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醒智慧
2016-05-14潘科
潘科
苏智健谈,声如洪钟,口若悬河。常人说来一件很普通的事情,经由老苏的嘴,绘声绘色非常吸引耳朵。细琢磨,他讲故事很有特点:干净利落的叙事主线,关键处一定有恰到好处的生动形容,辅以故事人物(包括讲述者自己)的内心旁白;讲者眉飞色舞,听者心驰神往,苏智的语言体现着智慧。文字或者语音描述的形象 ,依赖受众理解的词语诱发出每位接受者自己记忆中积淀的形象元素。在词汇和形象之间始终存在不确定性,以此形成可持续想象的空间。在这里,声音、语气或者替代这些的文字,往往还蕴含了音乐性,帮助所描述的人物、场景增加迷人的魅力。受众在话语音调的结构与节奏中,依据自己的经验构建形象。它们的形象并不固定,经由受众自己放纵想象、重构形象,享受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感受。此时讲述者的阅历、天性、情绪以及技巧都发挥巨大的作用,受众的阅历、天性、情绪也同时交互发挥作用,这就是阅读或听说书的乐趣。
苏智阅历很深,先是青少年时代赶上“文革”上山下乡。后来招工到林业局在深山老林伐木,不仅饱尝艰辛,还多次经历了自己和同事的死里逃生。再后来上了大学,留校任教,转而从事行政工作,时间最久的是担任省文联组联部部主任,天天和各路文艺工作者与艺术大家打交道。这是一个耳濡目染的阶段,渐渐地理解了不同艺术领域的情况。在工作岗位的最后几年,他到党校任纪检组长直到退休。老苏从来不热衷什么摄影比赛,他和陕西搞纪实摄影的朋友过从甚密,很短的时间就从风花雪月过渡到社会纪实,信奉不干涉、不摆布被摄者的原则,伺机摄取那些生动自然的一刹那。2010年他出版了个人的作品集《苏智方相》,画面上的人物关系是老苏所关注的重点,为了更有些新意,他将135画面的彩色作品剪裁成方型画面,转换成黑白影调,仅在主体人物身上保留了一丝淡彩,使情节性作品透出表现的意味,朋友圈看了都说老苏是个拍片子的“料”。不过老苏并没有满足这些,他在2012年又试图用多幅三联画并置的方式讲述偏远山乡的故事,使朴实的影像相互之间构成互文关系,具有电影蒙太奇的感觉。本期杂志发表的是他那些朴素平和的作品,时间跨度很大,展示着日常生活淡然的一面。这是苏智眼睛所看到的社会形象记忆,并且将其控制在画面预期当中。不过,2014年之后,他又对照片的不确定性产生了极大兴趣。为了滤掉摄影者主观掌控影像的钳制,常常以“盲拍”出入被摄人群。苏智的影像一直在追求变化。
摄影对应的是现成物,生成的仍然是现成物。但是生成之后,它割断了此现成物(取景框内)与彼现成物(取景框之外的一切)的联系,重构的这个联系必然涉及到读者的经验、兴趣、学养、性情诸多因素。截取出来的形象可以自由地链接读者的经验,具体的形象对峙读者经验的时候便产生了互文空间,进而获得乐趣或美感。这是一个特殊空间,是语言不屑描述,也无力描述的空间。摄影形象因为曾经是时空中的具体存在,所以照片常常被直接用来实证其具体的存在。但是它的魅力还不仅局限于此,具体的存在在人们的经验中是现实主义倾向的,是实用因素的。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它就超越了现实,顺理成章地成为超现实形象,绘画中的超现实主义正是建立在这样的认知之上。当具体的形象挑战常规情况下我们认知的时空关系,挑战形象之间的一般性或固有的联系,同时也彰显了只有摄影形象独具的观看魅力。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象征意味、主观掌控等摄影作品中,也会出现在记录性的照片中,并且因此使人对所谓的“真实”产生怀疑。人在阅读摄影作品的时候,形象变得具体到逼真的细节,相互的关系一目了然,联想和体验由形象反推到受众的经验层面,由受众补充关联的多重因素。经验告诉我们,此形象来源于曾经的具体存在。因此,摄影的灵光就是曾经的存在保留到你接受时间空间的所有总和,这是完全不同于摄影术发明之前的形象塑造过程。世界常常以具体形象的状态呈现给我们的肉眼,甚至细菌在电子显微镜下也缤纷多彩。在转述形象的时候,各种人类创造的方式都有其特殊性,特殊性就是“此与彼”不同的魅力所在。 搞不清特殊性就容易以“此”思维替代“彼”思维,终究不得要领。
