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铭贤学校的外籍牧师

2016-05-14介子平

山西文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教士孔祥熙太谷

1907年夏,孔祥熙在完成欧柏林大学与耶鲁大学学业之际,欧柏林大学中国同学会举办了一次小型欢送会。欧柏林大学是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开办的一所私立大学,地处美国俄亥俄州。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柏林大学的一些毕业生组织小分队,以传教士身份来到山西。在1900年我国爆发大规模的义和团运动中,太谷的6名欧柏林传教士被杀。一位美国传教士在这次会议上,试探孔祥熙可不可以借您返乡之便,带一笔捐款,为那些被杀的传教士建立一所纪念堂。孔祥熙表示此意见很好,但建纪念堂和立碑垒石是死的纪念物。死的纪念物固然重要,但不如设立一所学校,造就人才,以传播“欧柏林精神”,并保证回国以后谢绝一切邀请,牺牲一切优越就业条件,“致力于此校之创设”。欧柏林大学称赞孔祥熙的建议,随即成立“欧柏林山西纪念协会”(或称欧柏林山西纪念社),负责筹资建校。

庚子年,在新任山西巡抚毓贤的怂恿下,仇洋灭洋风气骤起,义和团开始在山西各地烧医院,毁教堂,捕教士,制造了异常惨烈的“山西教案”。 6月13日,毓贤将44名外国传教士、17名中国教徒以及从寿阳押来的英国教师毕翰道一家7人,全部带到巡抚衙门西辕门前,在百姓的围观下逐一杀害,行将就戮的妇孺哀号之声惨不忍闻。教民们被杀后,枭首示众,剖心弃尸,备极残酷。这些遇难者中,包括在山西传教十年之久的山西北境教区正副主教艾士杰和富格辣,而艾士杰是被毓贤亲手刺杀的。据许指严《十叶野闻》载:“大教堂中英教士某者,为毓所诱擒,复逃出,号于众曰:‘昔年晋省大饥,赤地千里,吾输财五六万,活数千人,于晋亦不为无功。今独不能贷一死,让我他往耶?时左右皆拳匪党羽,方鼓兴若狂,无一人为教士缓颊者,且无力者恐祸及己,亦不敢有言,卒为拳匪所戕。又一英妇挟抱婴儿出,跑于道左,言:‘吾施医药,岁治数百人,今请贷吾母子一死。语未绝,卫兵以梃击之,仆于地,兵推置火中,儿已宛转烈焰中矣。妇奋身复出,兵仍推之入,与其儿同烬焉。大教堂既焚,乃命搜获各分教堂教士、教民,令集一处。先下令守城门,禁教士出入,行道者皆检其身有无佩十字章,佩者皆捕之。复移教士老幼于铁路公所,以兵围守,绐言将送之入都,众以为有生望也。无何,复命驱入抚署。毓自坐堂皇,厉声数教士惑众之罪,命即日行刑。凡杀英教士男女老幼三十余人,服役者二十余人,枭首悬城门示众。卫兵之与教民有私仇者,任意剖心弃尸,积如丘山,毓勿问也。毓自上奏,言彼设一巧计,将洋人尽数擒捉,以练锁之,均在抚署处决,无漏网者。惟有一洋女人,割乳后逃走,藏于城墙之下。及查得,已死。又抚署杀教士之翌日,尽驱法天主教堂童贞女子二百余人,至桑棉局,迫令背教。皆不从,令斩为首者二人,以盎盛血,使诸女遍饮,有十六人争饮尽之,毓乃令缚十六人悬高处,迫其余皆背教。仍不从,求死益坚。兵士择貌美者,掠数十人去,欲肆行非礼。闻无一人屈者,或扼杀之而淫其尸焉。其后诸女子皆被杀,尸横如獭祭,见者莫不惨伤。各属教民富者,罔不被拳匪掠夺,其被逼背教,抵抗不从而死者,先后凡数千人。”

这场运动席卷全省79个州县,共计杀死外国人极其家属191人,杀死中国教民和家中使用洋物品的国人6060人,烧毁教堂、西医院、洋号、孤儿院等225所,房屋两万多间,后果之严重,全国罕见。被祸最惨者为大同、朔州、五台、太原、徐沟、榆次、汾州、平定等处。在太谷和汾州两地18位殉道者中,有15位与欧柏林大学有关系的。八国联军攻破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仓皇西逃。9月9日,慈禧一行抵达太原,毓贤率领文武官员带着仪仗銮舆出城二十里迎接。慈禧对毓贤说:现在山西没有洋人,这是你的功劳。后毓贤被贬离开山西,太原商贾为之在迎泽门外树立了德政碑。不久,岑春煊接任山西巡抚,当他从迎泽门入城看到石碑后,勃然大怒:罪魁祸首,有何资格树碑!当即下令将碑推倒,并追查树碑人。

