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游戏,大智慧
2016-05-14沈芳雁徐惠芬
沈芳雁 徐惠芬
摘要:科学游戏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将科学教育寓于科学游戏中,能极大地激发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反思,我发现科学游戏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教师的各种智慧——支持的智慧、引导的智慧、放手的智慧。
关键词:科学小游戏教师指导
科学游戏是以科学知识为内容的智力游戏,它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启蒙性、趣味性和娱乐性。比其他游戏更具有逻辑性。因此。科学游戏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将科学教育寓于科学游戏中,能极大地激发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幼儿对科学游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晨间游戏时间。孩子们首先选择的是科学区,区域活动时间。孩子们争先恐后进入科学区。从一开始的对科学游戏兴趣一般。到现在充满兴趣。从一开始面对各种材料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到现在面对新材料只要老师稍加说明。拿起操作示意就能进行探索。孩子们的进步噩而易见。人人爱玩、会科学游戏成了我们园的一大亮点。幼儿甚至还在相互带动影响下有一些创新玩法和发现。爱探索、能发现、会创新的发展目标正在逐渐达成。在不断的实践反思中。我发现。科学游戏能否有效开展。需要教师的各种智慧。
一、支持的智慧,幼儿的有效学习需要教师适宜的材料支持
案例一:利用橡皮筋和空气的共振让橡皮筋发出声音。我简单准备了塑料盘子和一些橡皮筋,让小朋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改变橡皮筋,感受橡皮筋发出的不同声音。殷俊拿到材料,很快就把橡皮筋都拉在了盘子上,然后开始拨动:“我要开始弹琴了。”边说边低下头去听声音:“有点咚咚咚的声音。”接着他把拉满橡皮筋的盘子倒过来,把盘子底下的橡皮筋拉起来拨动:“哈哈,这样也有声音。”然后看着我说:“我觉得它是橡皮筋,所以本来就可以一拉一拉的。”我说:“你发现橡皮筋的秘密了,那你能不能试试橡皮筋能不能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呢?”看到同伴把橡皮筋排得很密拉在盘子上,殷俊也学着把盘子上的橡皮筋聚拢,再拉动橡皮筋:“哈哈,这样也有声音的。”殷俊玩了一会之后,把橡皮筋拿下来,重新拉,拉成了斜斜的样子,然后把盘子拿起来对着大家说:“看,我做了个三角形,哈哈。”接着就开始用橡皮筋拉出不同的形状,并没有去感受橡皮筋会不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对于橡皮筋拉紧后拨动可以发出声音,孩子们有一定的经验,但是面对简单的材料孩子们并没有更多的玩法,只是做好则聚拢打开的尝试,或者只是简单地改变一下橡皮筋在盘子上的方向,没有做出更多的尝试,比如把橡皮筋拉长,或者把橡皮筋拉在盘子长的一头。虽然老师一直在提醒孩子们多做尝试,但是面对简单的材料,孩子们的思维还是比较局限。
案例二:吸取了这次的教训,在玩不倒翁的时候,我给孩子们提供了很多的材料,橡皮泥、弹珠、小球、磁铁、胶带、双面胶、螺帽等等,有了丰富的材料,孩子探索的积极性提高了,也有了更多的发现。妞妞在游戏中想用胶带把小球固定在不倒翁底部,但是经过几次尝试都不成功,经过思考,她决定用橡皮泥来当黏合剂固定小球,当尝试成功了之后,妞妞得出了做这个不倒翁还是橡皮泥比较好用的结论。对于妞妞,丰富的材料帮她解决了黏合剂的问题。揭景一用橡皮泥当底座,开始用了塞满整个底部的橡皮泥,不倒翁成功了。接着用更多的橡皮泥时发现不倒翁反而有点不稳了,于是他得出了好像放太多橡皮泥不倒翁效果不怎么好的结论。接着他又用一点点橡皮泥进行了尝试,发现不倒翁非常灵活。通过开放性的材料,揭景一发现了重心高低对不倒翁的影响。丰富的材料给了孩子们更多的可能性。
