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领导层的更替与中越关系发展的前景
2016-05-14潘金娥
潘金娥
越南第十三届国会的最后一次会议于3月21日召开,4月12日闭幕。本次会议先后选举产生了新一届越南国会主席阮氏金银、国家主席陈大光、政府总理阮春福。而在今年1月召开的越共十二大上,原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获得连任。由此,越南政权核心的“四驾马车”完成了更替。然而,就在4月12日越南第十三届国会闭幕当天,国会秘书长阮幸福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预计在7月份举行的第十四届国会第一次会议上,将重新选举国会主席、国家主席、政府总理。”这一消息着实令人惊讶!
越南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为何要选举两次
2016年4月7日,越南河内,阮春福正式宣誓就任越南总理。
越南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刚刚上任,为何仅仅几个月后又要重新选举?其背后是否有何隐情?刚刚上任的新一届领导人是否会在几个月后落选?针对这些疑问,越南国会副主席汪朱刘和国会副秘书长黎明聪先后对越南媒体做了解答。
《越南政府组织法》第三条规定,政府任期与国会任期一致。国会结束任期,政府将继续履行职责,直至新一届国会选出新的政府机构。据此,越南第十三届国会选举产生的领导班子任期为2011~2016年,而越南第十四届国会将于5月22日选举产生,之后应选举产生新一届的国会主席、国家主席、政府总理和新内阁。由于前国家主席张晋创、前政府总理阮晋勇等部分上一届领导人未能留任新一届越共中央,新一届主要领导人已经得到越共中央的提名,他们的交接需要半年左右并且经过国会的选举之后才能生效,而在这段时间里,新领导人不到位,国家的管理工作难以展开。为了缩短新旧两届政府的过渡期,尽快启动新一届政府的工作,落实越共中央十二届二中全会关于国会提前进行领导人更换的决定,越南提前举行了国家领导人换届选举。然而,根据越南《政府组织法》和《国会组织法》,第十三届国会无权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因此,新人选需要在即将于7月举行的越南第十四届国会第一次会议上被选举通过。尽管从理论上来说,这些刚刚当选的领导人有可能得不到国会的通过而落选,甚至有可能不被选为新一届国会代表,但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越南国会副秘书长黎明聪在回答媒体提问时也预留了回旋余地。他表示,从新当选的领导人的实际工作成绩和十三届国会的高票通过来看,他们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表明他们有能力在现任岗位上完成好工作,因此即使他们万一落选,也会被安排到别的岗位上工作,具体情况要具体处理。黎明聪表示,越南国会选举工作乃至政治系统工作正在完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衔接问题,十四届国会将进一步完善人事工作安排。
对于上述官方解释,人们勉强可以理解和接受,但应该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外界普遍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刚刚在越共十二大上经历了激烈权力争夺,目前暂时达成妥协,越共中央希望尽快把权力分配调整到位,以免节外生枝;二是越南为了便于接待5月份来访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否则将会有“究竟是以即将退休的在任领导身份还是以未上任的未来领导身份来迎接奥巴马”的困扰。如果是以前者来接待同样即将卸任的美国“跛脚总统”,访问在很大程度上就失去了应有意义。但是,由于提前更换岗位不符合相关法律程序,因此必须在下一届国会补上相应的法律程序。
越南新一届领导人被两次选举的“怪现象”表明,该国政治体制改革依然处于摸索过程中,还不完善,同时也体现了越南特有的“灵活多变”的特点。此外,从过去几年的实践来看,越南无论是对国家领导人的任免还是对于重大的问题乃至一些理论问题的决断,都是通过投票表决来做出最后决定。可见,“票决制”已成为当前越南政治民主化改革最为突出的特点。
新“四驾马车”产生,本届领导层换届颇具特点
所谓“四驾马车”,是指越南权力核心的四个职位,即越共中央总书记、越南国家主席、政府总理和国会主席。其中,越共总书记作为越共中央的最高领导人,同时兼任军委书记;国家主席作为国家元首履行职责,同时也是三军统帅;政府总理全面负责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国会主席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领导,负责审议通过法律制度、代表人民实行对国家职能部门的人事任免、重大事项的决定以及对政府工作的监督等。“四驾马车”各司其职,但统一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
越南宪法第四条规定:越南共产党是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力量;所有党的组织和党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这也就是说,越南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要通过法律程序加以认可。就本次越南新“四驾马车”的产生来说,首先是越共中央通过党内民主程序推举出国家领导人的人选,之后经过国会表决通过,才能符合法律程序并得到认可。这一过程,既符合党对国家的领导和指导的规定,也使人民的意志通过国会代表对国家各职能部门领导人的投票选举而得以体现,从而落实了“党领导+国家管理+人民做主”的越南民主政治框架,最终实现把越南建设成为“属于人民、来自人民和为了人民的社会主义法权国家”的目标。
2016年1月27日,在越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72岁的十一届越共总书记阮富仲以超过80%的得票率获得连任。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阮富仲表示非常感谢代表们对他的信任。尽管他本人因年事已高,希望退出领导班子,但不少老同志希望他能留下来完成领导班子的交替过渡。阮富仲认为,当前越南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他希望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能够团结一致,克服重重困难,挑起越南人民和历史交给他们的重任。
