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大师钱瘦铁
2016-05-14
钱瘦铁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早年家境清寒,十二岁自家乡往苏州护龙街唐伯谦所设汉贞阁为学徒。唐氏时为苏州刻碑名手,精碑帖鉴别,亦擅裱碑帖,郑文焯、吴昌硕常以碑帖委之装池,瘦铁因识郑吴二公。满师后仍居苏州,设刻字摊以鬻艺。工余奋励为学,诗文受教于郑文焯,治印为缶庐弟子,后又识画家俞语霜,授以六法。瘦铁自谓艺事受此三人影响最大。郑文焯为署斋名“瘦铁宦”,因号瘦铁。年十九,移居上海,时沪上昼会诗社之属至多,瘦铁先后参加海上题襟馆等金石书画会组织,获交陆廉夫、王二号、黄宾虹、吴待秋诸老辈,颇得启掖之益。由是倾心画艺,渐次亦声名鹊起,曾主持红叶书画社及中国画会。1923年3月,首应日本艺术界邀请赴日举行画展。濒行,其师俞语霜托将所作佳品携东以待赏音,亦颇受欢迎,及归沪报命,而语霜已逝,瘦铁悲恸莫名,遂将所得为印遗集以永其传。1935年再度赴日,时其书画篆刻愈臻佳妙,亦常在1937年日本创刊的《书苑》杂志发表文章,深为东瀛同道所推重。与郭沫若、金祖同两先生往还至密。
是年秋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发动卢沟桥事变,疯狂侵略中国。对旅日爱国华侨,亦时加迫害。瘦铁与郭、金两先生对日本当局之种种行径,深致不满,商议先后归国,共赴国难。返国后不废笔墨,卜居于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在日伪统治下,生活极清苦,常以山芋充食,故名其室为“芋香宦”。抗战胜利后,迁居外白渡桥畔之黄浦路,画室面对黄浦江与吴淞江会合处,因言其室曰“翦淞楼”,亦名“临江观日楼”。一度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50年取道香港返沪,经港时曾作小住。是年,上海新中国画研究会成立,为该会会员。1956年上海筹建中国画院,受聘为画师,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理事,以迄逝世。
钱瘦铁山水画近石涛,所作笔墨苍润,气势雄浑,画风朴拙,有生活气息;花卉似沈周、徐渭,设色沉着古艳,着墨苍秀,常以篆书法写干枝,以草书法圈梅花,风骨劲峭。其篆书拙朴醇厚,沉逸潇洒;隶书萧疏奇宕,不受绳墨;草书用笔拙重而凝练洒脱,主张“取其意,不重其形;撷其精,不袭其貌。”其篆刻取周秦金石文字之神韵,熔铸入印,自创一格。人谓得“郑文焯之雅,吴昌硕之古,俞语霜之苍”。
书画篆刻作品已结集成《钱瘦铁画集》、《瘦铁印存》等出版。代表作品有《松鹰图》、《旭日东升图》等(藏上海中国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