3-6岁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特点,让幼儿的游戏区别于成人,成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利用简单的材料将游戏进行各种衍生,而幼儿在游戏中,如果没有充足的经验,只能利用眼前看得到的材料进行拓展延伸。在“橡皮筋会说话”游戏中,教师忽略了幼儿的这一思维特点,仅是简单地准备了塑料盘子和橡皮筋,让橡皮筋发出声音很容易做到。然而在进一步的探索中孩子们就受到了材料的限制,面对简单材料,孩子们很难做到改变橡皮筋的长度,那么探索不同长度的橡皮筋发出的不同声音也就不能进行了。发现问题后,教师在后续游戏中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材料,不同宽度的盘子、铅笔等,孩子们的游戏效果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在不倒翁游戏中,教师对于材料的支持有了很大的改进,为幼儿准备了非常丰富的材料,幼儿在游戏中有事可做,甚至在不断的反复操作中有了“橡皮泥压紧后粘在底下的效果最好,而且用很少一点橡皮泥就可以了,橡皮泥太多不倒翁反而会不灵活”的发现。
二、引导的智慧,幼儿的深入探索有赖于教师的适时引导
案例三:在多米诺骨牌初次投放的时候,孩子们充满了兴趣,五颜六色的多米诺骨牌总是最先被孩子们认领的。随着其他游戏材料的逐渐投入,孩子对多米诺的兴趣渐渐降低,甚至出现了无人问津的情况。为了让孩子们能继续深入探索,教师在班里举行了“多米诺之王”的PK,比一比谁能搭出最长的多米诺,谁的多米诺转弯最多,并把PK结果布置在探索发现墙上,有挑战就有进步,如今孩子们的挑战记录仍在不断刷新。
新鲜的游戏材料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然而幼儿对新材料的好奇得到满足,或者通过操作对某一现象有所了解后,幼儿往往没有自己持续探索的能力,这时,教师的引导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的引导有时候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只需要简单设置一个游戏情境。
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了教师教育智慧的过程,教师需要具有指导的教育机制。除了适时设置游戏情境刺激幼儿深入游戏,还对幼儿进行行为暗示或者是教师利用群体同伴的作用来影响游戏中的幼儿,达到指导幼儿游戏的目的。教师通过语言、动作的隐性指示作用对儿童施加影响,通过群体游戏行为影响个体,使幼儿之间产生群体交叉影响。另外教师介入引导的时机也充满智慧。教师在指导游戏是需要对幼儿和游戏密切观察,在观察中发现幼儿的需要、兴趣和幼儿的困惑与矛盾,再根据幼儿的需要适时介入并提供适宜的引导。
三、放手的智慧,幼儿的自主学习需要教师适当的放手
案例四:传声筒制作简便又非常好玩,因此我们将传声筒引入了科学区。制作传声筒对于中班下学期的孩子来说并没有难度,引入传声筒的第一步就是让孩子们用一次性纸杯制作传声筒。制作前,我给孩子们准备好了长短、粗细不一的毛线,一次性纸杯和戳洞用的铅笔,以及每组一套详细的制作流程示意图。在让孩子们制作之前,对于自己的准备我非常满意,用最简单的材料做出传声筒,长短、粗细不一的毛线还能让孩子们在体验完自己制作的传声筒之后再去感受不同的线连接的传声筒带来的不一样的感受,经过一系列的制作、对比,孩子们也许就能开动脑筋打开思路,想到更多关于传声筒的不同尝试。如此简单的材料,对于孩子们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打一个足够大的结,因此在活动前,我特地给孩子们一些毛线,让他们尝试在毛线两头打出尽可能大的结;看流程示意图进行探索操作也是孩子们的第一次尝试,虽然示意图已经非常翔实,但是第一次尝试,我总怕孩子们看不明白,因此在孩子们操作之前,我又把示意图中的注意事项跟孩子们交代了一番。