亲王在这里开了煤矿,让我们负责照看。我们和矿工都签了终身契约,后来他们竟然嫌弃待遇不好,自己跑出来。”
杨露蝉还想多问,却见那五个逃跑的男人被妇孺老人们护住,禄、寿、喜三兄弟马上奔过去,几招太极拳就把五人拿住拖了过来。
杨露蝉一看,只见五个人蓬头垢面、遍体鳞伤、一身煤黑,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大声叫嚷着在矿上吃不饱睡不好,备受虐待才逃跑的。
张福却骂道:“我们是官府批准的矿,大股东是京城里的肃亲王,我们四个都是肃亲王手下正六品把总老爷,官府都不敢动我们。你们都是签了合约的,下次要是再敢跑,逮住就活埋填矿坑!”说完又指着杨露蝉继续耀武扬威,“你们知道这位老人家是谁吗?他就是我们师傅,太极大师杨露蝉。今儿个他老人家就是来我家做客的。”
此话一出,妇孺老少顿时对着杨露蝉怒目而视,五个男人也颓然倒地。
杨露蝉被气得要吐血,可是权衡之下,知道张家四虎有官职又有肃亲王撑腰,自己不能贸然下手惩治,心想还是回去请瑞亲王给拿个主意。
于是杨露蝉对徒弟们说道:“我就不去你们家了。瑞亲王想尝尝门头沟的核桃油、蜂蜜、茯苓茶,恰巧我告假来赶庙会,就让我捎点儿回去。你们去置办吧,我还要趁太阳没落赶回去复命呢。”
张家四虎一听,马上命人回家取了很多土特产,放在杨露蝉骑的驴屁股上,还说有空一定去拜见师傅。
杨露蝉拍拍驴屁股回了北京,进了瑞王府,饭都没吃就去见瑞亲王,把在妙峰山庙会的事情都说了。
瑞亲王听后不禁摇头叹息:“张家本来就是门头沟大户,后来还跟肃亲王结了姻亲。没想到四人虐待矿工,真是可恶,我马上去跟肃亲王说去。”
瑞亲王当即叫了轿子去了,结果一个时辰后黑着脸回来,对杨露蝉摇头道:“杨师傅,肃亲王推说煤矿是承包给张家的,他这个东家只负责拿红利,至于经营管理他无权干涉。”
杨露蝉低头无语。瑞亲王喝了口茶又说:“不过,肃亲王敬重杨师傅的为人,发下话来,张家四子既然拜在杨师傅门下,如果你认为他们违背了门规,想要如何惩戒悉听尊便。”
杨露蝉听了忙向瑞亲王道谢,然后回到自己的住处,叫大徒弟王兰亭过来,把刚才的事情都跟王兰亭说了。
王兰亭皱起眉头说:“肃亲王这是明惩暗保啊,他说允许师傅按门规惩治,可他们都是旗人官身,抗拒师命我们也没办法啊。”
杨露蝉沉默不语,弯腰摸了摸自己的膝盖,暗道只有如此了。他咬咬牙,写了封信,让王兰亭送给门头沟的张家四虎。
五月初八是杨露蝉六十整寿,不但东家瑞亲王送了贺礼,张家四虎也接到王兰亭的书信赶来,送上了丰厚的寿礼。
杨露蝉一身红绸马褂,笑容可掬地在寿宴上和大家推杯换盏,好不惬意。吃喝过半,杨露蝉来了兴致,站起来大声说:“今日我虽年满花甲,却又自创了一套新拳法,趁今日人来得齐整,给大家演练演练。”
说完,杨露蝉脱下长袍走下场,脚踏阴阳鱼练了起来。只见杨露蝉一改过去的绵柔招式,而是马步下沉,脚步疾走,双掌呼呼生风,大家都看呆了。最后杨露蝉靠近一堵一人高的砖石屏风,双掌齐推,竟然把屏风从中推断。顿时掌声雷动,尤其是张家四少都看傻了。
杨露蝉回到座位上,叹息着对瑞亲王说:“我悟出的这套新拳法本想教给徒弟们,可惜身边的徒弟都不成器,基础太差没法学。张家四兄弟资质最高,我本想留下他们教授,可惜他们都给肃亲王办事,身不由己难如我愿啊。”
徒弟们听了都面有不服之色,盯着张家四兄弟直运气。
张家四兄弟听了心里一动,本来他们在妙峰山庙会送走师傅之后,就开始担心师傅会惩治他们。加上前几日接了肃亲王的书信,警告他们提防杨露蝉的惩戒,这次拜寿本不想来,可是杨露蝉来了亲笔书信,这个面子不得不给,才带着十分小心前来。没想到师傅竟是有意栽培他们,心里不禁都痒痒起来。可是四人又担心师傅会在传艺时惩治他们,最后还是张福出了个主意:“我们还是留下二次学艺吧,但是一定要跟师傅保持距离。我们四个人做什么都统一行动,绝不跟师傅师兄们交手,发现情况不妙赶紧跑。”
