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潜在的想象力
2016-05-14牛德金
牛德金
内容摘要:作文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潜在的想象力,是作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环节,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可以从深入实际,追寻作者思路,修改作者所表达的人物等几方面入手,让学生通过联想进行叙述,不仅让学生懂得写作之法,而且让学生懂得如何落笔,让学生大胆尝试写作之道,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作文 教学 培养 想象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若授之以渔”。作文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潜在的想象力,是作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环节,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深入实际
作文教学中命题作文是学生习作的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难点,因此所选命题应具有新颖性、典型性和广泛性等特征,让学生从实际出发展开想象,按自己的思维方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避免一味按教师的提纲思路而形成单一的定向思维模式。应让学生在深入理解命题的基础上深入实际,因地制宜,去写周围所熟悉的一切,写自己的体验、经历和感情等,不能一味追求写作技艺,强用华丽辞藻和热衷写作模式。如命题作文《我的家乡变了》要鼓励学生做个小记者,去采访家长,走访老者,了解过去家乡的自然环境,人们的衣、食、住、行、通讯等各个方面。而后,带着自己了解到的情况,从自己的家庭和周围开始,亲自进行观察,深入了解具体的变化情况,体会变化的原因,最后抓住变化中比较典型的,选择性的把重点部分有条不紊地叙述出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又使学生从实际出发,做到了言之有物,感情真挚,培养了良好的写作习惯。
二.追寻作者思路
许多文章中作者都提供了不同的问题,有待于读者去解决,给人留下反复想象和回味的余地。据此,教师可组织全体学生反复阅读或小组讨论,寻求作者所表达的语意,把这种语意未尽的篇幅,通过巧妙构思,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巡视并指导和解答小组提出的问题,同时对学生所研讨的结论给予肯定,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如: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中,作者提出了自己的期望,他希望宏儿和水生不要向他和闰土一样隔膜起来,但作者没有将此期望详尽叙述。因此教师组织学生分析原文,追寻作者思路,并分析作者、闰土、宏儿和水生他们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中,他们有哪些不同之处,再明确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哪些让读者质疑的问题。而后让学生展开想象,依据作者的期望和思路去写全文,学生完全可以把这一问题详尽地表达出来。再让学生反复分析原文和续文,使整篇文章条理化、明晰化和完整化。
三.修改作者所表达的人物
有好多文章是以人物思想变化为线索,如果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分析文中各个人物然后,变换文章表达形式,由于文章形式已变更,文章思路亦随之变换,文章中原人物的性格也随之变更。另外形式一变,可以使学生产生新鲜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及潜在想象力。文章形式变换时语境也随之变更。更换文中的语言重新编写一段文字,人物也随语境变化而变更。从而使学生主动的、积极的去习作,当然,也要防止那些低级庸俗的笑料夹杂入文。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一文中主要人物是老太婆和渔夫,文章是以老太婆思想变化为线索而展开的,所描写一个蛮狠无理的霸道恶妇人。文章情节曲折、故事连串。如果让学生在了解其意的基础上改变原文形式,描写出一个温顺、慈祥的老妇人,改其意而逆向叙述。要各种写作手法相结合,把文章表达的感情,恳切、委婉动人而至。使文章带有趣味性、生动性和新颖性。
总之,培养和发展学生想象力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方式,让学生通过联想进行叙述,不仅让学生懂得写作之法,而且让学生懂得如何落笔,让学生大胆尝试写作之道,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祝县松山镇月牙湾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