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高三的隔板,向前奔跑
2016-05-14王小棉
王小棉
一 呀,高三
高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来临的呢?对我来说,应该是在2012届的学姐学长们开始高考的那一天吧,2012年6月7日。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哪个同学在教室问了一句,为什么高考要安排在每年的6月7日、8日呢?然后就有人回答,因为六七八,录取吧。
之前每一年的6月7号至6月14号我都享受着八天的假期,玩得都快忘了家在哪里了。但这一年的中高考假就没有那么轻松了,回家之前,我收拾了一大堆以前没有做的卷子,那些老师都评讲了还是一片空白的模拟卷,答案和卷子夹在一起,都是崭新的,有些卷子找不到答案,有些答案找不到卷子,完整的没有几套。
我觉得我不想强调之前的自己是多么懒惰,反正都那样,每个坏学生心里都知道自己是什么模样,我又何必再像在炫耀什么一样无耻地说出来。至于我为什么突然就决定努力了,可能是因为一个下午。那个下午我如往常一样和两个最好的朋友周祁、江阳一起去吃晚饭,他俩都是火箭班的学生,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他们在餐桌上讨论着上一次的月考,谈论几道做错的题,几个弄混淆的知识点,时不时还会说出一两个年级前十名那些同学的名字。而那些题、那些知识点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以及那些前十名同学的姓名。但不知道为什么,沉默地吃着饭的我,莫名地就把那些名字一一记了下来。
吃过饭之后,江阳要去书店买书,周祁要去买明天的早饭,可是时间不多了,还有十几分钟晚自习就要开始了,于是我们开始奔跑,奔跑在华灯初上的大街上。周祁跑起来就像个猩猩,冲在最前面,江阳跑在中间,我那龟速自然跑在最后了。江阳跑了一会儿又停下来等我,他说:“小棉跑中间来,别落下!”
三个人都已经是快十七岁的大孩子了,在每个人都正常行走或者悠闲散步的街头像小朋友追逐打闹一样前前后后地狂奔着,可惜我不是局外人,不然真的想站在那时候的我们身后,看一看飞奔在人群中的我们,那一定是一个很温馨的画面。我怀念那个下午,至今都记得很清楚那时候一起奔跑的感觉,就像是释放了一般奋不顾身地追赶,追赶跑在前面的周祁,追赶时间。我的心里有个声音在叫嚣着:“我想,我想追上他们!”
我也记不清到底有多少张卷子,可能是十张,可能是十几张,我只记得那八天有七天我每天都七点半起床,每天几乎都在做卷子。不知道一天是做了半张还是一张或者是两张,反正当时每天有接近七个小时都趴在书桌上。那些别人能考一百二三十分的数学卷子,我做着第一道题就觉得不简单,那些难度标着一颗星的阅读,我每次都只能对一两个,所以我平均每张卷子都要花四个小时才能做完,并且没有做对过一道难度较高的题。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过那种感受,即使自己很想很想努力,也真的在努力,可是挡在你面前的隔板还是那么高,不管你跳得多辛苦,也看不到隔板那边的世界,而你唯一的出路就是让自己长高,一直高到你可以跨过那道隔板为止。虽然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和层次,也有过气馁,却没有过放弃的打算,因为我是真的下了很大的决心,想要成为一个住上面楼层的人。
第八天,我没有再做卷子,一觉睡到了十二点。
那天下午一点左右,我坐在梳妆台前面,拿着把剪刀,剪掉了留了两年的长发。
我本以为我可以一刀剪掉的,本以为动作还可以再潇洒一点的,可是头发太多,剪刀不够大、不够锋利,结果本来很潇洒的一件事,被我干得婆婆妈妈。好在,数剪刀之后,披肩长发终于变成了及耳短发,我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天,一不小心剪太短了!
为什么要剪头发?当然为了迎接高三啊,削发立志啊。
其实我自己也不太清楚,那时候为什么剪头发,光说是为了立志似乎有点牵强。但现在大概已经有资格说那时是因为所谓的自由吧,因为我决定不再放任自己把自由当作懒散的借口,所以暂时决定将它关押起来。
看着镜子里那个滑稽的短发女生,我突然想到一个很严肃的问题:糟糕,这个夏天,还怎么穿裙子?