苏智采风不跟风。一伙人去山村拍照,一转身老苏就不见了,他喜欢一个人不声不响地到处转悠。大家说他“吃独食”,老苏心里偏爱独食,想着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在还没有手机的年代,有一次同去的影友们找不到老苏,老苏也找不到同伴们,快门按了一白天也没有吃上东西,夜晚终于会合,大家围拢起来,瞻仰老苏狼吞虎咽。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胡武功、安永灿和苏智经常把酒长谈,一般是胡武功借着酒劲主讲,安永灿辅说,平时滔滔不绝的老苏,此刻竖起耳朵听,认真做笔记,就这样留下了很多文字记载的漫谈内容。字里行间,看得出三人对摄影的满腔挚爱。苏智是很要强的人。几个影友一起去采风,照片拍回来,左看右看反复琢磨。他嘴上不和别人争高低,心里头却不断比较自己的照片和别人的不同在哪里。老苏骨子里很自信,悟性又极好,拍到好镜头自己偷着乐,偶有失误也波澜不惊,享受琢磨的过程最有意思。他不是奔着什么宏大主题去的,因此拍不到某一场景也不会心急火燎,苏智寻求的是人与人、人与景物之间的关系。
世界浑然将我们包围, 摄影者只能通过取景器框取其中某个部分,从几公里到几厘米。框取的能力也许就是其观察与视觉感悟的能力,是摄影者兴趣所在,并显现了他观察世界的方法和态度。进入取景框的形象在物资层面上说,都是真实的。真实仅仅指其物质性的外表,而在相互之间的关系上,真实就时常变得可疑。现实一经取舍,所谓的真实就变得证据确凿,同时也扑朔迷离。这是绘画和文学不可比拟的: 眼睛看到的表象与表象的相互关系始终和现实世界若即若离,掌控这种关系成为摄影的乐趣和照相本质性的魅力。证据确凿和扑朔迷离之间有许多艺术家在遨游,更见心性与智慧。苏智在拍摄现场反应机敏,他很长一段时间对于人物体态语言情有独钟,也试图使画面中的人物体态彼此生成趣味中心。在思考问题和追求变化的过程中,这一特点被不断强化、提炼,慢慢地抽离了现实常态,呈现出莫名的诡异和不确定性。由此这般,老苏拍的照片开始有了很大的变化。简而言之,照片开始脱离了叙事层面,老苏看到了原本不会在自己的视觉记忆中留痕的各种体态与关系。应当说,在摄影者的四周,包含着各种可能性,摄影摄取的只是这些可能性的一部分(甚至是极少的一部分),摄影家和普通拍摄者的区别在于:摄影家要用他摄取的一部分,展示他重新构建或阐释的世界,重新构建或阐释的能力,就是摄影家和一般摄影者的分水岭。笔者个人认为,苏智那批尚未发表的具有超现实倾向的作品更有意味。期待着某一天,他把那些大作展示给同道们。
微胖的苏智早在不惑之年就谢了顶,被朋友们戏称聪明绝顶。他曾用智慧解决过数不清的行政工作难题,不过那是另外一个向度的挑战,于摄影隔行。老苏是有“眼根”的人,又非常执著地热爱摄影,更可贵的是他从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经验,试图寻找摄影的更多可能性。很多年前这仁兄曾放言:“从无到有谓之艺术,从有到无谓之哲学”。 从佛法的角度看: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称为慧。苏智勤奋拍摄善于思考,这正是苏醒视觉智慧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