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历自成风格 笔墨传承传统
2016-05-14熊雪琴
熊雪琴
李福广,1977年生于江西萍乡一个小山村,在读书期间,因热衷于画画儿刻印,高中未读完便缀学了。原本是想缀学后学习美术,更多的接触书画,可是家里条件不允许,父母也一直认为学画画是不务正业。他做过很多工作:建筑小工、煤矿工、伐木工、木匠、漆匠……后来又在电影院里做海报宣传,进工艺品厂临摹名画。
直到2005年成了一名职业画者。因为之前在电影院画宣传海报及工艺厂临摹名画使其接触的画种宽泛、题材丰富,这反而让他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都画的很好,山水、人物、花鸟均可信手拈来。2012年进入石晋老师艺术工作室,画艺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质的提升。2014年石晋先生到广州美院山水专修班开班授课,他也是全程助理,帮忙辅导国画课程直至学员结业。
2015年创建赣萍画院,现心无旁骛,潜心冶艺。
笃定书画界 恩师引入门
李老师自幼热爱书画,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及早地进行全面系统的专业训练,是一个小小的遗憾,但这并不能成为他停止学习进步的理由。即使当年从事的职业与美术毫不相干,但是笔墨纸砚却从未离开他的生活,因为在他心里最割舍不下、最想做的,还是画画。在那些年月的工作之余,别人都是吃喝玩乐谈恋爱,而他,却躲在宿舍里,在那张凹凸不平的小台上写写画画。而那张铁架子单人床上的枕头旁、床底下塞满了画集画册。各路大师的作画风格和经验技巧,这一切关乎书画的痴爱逐渐成为他的精神食粮。书店也是他最爱去的地方,有时一待一整天,经常是饿的难受了才出来找吃的,就这样一直工厂,宿舍,书店三点一线,始终坚持,从未放弃。
直到2005年成为一个职业画家之后,他想要找到一位老师给他的画作进行点评,给予他绘画技法思路方向上的点拔,他想到了石晋老师。“当时我在东莞,我就打电话石老师,老师说他在广西写生,问我要不要去,当时我二话不说,背起行囊,就去广西找他了。”李老师说道。写生回来后,也就成了石老师工作室中众弟子之一了。
对于任何一门学问,特别是艺术,一位好的老师的引导,可以让学生更少地走弯路,更快地学习更多专业知识。李老师的求艺之路,和他这些年画作质量的提升,无疑是最好的例子。
画家生命力 灵感当首位
谈起灵感对于一个艺术家、一个画家的重要性的时候,李老师说:“灵感之于画家,就是创作的生命力。”李老师还举例在一次饮酒之后想起酒名和李白的一句诗:“会向洞庭赊月色,将船把酒白云边。”那种意境如在眼前,随即就作出一幅画,而且得到众多人的赞誉和肯定。
灵感之于画家非常重要,但灵感却又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感觉。那么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灵感呢?李老师说:“其实我们说灵感可遇而不可求,但它更多的是源自于平时的积累,多见识,多了解,多读书,多经历就会有更多创作的想法,也就会不定时地被灵感光顾。”
风格当自成 传统为精髓
2015年,李老师创办赣萍画院,这是老师的一片乡情,“赣”是指江西,“萍”则是萍乡。书画已经成为李老师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吃饭睡觉一样重要,他说如果现在让他放下画笔一天不动笔就会若有所失。
每一个画家可能在慢慢的摸索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风格,谈论起李老师自己的风格,他说:“我的风格就是没有风格。”对于“风格”一词,李老师表示,画家风格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形成的,更不是不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而是一种“水到渠成”。在画的过程中,慢慢融入属于自己的一种感觉和元素,对笔墨语言的理解,这种感觉并不会与他人雷同,在这种特有元素中,会逐渐形成个人的绘画特点,也就是所谓的“风格”了。“书画的内涵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在作画中没有融入中国文化的精髓,那就简简单单的只是一幅图形,没有活力,没有生命。”
画风严要求 笔下皆文化
有道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无疑是一个艺术家最基本的修养,李老师却觉得这还远远不够,他对自己的书画有特别严格的要求,他说:“我对自己作画的要求是细而不腻,粗而不鄙,创作的作品要有传统,有笔墨,有传承,有创新,这都是我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
在一个画家笔下,每一根线条都应该是有生命的,一幅好的作品可能流露出作者的专业技能、文化素养和思想品格,社会阅历等等,作为一个普通人也许很难看懂一个画家真正想要表达的意向,对此李老师表示,很多画家就是利用这一现象,亵渎“艺术”和“绘画”,将商业操作和绘画艺术作为等价物进行交换,“手中笔飞墨舞却无丝毫内涵,不讲内在意只说快挣钱”,这种浮躁的社会现象造就了这样一些急功近利的人。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李老师说:“人品正直守信,不断提升自己内在素养,还要具有一定的书法功底和艺术鉴赏能力,对好的作品能反复读。另一方面创新源于对生活的感悟,所以写生也是一个画家应做的功课。”在李老师的日常生活中,就是坚持这样做的,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笔每一画,一丝不苟,在积累中获得灵感,在创作中继承传统,在笔墨纸砚间书写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