二 嗨,高三
6月14日下午,高考中考都已经结束,回到学校的时候学校已经平静了下来,除了几条横幅和校门口的LED屏幕上仍然激动地在闪烁着“诚信考试”四个字。而那些高三学子早已不在学校,高三的老师们也已经放假。听说6月6日晚上,这里的三栋教学楼下全是学长学姐们扔掉的书本、卷子之类的东西,场面极其壮观。我抱着一箱子书到教室的时候,教室里只有几个人,很不幸,我一直想要坐的那个位置,已经被先到者占了。
那是初中的时候所有人都忌讳的位置,讲台两边的座位,专给班上最调皮的学生准备的。高中之后,那两个位置竟成了学习认真的学生的专属座位。据我的观察,那两个座位被换得很勤,因为班上的座位不是强制安排的,只要有人愿意和你换,你坐哪里都可以。时不时就会出现那么一个突然决定认真读书的同学,跑去和那个讲台旁边的同学换座位,成功的几率竟比想象中的大。同意换座位的人也是曾经这样热血过的人,只是即使在老师眼皮底下也没能坚持多久。在我的记忆里,只有陈利在那个位置坐得最久,不知道是一学期还是两学期,但是后来再也没有回去过。似乎是在她从年级一百多名变成了年级前五十之后,也许是不需要那个位置了吧。
想要坐在讲台旁边,应该是对自己不够信任,所以才想要强加一道禁锢在身上。一腔的热血是很容易被凉水冲刷掉的,如果一点手段都不用。看到座位被占之后,心里也有过一点点懊恼,或许是一腔热血过了头,冷静下来之后才发现,形式其实不是那么重要。我挑了一个靠窗的位置,靠近阳台,此时窗外的景色已经变了,但是这景色却也不陌生。那时候,这里还不是高三校区,而是初中部,是后来才改成高三校区的。我从这里初中毕业,马上就要高中毕业了,所以我又回来了。虽然只是纯属巧合,但我还是喜欢把它称作命运。
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把这学期的卷子用小夹子分类夹好,以前从来不会这样做,反正整理了之后也会被弄乱,但是那一次之后,我的卷子资料一直保持着分类的样子,清清楚楚很好查找。后来地理老师跟大家说“把这些东西整理好你就差不多成功了一半”的时候,我是真的很认同。一个自信的人,向来都有条不紊。
三 日记一则
6月15日 星期五 天气晴
莫名其妙地总是想到一些事情,也许是高二还没来得及回忆完,高三就到了的缘故吧。
想起了半期考试,就是前不久,大概一个多月以前,30班那几枚大神在语文考试的时候作弊,结果分数出来之后全部都是30分。也不怪他们,语文考试要作弊还是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的,尤其是遇到批卷老师闲得慌没事做,专门来调查疑似作弊的卷子的时候,那基本上就是没有可能逃得掉了。好像那次那些被抓住作弊的都是因为答出了某道文言文里一个极为生僻的词语翻译。生僻到什么程度呢?以普通高中生那种所谓的见多识广也是没有办法涉及到的。所以,谁要答对了这道题,谁就要被怀疑有问题。遇上这样明察秋毫的老师,也不怪30班的大神们技术不过关了。
后来那些作弊的同学被怎么处置的,我也忘了,只记得在某节晚自习上,他们被叫去了办公室。从此再也没回来……
当然,上一段最后一句是拿来搞笑的,那八个人,最后每一个人都出现在了毕业照上的。
还有,大概就是那件事之后几天吧,“五一”就来了,“五一”回来之后便再也没有课间操了。
在我们那个中学,进了高三部就意味着课间操也被取消了,因为高三部就只有三栋教学楼,和本部隔了一座天桥,要去做课间操得走老远。每天中午几千名饿急的高三学子冲过天桥去食堂吃饭的时候,那叫一个壮观。而“五一”之后虽然还没有搬进高三部,但是因为重庆的夏天太炎热,每年的课间操都是在“五一”就停止。在这之前每一学期,想到“五一”回来就不用做课间操,大家伙可是十分开心的。因为课间操有三十分钟的时间,这三十分钟不做操了,就可以去小卖部晃一圈,加点餐,或者去打会儿篮球。
可是这一年最后的课间操,看上去却不是一件多开心的事。那是放“五一”的前一天,下了一点小雨,要是以前这样的小雨,大家是肯定不会跑下楼去的,只会坐在教室里等课间操被取消的通知,大家都是懒人,至少对课间操是没有特别大的兴趣的。可是这一次,明明就飘着小雨,大家的嘴里仍然说着“下雨了,不做操了吧”,却还是在朝楼下走,跟着那条涌向操场的长长的人流。我挽着同学的手,混在人群里,习惯性地在人群里寻找暗恋的那个男生的身影。到了操场之后,体育老师说课间操取消了,大家没有像平常那样哄闹而是当出来散了个步似的说着笑着又回去了,因为他们早就知道这个结果。我仍然跟在人群里,动作机械地朝教学楼走去。因为这是高中时代最后一次课间操了,很多事情到了最后,都会感觉还不圆满,所以总是想要用好好告别来弥补。
大约是要走出操场的时候吧,很多人开始朝后看,我也跟着大家的目光转身,看向大家注视的方向。主席台前,不知道是哪个班,冒着雨在做操,然后另一个班也开始在做,很多人都停了下来看着这两个班,没有广播体操的伴奏,站在远处也听不到他们喊的拍子,动作也不整齐,乱糟糟的,这场面看上去可真滑稽,却莫名其妙地让人有点酸鼻子。
那,就这样吧。高三,你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