3月12日闭幕的越共十二届二中全会宣布,将在第十三届国会第十一次会议完成国家领导职位的换届选举工作,选举产生国家主席、政府总理、国会主席等国家主要领导人。于是,越南第十三届国会最后一次会议期间换届选举工作启动。经过表决,阮氏金银当选越南第十四届国会主席,原公安部部长陈大光接替张晋创当选新一任越南国家主席,原政府副总理阮春福当选新一届政府总理。之后,越南国会还通过了5位政府副总理和21位部长的新内阁成员的选举。至此,越南新一届国家领导层基本完成换届选举,越南权力核心的“四驾马车”完成更替。
从总体上看,本届越南领导层换届具有几个特点。首先,从领导层成员年龄梯队上看,具有“以老带新”的过渡性特点。阮富仲今年72岁,因“特殊情况”留任政治局委员,之后当选党的总书记。而在新一届政治局19名委员中,连任的7人,新当选的12人。一大批年轻干部进入了中央和地方各个领导岗位,老中青三个梯队的干部结构初步形成。其次,从地域分布来看,多年来保持的党的总书记为北方人、政府总理为南方人、国家主席和国会主席为中部人的界限有所淡化,但基本上依然按照北部、中部和南部三个地域平衡分配。其中,阮富仲和陈大光出生于北方也属于典型的“北方派”;而阮氏金银虽为南方人,但在中央和北方都工作过,因而“南方派”的特点并不明显;阮春福来自中部但也长期在政府部门工作,且被选为政府总理而不是国家主席。第三,从领导人背景和所属部门来看,越南“四驾马车”的权力构架有所调整。一方面,公安和军队力量得到加强。原公安部部长陈大光担任国家主席,他当选之后强调自己将履行好国家元首同时也是三军统帅的职责,似乎预示着国家主席的权力将在他的任期内得以提升。另外,在越共新一届中央委员会180名委员和20名候补委员中,来自上述两个部门的人数接近20%,并且已到年龄限制的原人民军总参谋长和国防部副部长杜伯巳仍以“特殊情况”入选新一届中央委员,并当选新一届国会副主席。相比之下,政府部门人员配备略显弱势,尤其是越南最为强势的总理阮晋勇完全退出,而由鲜有建树的阮春福接任,这被认为是对政府部门权力的削弱。第四,领导干部的结构呈现“备选方案”特征。中央政治局委员人数从上一届的16名上升为19名,从数字上看似乎权力更加分散,但仔细考察,会发现其中某些重要职位准备了“两种方案”。例如,总书记阮富仲本次当选,但因年事已高,很可能是一个过渡性的安排而在中期退出,目前位居政治局第二位置的书记处常务书记丁世兄将有可能成为中期接替阮富仲的人选。与此同时,目前担任国家主席的陈大光,亦有可能接任阮富仲,从而实现总书记和国家主席两个职位一体化的改革设想。
总之,越南新一届权力核心的构成凸显了一种“以老带新”的过渡性安排特点,同时还加强了公安、军队等强力部门的分量。这种安排,符合越南当前面临的形势:一方面继续坚持革新开放的路线,另一方面也做好被各种外部风险冲击的防备,因而采取了“外松内紧”的策略,即对外继续强调开放和融入国际,对内加紧防止被“和平演变”和“自我演变”。
中越关系将如何发展
自革新开放以来,越南不断深化融入国际,外交成绩突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越共十二大提出今后五年越南的外交路线是:在坚持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维护国家、民族的最高利益;走独立、自主、和平、合作和发展的一贯对外路线;多边化、多样化对外关系;主动而积极地融入国际,成为国际社会的朋友、可信任的伙伴和负责任的成员;在既合作又斗争的基础上开展对外关系的目的是服务于和平、稳定的环境,最大程度地争取外部资源来发展国家,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牢固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保卫党、国家、人民和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国家的地位和威信,为世界和平、民族独立、民主和进步做出贡献。以上是越共中央提出的越南外交的总体路线和方向,因而适用于越南新一届领导班子对中越关系的把握。
从新一届“四驾马车”成员的个人因素来看,阮富仲继续主掌越共中央,因而指导与中国关系发展的方针不会出现大的变化。新任国家主席陈大光长期执掌越南公安部和安全部门,其间,中越两国对口部门合作进展顺利,成果显著,预计今后还将继续加强。国会主席阮氏金银在担任国会副主席期间,主管越南国会的越中关系工作,也多次出访中国,因此较为了解中国。从政府构成人员及其分工来看,主管对外工作的依旧是原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范平明。从范平明在十二大上做的报告和相关发言来看,越南将继续强调“独立自主、多样化、多边化”的外交路线,无论是对中国还是美国,都不会“一边倒”,而是将继续采取“既合作又斗争”的策略,把国家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他在回答记者针对中国的提问时表示:中越两国合作是主流,成果颇为丰富,现有问题主要是南海问题;越南在主权方面要坚持斗争,争取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问题。因此,从总体上看,新一届越南领导层将依旧致力于发展对华友好关系。
然而,在中越关系上,越南难以对两国关系的走向发挥主导作用。在当前形势下,中越关系发展既受到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也受到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冲击。2010年以来,美国利用中越两国南海争议,开始把越南作为其“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不断拉拢越南,支持越南在南海方面的主张,这实际上挑拨了中越两国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越南海内外反共势力从中兴风作浪,发动越南媒体攻势,导致了越南社会浓厚的反华氛围。而这些氛围对越南决策层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尽管对华友好符合越南发展的大方向,但越南领导人在对华政策方面,很难公开主张推动中越关系发展,否则舆论将会对其不利。
总之,中越关系今后如何发展,将受制于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尽管两国领导人达成管控分歧并推动海上共同开发的共识,并把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越南的“两廊一圈”(指“昆明—老街—河内—海防—广宁”经济走廊、“南宁—谅山—河内—海防—广宁”经济走廊和环北部湾经济圈——编者注)计划和发展基础设施战略对接,积极推动两国经贸关系发展和跨境经济合作,但在当前南海问题激化的背景下,两国还会不时触及南海争议的“死结”,进而对两国其他方面的合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把握好两国关系友好发展的大局十分重要,需要从各方面和各部门进行权衡和配合。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