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美丽语文课堂的新探索
2016-05-14景慧
语文是基础性、工具性很强的学科,是社会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一门学科。新课程的最高理念就是语文要最贴近学生的生活,即“大语文”。它是太白的一壶酒,是苏轼的中秋月,是白居易的玉中盘,是李清照的一叶舟……所以语文课堂必须是美丽的。美丽的语文课堂常常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心里爱上语文。高明的语文老师就是一位才艺俱佳的导游,能引领学生去畅游“奇山异水”,品味语文中动人的情感、精妙的语言、幽远的意境、朗朗上口的音韵……
一、情景设置营造美丽氛围
叶圣陶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传统教学只会“教教材”,而我们要做到“用教材教”。教科书的内容只不过是一个引子,我们要在其基础上运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兴高采烈的去感知,让学生的思维在感知中活跃起来,灵动起来,去感受美,去探寻新知识、新观点,从而达到形成新能力的目的。例如,《〈论语〉十则》是一篇比较枯燥的文言文,没有完整的故事,很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我们可以另辟蹊径营造一种美丽的春秋氛围,借助音乐及多媒体创设一幅温馨的画面:两千年前的泅水河畔,身着青青子衿的孔子率众弟子来此春游,面对潺潺的流水,善施教化的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他们边游边聊,领着学生进入一个令人神往的教学意境,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从而很快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二、良好教态传递美丽情感
一个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良好的仪表风度、优雅的行为举止、有亲和力的情感态度,对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种美的精神享受。一节语文课,学生能聆听老师清朗圆润的朗读,能观察老师得体大方的打扮,能体味老师高雅脱俗的气质,能感知老师渊博丰富的知识……对学生来说何等幸运。可以说,良好的教态就是教师外表美与内涵美的最直观展现,笑容则是内在修养的最美展现。其形式多样,魅力无限。老师的微笑和目光应该是最美的,它既亲切又严厉,既有善意的批评,又有深情的鼓励;既是无声的祝福与希望,又是适时的赞美和肯定。这微笑,这目光,会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全身心投入到对文本的解析研读中,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相关的情感体验,从而深入理解文本,成为美丽课堂的主人。例如教《最后一课》老师通过模仿韩麦尔先生当时的神态来读、说、写,引导学生去品位和体会那种爱国情感。
三、电教媒体调动美丽体验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初中学生好奇心特别强,遇见每个新奇事物都急于一探究竟,个性又特别好动。在他们看来,玩也是一种学习,还是一种充满了快乐与探索的学习。要建设美丽课堂,就要充分运用新奇事物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设置悬念,牢牢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随着文本笑,随着文本哭;随着文本慷慨激昂,随着文本婉转流连;随着文本兴奋激动,随着文本伤心悲愤……语文教材囊括了天文地理、鸟蚁鱼兽、自然美景、人生百味,它的美无穷无尽,千姿百态,让学生身临其境的领略语文学习中的无限风光,是语文课的美丽魅力之所在。现代教学媒体图、形、声、像俱全,声电光影都有,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它们来助语文教学一臂之力,语文课堂就既可以展现北国风光,也可以展现南国秀色;既可以展现布封的马,也可以再现宗璞的紫藤萝花;可让学生时而随着苏轼在月下共舞,时而随着李白仰天长啸,时而随着屈原悲愤问天,时而随着岳飞壮怀激烈……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在现代教学媒体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学生能不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吗?更何况,现代媒体还可以借助图像烘托,音乐渲染等媒体手段,把学生引入文本情境之中,自然而然地与文本情感交融,入境生情。例如,《岳阳楼记》一文情景交融,教者可借助多媒体来展现洞庭湖的美景和天气阴晴两幅画面,从空间角度展现湖面广阔,水势浩淼,接着从时间角度展现气象万千的景色,使学生跟随画面体会悲则“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则“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两种心情,让学生边听读边领会迁客骚人一阴一晴和一悲一喜两种心情,进而理解古仁人及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
四、课堂活动激发美丽创造
语文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就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语文活动最吸引学生的地方就在于能让学生放开手脚,毫无拘束的去思考,去探寻,去创造。课堂活动能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在学生面前展开一个全新的天地,让学生情操得到陶冶,创造力得到锻炼。一堂美丽的语文课往往从激起富有创造性的导语开始,创造性的导语贵在引而不发,却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使学生迅速走进预设的教学氛围。好的导语可以是与文本相关的故事、歌曲、挂图、视频,笑话等等。例如教学《水调歌头》就可以用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导入。
语文的美丽课堂一定要从具体的教学活动入手。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采取的方法各异。但不管采取什么教学方法,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定要凸现:学生乐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展示答案。也就是说,师生关系要民主平等和谐。对于美丽课堂来说,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保护对象”和需要重点关注的,因为只有爱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学生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要面带微笑,始终用鼓励、信任、期待的目光注视着他,并积极及时地肯定他所提问题的价值,积极地赞扬他的思考探索精神。美丽课堂也是最有吸引力和悬念的课堂,学生乐于积极主动的去探索。课堂上,教师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气,充满希望与期待的眼神,会让学生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畅所欲言。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在课堂上采用设置悬念问题是引领学生深入研读文本的好方法,让学生带着悬念问题去读课文,学生就会在读中思考探究,还会在读后讨论交流,能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答案。例如,在教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后,就应适时引导学生提出“罗布泊过去是怎样的一个地方?” “现在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罗布泊消亡的原因是什么?”“文中还提到了哪些同样的悲剧?”等问题,引导学生一环扣一环,思维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对说明文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在课堂拓展环节,让学生对家乡环境状况展开调查,写调查报告。
总之,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范围,语文的范畴里有许多宝藏:语言美、人情美、自然美、心灵美……一堂成功的语文课,能寓理于情、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提升学生做人的品位和境界,产生情感共鸣,在审美愉悦中激发美丽创造。 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调动一切教学力量,尽力构建美丽课堂,让学生在美丽的氛围意境中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与深远。语文教学的改革永远在路上,需要教师们付出创造性的努力,新一轮课改历史已经掀开,创设情境是自主合作探究新课标下初中语文美丽课堂的新探索,要贵在坚持创新。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更美丽。
(景慧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城关初级中学 74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