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教师的反思与实践

2016-05-14卞桂富

基础教育参考 2016年9期
关键词:家校教学内容互联网+

卞桂富

“互联网+”这个名词伴随着信息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的推广,已经悄悄走进每个人的生活。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对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发起了挑战。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兴课堂模式的出现,在推动课堂改革前行的基础上,对传统模式下教师诸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互联网+”时代对教师的挑战在哪里?我们该如何去当教师?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做了一些探索和研究。

一、“互联网+”时代对教师的挑战

1.教学内容更加丰富,需要教师扩容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海量的信息直接走近学生生活,诸多前沿的知识得以及时进入课堂,拉近了学生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带来了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更加自主,学生的学科学习更有价值。比如数学课学习“数的读写”这一章节时,教师课前要求学生上网搜集一些数据,这些数据要与我们的生活相连,而且数值要是较大的、难读的。结果学生搜集到的数据有关于电视收视率的,有关于互联网传输速度的,有关于星球之间距离的,有关于国家土地面积大小的,等等。这些学生自己搜集的来自于现实生活的原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在生活中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抛开课堂,冷静分析教学内容发生的变化,会发现内容较原来更加丰富了,涉及面也更加宽广了。由此带来的是,教师备课需要进行更深、更广层次的预估。要适应“互联网+”时代,教师就绝不能再单靠着课本去上课,而要抓紧时间对自己进行扩容,让自己的知识更丰富,让自己的应对更科学。

2.教学模式不再单一,需要教师适应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两方面对面互动交流,进而达成传授知识的目的。但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伴随着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系统、网络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视频等诸多新生事物的出现,直接颠覆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特别是移动APP、翻转课堂、慕课等新技术的出现,使得学生的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由此带来学生学习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强化,他们在“互联网+”背景下,寻找到了学习的需求与价值,寻找到了脱离满堂灌式的高效的学习方式。“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模式,可以说是自主的模式、网络探究的模式,而传统的课堂则会逐渐成为其中一个补充的模式、一个释疑解惑和进行探究探讨与合作共鸣的平台。为此,面对悄然发生的教学模式的改变,我们教师要去适应,要改变自己的认识,做学生学习的交流者和互动者。

3.教学评价更加宽广,需要教师运用

“互联网+”时代的评价,或者说“网评”,实现了互动与交互的统一,使师生双向评价成为现实。“网评”引起了评价方式的改革,被评价的主体虽然还是学生,但是评价主体不再局限于老师,可以是同学,可以是家长,也可以是社会其他人士或机构。基于大数据下的评价更加突出了评价的综合性、导向性和针对性。同时,评价的内容和标准也产生了变化。例如,传统教育教学体制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都是依据学生的成绩来确定的。而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通过学生搜集相关知识的情况,学生自主预习、练习的情况,学生选择作业方式、作业时间等情况,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互联网共享程度等,综合进行评价。因此,面对新技术,需要我们教师关注学生被评价的过程与状态,巧借多方评价的结果,合理运用来自多方的评价信息,去更新自己的教学与辅导。

二、“互联网+”时代如何当教师

1.革新理念,转变角色去应对

“互联网+”时代,教师要适应教育的革命,就必须对自己的理念进行革新,将角色进行转变。

(1)变教学实践者为研究者

“互联网+”时代,教师不再是就教材而教教材,而是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这些问题绝大多数是教师从未经历过的,也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这就需要教师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实践中,用动态生成、互动对话和反思探究的观念,随时研究、应对课堂生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2)变教学管理者为引导者

传统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主导着学生的探究和体验,教师实际上就是学生的管理者,漠视了课堂上即时生成的各种教学资源。“互联网+”时代的教学,给了学生自主选择、自由支配时间的权利,教师也由传统的的独白者,变成了学生的对话者与合作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书本知识和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将知识转化成与学生对话的素材,转化为可供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并亲身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融入到学生当中,通过创设平台、创设空间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参与对话,进而让学生有所思、有所得、有所提高。

(3)变课程实施者为开发者

现在教师上课全部是按课程纲要进行的,开的是现成的规定课程,用的是现成不变的教材;学生学的是相同的内容,推进的进度也是一样。“互联网+”时代让随时学习成为了可能,课程的单一性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多样性、个性化的需求。为此,教师要自觉履行好课程二次开发的义务,以教学大纲为蓝本,对学生、教师和社会资源进行解读、加工,重新设计、筹划适合网络时代的课程,有些时候还可以请学生一起围绕教学内容,共同设计课程、安排课时、统筹计划。

2.强化整合,提高教学有效性

“互联网+”时代拓展了空间,提供了新技术,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提供了依据。但是“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如果对各类资源整合不到位,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为此,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加强教育资源与技术的整合显得尤为重要。

(1)与教学内容整合,让教材“活”起来

“互联网+”时代让信息资源实现了时空的超越。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真正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这样,学生的学习内容就会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

(2)与教学形式整合,让课堂“热”起来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依靠“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进行说教式的教学,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和乏味感。“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将动画、声音、图片、视频有机结合,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心理需求,并进一步形成学习动机。形、声、光、色并茂的课堂自然能让师生的互动热起来,让学生始终处于兴趣亢奋的状态,教学效果自然就会更佳。

(3)与学习方式整合,让学生“动”起来

实践证明,学生参与互动的课堂才是最有效的课堂。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要利用学习内容的开放性、过程的交互性、内容呈现的多样性等特点,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都能动起来,主动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学习要求。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我们借助互联网技术,借鉴他人教学设计,让学生经历找角、摸角、折角、画角、玩角等过程,探究兴趣得到高度激发,最终实现整个课堂的活泼与高效。

3.发挥优势,提高家校互动率

传统的教学就是学校教、学校检查,家长参与的节奏跟不上,使得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甚少,家校联系合作优势发挥不明显。“互联网+”时代为家校互动提供了可行性平台,同时要求教师与家长联系,提高互动率。

(1)搭建家校联系的桥梁

教师可通过校讯通在网上布置作业,并运用电子邮件、QQ群、微信好友圈等形式,及时向家长传递学生的学习情况;家长也可适时地向教师反映其孩子的学习情况;学生在家学习有疑难时,可在网上向教师请教;教师则能在网上跟踪辅导学生学习,这样就能真正发挥好家校互动的功能和实时指导的作用。

(2)丰富家校沟通的内容

“互联网+”时代家校联系更加便捷,如何增强沟通内容的针对性、提高沟通效果才是关键。近年来,笔者在构建班级博客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博客的创建与维护体现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参与过程。笔者在搭建班级博客时,经过事先准备,设计了班级活动展示、教师心语、学生天地、家长论坛、精彩瞬间、互动交流等栏目,所有学生和家长全部实名制进入。我们本着同步互动、及时跟进的原则,进行博客的管理与维护,增加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家长与家长,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实现了取长补短与优势互补。

(3)提供家校有效指导

对学生的指导,更多的是对其学业与如何做人的指导。社会上有一道算式“9+3=0”,意思是学校9个月的教育,如果3个月的假期跟不上,学生的学习与教育效果就会大大减弱。而“互联网+”为3个月的假期教育插上了翅膀。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对在家的学生进行远程辅导,大大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保证教育的效果。

三、结语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教师无法回避高科技的推进,唯有加强自身教育教学的研究,强化实践的操作,进行及时的反思和总结,才能永远做跟上时代的教师。

(责任编辑 甘 璐)

猜你喜欢

家校教学内容互联网+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