四人都同意了,于是一起站起来,走到杨露蝉面前给师傅打躬作揖说:“师傅,我们四个愿意留下来二次学艺,时刻侍奉您老人家。”
杨露蝉大笑起来,连声夸赞张家四虎是好徒弟。
寿宴过后,杨露蝉开始教授四个徒弟新拳法,而且只在后院关门传授,门口让王兰亭看着,不让别的徒弟偷学,大家都埋怨师傅偏心。
而后院的张家四虎起初也是胆战心惊,害怕师傅会突下杀手惩治他们,都离着杨露蝉老远。杨露蝉倒是轻松自在,只给四人讲演招式,并不跟他们交手。渐渐地四人放下心来,开始把心思放在师傅新教的拳法上,很快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杨露蝉这套拳法与以往绵软的太极拳术截然相反,讲究低马沉腰,招式刚猛迅疾,反倒正合四人的本性。杨露蝉也老夫聊发少年狂,过几天就带四人上街闲逛,见熟人就夸张家四虎,还隔三岔五泡澡堂子。但是唯一让四人不顺心的是,杨露蝉以练功为由,不准四人喝酒吃肉。四人天天跟着师傅吃白菜萝卜,肠胃受尽煎熬。
转眼半年过去了,入冬时节,杨露蝉让四人练了一番新拳法,满意地说:“你们四个已经把我的新拳法全部学会,明天就回家为肃亲王效力吧。”
张家四虎都欣喜异常,心想可以回家吃肉喝酒称王称霸了,但想到这半年来师傅与他们情同父子,竟也恋恋不舍洒了一番泪。
第二天,太阳都升得老高了,王兰亭带着师弟们都练完了早功课,可是杨露蝉还没起床。大家不知何故,都不敢离开,就在师傅门口等着。
又过了半个时辰,房门才打开,杨露蝉慢慢走了出来,刚下台阶,突然双腿一软,差点儿跌倒。徒弟们忙扶住师傅,搬来椅子。
杨露蝉颓然坐下,徒弟们都奇怪师傅怎么变成如此模样。王兰亭叹气说:“师傅变成这样子,都是为了惩治张家四个劣徒啊。”
大家都不解缘由。杨露蝉慢慢按摩着双膝,缓缓道来。半年前,杨露蝉发现四张作恶,就想把四人按门规惩治。可是四人都是肃亲王的内亲,又都有官职在身,所谓投鼠忌器,觉得不好直接惩处。于是他故意教给张家四虎一套最伤膝盖的错误拳法,让他们以后不便行走,也就难作恶了。为了不让四人发现,杨露蝉也不得不一起错练,还带着四人泡澡来掩盖膝盖的隐隐作痛,更不让四人喝酒吃肉以免提早发现膝盖的损伤。
半年已过,杨露蝉发觉自己膝盖磨损已成,料想四人膝盖也毁得差不多了,加上眼看到了冬天,气候更不适合膝伤保养,就放四人回去了。
可他没想到,自己的膝盖受伤竟是如此之重。但转念一想,张家四虎都是年轻气盛之人,必不会认真保养膝盖,加上又开酒肉之戒,膝伤只有比自己更重才是,估计用不了几天就变成瘸腿虎了。
想想自己终于惩治了四个劣徒,杨露蝉忍着膝盖疼痛纵声大笑起来。徒弟们都觉得师傅用心良苦,还自伤了身体,心头不由又敬又怜,忙在师傅的膝盖上绑了狗皮护膝,下身围上羊毛大裘。整个冬天里,杨露蝉膝盖都疼得难以下炕,直到天气转暖才能下地走路。
再说门头沟的张家四虎,冬天里也相继膝盖疼痛发作,都躺在床上不能出门为非作歹了。本来他们还怀疑被师傅算计了,可是派人一打听,杨露蝉也因膝伤卧病在床,也就不敢发作了。暗气暗憋熬到春天,本以为会好起来,却发觉膝盖彻底毁了,武功也废了,只得辞了煤矿的事务老实回家混日子。
肃亲王虽然看不懂张家四虎与杨露蝉膝伤缘由,但也颇有警醒,于是派了为人老诚的新管事去门头沟煤矿,倒也能善待矿工。
但是自此之后,杨露蝉武功几乎尽废,以致后来肃亲王安排八卦掌大师董海川和杨露蝉比武,董海川凭借轻功就赢了杨露蝉。杨大师虽然为了惩戒劣徒付出了惨重代价,但百姓都把他当成真正的侠义大师,传颂百世。
选自《民间文学》
(赵雷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