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与中学生写人叙事能力培养
2016-05-14李倩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人叙事是学生最为基础的写作能力。鲁迅的作品关注社会现实,能够通过塑造典型性的人物来表现自己对中国社会的思考。他笔下的人物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学生能够通过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进而提升自己写人叙事的写作能力。所以,这里以鲁迅作品为例,探讨如何在写作教学中提高学生写人叙事的能力。许多语文教师都认可“鲁迅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和重点,但是同时他还是一把金钥匙,一旦把鲁迅拿下,学生过了鲁迅这一关,他不可能不喜欢语文,他不可能不喜欢作文。”[1]可见,通过对鲁迅作品的学习,能够对学生写人叙事的能力有一个整体的提高。因此,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提高中学生此种写作能力:
一、帮助学生建立“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
叙述视角是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不同的叙述视角决定了读者不同的感受方式。鲁迅先生在他的作品中多次用到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使他的感情更加真实。因此,在学生叙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第一人称的日记体写法,能够让学生将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对一些问题的看法,用最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同时也能让读者受到强烈的精神感染。所以在学生开始进行叙事写作的初期,语文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这是培养学生如何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最基础方法,而写作中最需要的也是学生最真挚的情感。在鲁迅的《狂人日记》中,鲁迅先生采用的就是第一人称日记体的写法,以“我”,一个狂人的叙述视角出发,去写他所看到的一些残酷的社会现象。通过日记体的格式,直接地刻画出狂人丰富的心理活动,更加深刻地表现出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以及当时社会对人性的一种压迫、剥削的残酷现实。因此,在养成学生写日记的习惯中,引导学生建立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鲁迅先生除了在叙述视角的选取上匠心独运之外,他还精于各种描写,这些描写都会为学生的叙事增加韵味。
二、引导学生精于描写
中学生在写人叙事的作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笔下的人物和事件平淡如水,没有吸引力。究其根本是因他们不精于描写,而写人最基本的描写手法是外貌描写。语文教师可以参考鲁迅笔下的人物外貌描写,引导学生进行对人物的描摹。
(一)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的外貌描写
语文教师可以参考鲁迅《故乡》一文中,对闰土的外貌描写,来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的外貌描写。比如对于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鲁迅采取的是一种简笔勾勒的方法,“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而写三十年后中年闰土的外貌时,鲁迅采用的是细节描绘的方法,“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身上仅一件极薄的棉衣,手又粗又笨而且裂开了。”细致地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饱经沧桑,受尽生活磨难的贫苦的农民闰土形象。而且鲁迅又将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外貌以对比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更加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统治者的不满:他们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剥削农民,使他们生活困苦潦倒,更对他们精神上加以摧残,闰土的那一声“老爷”让鲁迅先生更加强烈地意识到旧社会长期对农民精神上的毒害,让他们变得麻木,无力反抗。让一个“小英雄”变成了“木偶人。”这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残酷压迫和精神奴役的结果。[2]通过分析《故乡》中的外貌描写,能够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写作中,通过细致观察人物的特点,采用多层次的外貌描写,更加全面立体化地表现出自己笔下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指导学生进行蕴含丰富的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而借景抒情也是学生在写人叙事作文中常用的方法。但是学生往往因缺乏观察,找不到景物描写方法的根本,而无法达到情感上的挥发。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分析鲁迅作品中有关景物的描写,来帮助学生重新建构景物描写的方法。