经过这一系列的充足准备,孩子们开始制作传声筒了,过程确实非常顺利,孩子们很快就完成了制作,并用传声筒开始了对话,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了,铅笔戳的洞孩子们很难把控,一不小心就戳得很大,孩子们打的结又不够大,当孩子们尝试拉直跟放松线带来的不同效果时,不断的有线从洞里出来,孩子们还没来得及仔细探索就开始忙着修补传声筒了,以至于到最后孩子们最大的感慨就是传声筒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案例五:彩色陀螺是让孩子们利用纸盘、铅笔、油画棒等简单材料按照图示完成制作,并发现陀螺转起来后色彩的变化。王浩楠看看图示,拿起蜡笔开始在圆纸盘上涂颜色,按紫、橙、黄、红、蓝、绿分横条把盘子涂满后开心地拿起来说:“我做好了。”老师提示看示意图,王看看示意图,拿起蜡笔往洞里戳,戳不进,找铅笔帮忙后,把蜡笔戳进了洞里,拿起做好的陀螺说:“像个伞。”同伴说:“这是陀螺。”然后拿起蜡笔柄将陀螺转起来,发现彩色连起来了,很开心。吴梦瑶看了图示后,照图示的样子把圆盘颜色涂好,接着仔细看图示,拿起蜡笔准备戳进底盘,但洞太小,戳不进,就拿起铅笔用力把洞戳大一点,然后拿起蜡笔,对着图示的样子戳进盘子,好了之后又仔细看图,很开心地把做好的陀螺转了起来。
当提供了足够的支持后,教师还需要学会适当的放手,给幼儿自己探索学习的空间和机会。在传声筒游戏中,由于是第一次尝试让幼儿看示意图操作,教师有太多的不放心,在解说示意图的时候基本就把制作过程讲述了一遍,孩子们在操作过程中虽然没有遇到什么问题,但也失去了探索的兴趣和学习的机会,操作示意图在游戏过程中成了摆设,千篇一律的制作过程中,孩子们也很难有新的发现,制作成功后的成就感也大打折扣。吸取了这次的教训后,教师在组织彩色陀螺游戏时,仅是投放了足够清晰的操作示意图,没有太多的说明,并且让孩子们自由操作。面对新的材料孩子们不知道该做什么自然会去研究示意图,而对于示意图的解读,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看法,孩子们做出来的彩色陀螺都各有特色,当制作成功后把彩色陀螺转起来,孩子们还会相互去比较各自的差别。教师过多的引导会降低幼儿的探索兴趣,适当的放手则可以给幼儿更多的空间和可能,孩子们在自由探索中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在自由氛围中,同伴间的相互碰撞也能带给幼儿惊喜。
生态系统学的观点认为,儿童的发展受到周围各个不同层次系统的影响。教师作为社会专职的教育者,在这样充满动态性与复杂性的发展系统中,起着独特的主导、调控、中介与缓冲等作用,直接影响了儿童的发展。幼儿园教师是幼儿园生态教育环境中的极具主动性的因素。幼儿园游戏活动,作为幼儿园基本的活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核心因素,幼儿园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体现在教师的教育行为上,教师的教育者的角色使得教师必然要干预指导一切幼儿园的活动形式,包括游戏。教育者干预控制游戏,对游戏施加教育影响,以求取得儿童更好发展。发挥游戏潜在教育价值,使游戏成为促进幼儿成长的方式,需要教师走入幼儿的游戏,适时适度地干预指导,使游戏的教育意义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最后,由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局限性,教师作为一个教育者的主导作用要比其他学校教育阶段的更加显著,这也决定了教师对游戏指导的必要性。这无疑是对教师极大的考验,除了需要支持、引导和放手的智慧,教师更需要时时关注、事事思考、多多实践、好好反思,以求让幼儿在愉悦的游戏氛围中得到更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