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铁行业去产能债转股或成为救命稻草

2016-05-14罗婷

中国证券期货 2016年9期
关键词:不良率债转股杠杆

罗婷

近几年来随着宏观经济的不断走弱,煤炭、钢铁等行业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和债务压力,银行不良率走高,债券市场也开始出现违约事件,产能过剩行业的债务风险积聚。如果庞大的产能过剩行业债务无序违约,有可能会引发一连串的风险事件。近期,负债近2000亿元的渤钢集团和负债逾1000亿元的中钢集团债务重组终于有了新进展。其中,中钢集团债务重组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

近几年来随着宏观经济的不断走弱,煤炭、钢铁等行业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和债务压力,银行不良率走高,债券市场也开始出现违约事件,产能过剩行业的债务风险积聚。如果庞大的产能过剩行业债务无序违约,有可能会引发一连串的风险事件。近期,负债近2000亿元的渤钢集团和负债逾1000亿元的中钢集团债务重组终于有了新进展。其中,中钢集团债务重组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

债转股不能

与去产能相冲突

“债转股”一登场,立时引来各方热议,其中各方对“债转股”的实施方式和预期效果质疑声不断。虽然面临种种质疑,但是如果中钢集团此次债务重组方案能顺利获批,则标志着时隔17年之后,新一轮债转股正式破冰。

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近日称,相关职能部门正在专题研究降低企业杠杆率的综合措施,其中包括债转股,具体措施正在研究制定,总的原则是遵循市场化、法治化。这是继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提出“可以通过市场化债转股的方式来逐步降低企业杠杆率”后,决策层对于推出债转股的再度表态。

从整体层面考虑,债转股仅是延迟债务危机爆发的一个权宜之计,债务并没有消失,而仅是换了一种方式。在企业经营恶化,债务不堪重负的现实背景下,债转股方案确实有其优势和各方诉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李剑阁曾发文指出,债转股的关键在于改变企业的公司治理,以便扭转经营状况,恢复盈利能力。债转股是一剂能治病的苦药,但不能当作补药。不能不用, 但不能滥用。

持有类似观点的也不在少数,长江证券研究团队就认为,这一轮“债转股”与之前不同点在于,标的选择更加偏向成功率高的企业,即可以最后选择退出。退出的关键在于企业“债转股”之后,改善了经营压力,业绩利润得到回升。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胡喆也认为,“债转股”的对象更应针对陷入暂时性债务危机但存在重整可能性、能恢复正常经营并可脱困的企业,而非僵尸企业。

循此逻辑不难看出,债转股的理想标的应该是经营状况较为良好,但又为债务问题所扰的钢铁企业。

首先,企业有脱困需求。企业自身尚有发展潜力,但由于债务负担重,无法继续经营,依靠财政也难以兜底。债转股之后企业债务负担减轻,可能获得喘息之机,经营改善从而降低信用风险,可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其次,银行有控制不良率的诉求。虽然从目前公布的数据看,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并不高,但银行内部的不良压力却不容小视,债转股可以缓解不良率的快速上升。

第三,政府有守底线的压力。本轮债务风险以传统产能过剩行业为支柱的区域分布最为集中,主要煤炭、钢铁产业大省的企业经营和财政收入压力都非常大。从区域性风险的角度来看,如果连环式的企业倒闭无疑会让本已经脆弱的区域经济雪上加霜,进而影响一个地区的信用环境,加剧融资难度,还可能触及“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但是,新一轮债转股是否能够拯救产能过剩行业呢?目前而言还有几点值得讨论:第一,与1998年债转股相比,本轮债转股虽强调了“市场化”,然而如何在一个行政色彩比较浓重的方案中找到合理的“市场化”均衡点,尚待企业、银行、政府等各利益关联方的博弈;第二,对于主要参与方银行来说,转股只不过变更了债务的属性,但后期可能面临较大的退出风险;第三,对于企业来说,行政性色彩较浓的债转股可能导致示范效应,如果处理不当容易滋生道德风险,从而助长有意逃废债务的风气。

去产能与去杠杆的博弈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近日在“世纪中国论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经济长期增长”上表示,如果过快地去产能,就意味着过快地去杠杆,金融部门会受到很大的压力;但如果不去产能,这个杠杆又维持不下去,变成一个两难的选择。在曹远征看来,先由金融部门把杠杆支住,通过支住杠杆创造钢铁行业去产能的条件,通过产能出清来创造全面去杠杆的条件。

而中信建投研究员杨荣则认为,企业杠杆率比较高,而居民和政府杠杆率则比较低。让政府和居民加杠杆,帮助企业降杠杆,实现杠杆转移也是妥善化解企业债务风险的一种途径。可是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都会可能引起社会风险。

其实,去产能与去杠杆之间的博弈背后是钢铁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博弈。如果债转股在执行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向产能过剩企业纾困,显然不是一个好的迹象。因为这不仅与当前去产能的政策意图相悖,延缓结构调整的进程,也无法减轻银行金融风险,而是把风险从高杠杆企业转向了银行。

市场化债转股欲取得预期效果,需要坚持几个原则:首先,债转股不能盲目铺开,必须是具有良好经营能力且系统重要的企业,对于丧失经营能力的僵尸企业,债转股只能是浪费社会资源;其次,债转股不能一概而论,需要“一企一策、一事一议”,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债转股”这棵

稻草能否救命

总之,债转股对于深陷债务泥潭的企业而言似乎更像一根“救命稻草”,但是,稻草真的能救命吗?债转股是否行之有效尚待观察,不过指望通过债转股解决当前产能过剩行业的债务问题却不太现实。此举可能将一些重点企业拖出债务泥潭,利好产能过剩行业龙头,但本身不具备持续经营能力的僵尸企业不能指望债转股续命。

猜你喜欢

不良率债转股杠杆
过去谁加的杠杆?现在谁在去杠杆?
国家发改委:债转股工作成效积极 已投放落地9095亿元
我国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研究
银行辞职潮中苦不堪言的小微企业信贷部
找到撬动改革的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