比如《药》这篇课文,在描写坟地上的景物时,蕴含着丰富的深意。鲁迅将左右两面层层叠叠的坟比喻成“阔人家里祝寿时的馒头。”暗示出,是封建统治者的罪恶,造成这些人死亡。“祝寿时的馒头”显示出了封建统治者的富贵生活,而与此同时,这些埋葬在此的人却是如此地穷困潦倒,讽刺了当时这种贫富对立的社会现实。紧接着鲁迅又写了“枯草”“乌鸦”等意象,烘托出了两个老女人上坟时痛苦的心情,同时也希望通过对夏瑜坟前的凄凉、阴冷的景物描写,激起读者对于革命牺牲者的同情和哀悼,同时,也憎恨造成革命者牺牲的罪魁祸首,也就是统治者。此处还有一处景物需要我们注意,就是夏瑜的坟顶上有一圈红白的花,而小栓和别人的坟却只有几点青白小花,形成了一种对比,鲁迅先生想告诉我们革命事业终将会走向成功,是有希望的。
仅仅一处的景物描写,就能如此深刻地表现出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如果我们能够带领学生去品味鲁迅先生的每一处景物描写,锻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尝试运用这样深刻的景物描写,用心琢磨如何刻画每一处可能表达他思想感情的小景物,而不是单一地平铺直叙,能够将自己的情感通过每一处景物来表达出来,学生一定会爱上写作。同时,也会引领学生的写作方向深度。
(三)引导学生进行内心独白的反复刻画
内心独白是最能直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手法。鲁迅作品中鲜明的人物形象,都充斥着大量的内心独白描写。因此,如果语文教师在写人教学中充分地指导学生进行人物内心独白的刻画,一定会增强学生笔下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说《祝福》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分析祥林嫂的内心独白,来做关于人物内心独白的写作训练。其中一处的内心独白是这样描写的:“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被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
通过此处的内心独白描写,能够体会到祥林嫂内心的纠葛矛盾,她在饱受各种折磨与苦难之后,她那一丝的求生希望也在鲁四老爷家祭祖后破灭了,此时的祥林嫂已经被推到了死亡的边缘。于是她才对鬼神和灵魂之说产生了怀疑。对于她来说,死亡不是一种解脱,而成了苦难的延续。所以她希望有鬼神,这样她可以在这个万家团圆的祝福之夜去阴司和她的儿子团聚,可她又不希望有鬼,因为她害怕自己到了阴司后被阎王锯开分给两个男人。正是这样矛盾的心理描写,更加表现出祥林嫂的悲哀:无论是生还是死,都是痛苦的。深刻地揭露出封建思想和礼教对人性地摧残。语文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指导学生寻求自己作文中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冲突点,思考如何让自己的主人公在抉择中表现其独特的性格特征。然后抓住主人公的这一矛盾冲突点,进行细致地刻画,引起读者的阅读感受,不让自己笔下的人物永远都那么苍白,给她赋予一定的色彩感。这样一来,学生笔下的人物形象就会更加饱满。鲁迅先生不仅精于描写,更是一流的语言大师,在写作中对词语的拿捏,也是学生在写人叙事中应该重点学习和把握的。
三、培养学生用词简洁、精炼的能力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常出现词语匮乏或者单一的情况。这一点,语言大师鲁迅就为我们很好地展示了如何在写人叙事中以词语的精妙来增强自己的表达效果。比如说在《故乡》一文中,在描写“我”到了家门口第一眼看到的是“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这一句中“枯草”、“断茎”以及“抖”字都表现出了鲁迅在用词上的精妙之处。因为下一句提到了老屋要易主,“枯草”写出了屋子的主人已经无心照料这个房子,而“断茎”和“抖”字更加生动地写出此时屋子的主人正处于困顿潦倒之中,因此老屋势必要易主。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词语分析,来帮助学生学会斟酌如何在写人叙事中用词,能更加凸显自己的情感。比如说在写荒凉的环境时,可以采用“枯草”而不是简单地用“没有多少草”之类的贫乏词语;在描写一个人处于困顿之中,可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断茎拟人,并且将其置于风中“抖”着。如此一来,学生就会增强用词方面的能力,随之而来的是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当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鲁迅作品的教育意义,然而我们却用一种正统、古板的方式把鲁迅的作品灌输给学生,反而使学生不亲近鲁迅,这也是我们语文教育中存在的严重问题。鲁迅不屑于“思想家”和“精神界之战士”的头衔,却终其一生在做着思想启蒙的工作,他对中国社会和“国民性”的批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深度。[3]因此中学生是需要鲁迅的,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鲁迅的作品进行细读,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地提高中学生写人叙事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孔庆东.正说鲁迅[M].北京:中国海南出版社,2007.
[2]俞名乐.平凡人鲁迅[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8.
[3]鲁迅.鲁迅自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
[4]秦亢宗.鲁迅作品教学问答[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
[5]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C].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6]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
(李倩 辽宁师范大学 116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