美国公理会欧柏林大学宣教士于1882年底到达太原府,在太谷建立了第一个宣教站。然而当时人们不肯出租房舍给宣教士,幸而一位文阿德教士曾受过多年医药训练,治愈了县长儿子的眼疾;遂获得县长之助,宣教士得以在翌年8月于太谷定居下来。自此文教士名闻遐迩,县民源源不绝地涌到其开办的诊疗所和戒烟局。1889年2月,宣教士来浩德夫妇创办一间寄宿的初级小学,学生大多来自信徒家庭。其中的孔祥熙并非信徒,因其颈项患有腺病,在教会诊所治好后,便求其父让他入学,并于12岁时接受洗礼。5年后,又经华美公学教师魏禄义推荐,升入美国基督教会在直隶通州开办的潞河书院学习。义和团运动时,孔祥熙从停课的潞河书院回乡,与妹妹祥贞一同躲进福音教堂避难。由于形势日恶,孔家兄妹依靠族亲掩护先后逃离险境,而被困在教堂内的美国传教士和中国教民14人,则在半月后被杀害。义和团被镇压后,孔祥熙找太谷知县料理了被害教徒的后事,并与同学张振福赴京向华北公理会汇报了太谷教案的情形,然后作为华北教会派赴山西教案善后谈判代表叶守贞和文阿德的助手,赴晋谈判。在办理太谷教案事毕之后,华北公理会对其“忠心事主”的品质和处事干练的才能十分赏识,决定推荐他到欧伯林大学学习。

1907年秋,孔祥熙携款项回到故乡太谷县,拒绝了清廷邮传部和湖南省的邀请,一心办学。并与公理会商妥,占用公理会所办的明道学堂校址,创办了铭贤学校。“铭贤”二字,也为孔所命名,“盖取纪念庚子为道殉难中西先烈之意”。学校初建时,是一所包括初小和高小在内的完全小学,后增设中学班次,并迁入城东孟家花园。1925年,孔祥熙赴美募集75万美金,成立铭贤学校办学基金。1929年,接收贝露女校,改为铭贤学校女子部。

欧柏林大学则每三年选送一位毕业生或未毕业的未婚男性代表来学校担任教师职务,每人任期三年。后来,逐渐改为每年选派一男一女,每人任期两年,这样便同时有4人在学校任教。学校从1907到1927年的二十年间,先后从美国引进了18名教师。另外,还有12位美国人携家眷长期住校办理校务。美籍人员中还有终老于此者,每当这时,校刊《谷声》便会辟出专门的篇幅予以悼念。其1933年2月出版的第34、35期合刊上,刊登了韩明卫的史略与遗嘱。

史略云:“韩公明卫,字敏修,于1874年4月1日生于美国利挪省,热心基督徒也,天资聪颖,德学兼备,师长友好均器重之,由大学卒业后,曾任义勇布道团团长,当时即萌来华服务之志,旋入医科大学专攻医理,造诣最深,于1903年结婚后即偕夫人来谷,在东关孟家花园创设医院,施诊救人,嗣因地址狭隘,不便发展,遂移至南关明道院旧址,后又在清源设立支医院,博施济众救世之心,可为殷矣。晋省数罹旱灾,迭遭鼠疫,韩公募款助赈,躬任防疫会,蒙上宪颁奖励热心公益,于兹可见。不幸积劳成疾,于1932年11月8日与世永诀,中西人士莫不悲悼。公有一男三女,男早亡,女均次第成人。公一生尽瘁公务,不治生产,故身后萧然。”

遗嘱云:“我死后,愿吾二女继续努力我在中国未尽之事工,更愿中国同胞,勿学美人之奢侈生活,俭为美德,殷勤求学,以助中国社会进步。对于医院同工,应本基督牺牲服务博爱的精神,作事到底。愿吾妻,平民化,节省余资,扶助一班有志青年刻苦求学,及清源支医院之困难。此嘱。”

入列铭贤学校“双八景”的“韩楼灯火”之“韩楼”,即为韩明卫之弟为纪念其母捐建的一座二层洋楼,其建筑豪华,设备先进。一到夜晚灯火辉煌,蔚为壮观。韩氏楼于1924年落成,主要是供学校男学生居住。楼内上下二层各十个房间,楼梯分设左右两侧。地下室有暖气锅炉,可供热水,还有淋浴室、洗衣间、理发室等生活设施。除却韩氏楼,韩弟为纪念父亲还捐建有大礼堂。

1904年,韩明卫到达孟家花园的次日,就在花园中利用“瓦屋数间,床桌数具”开办诊所,给人看病。翌年,一位信教的中国老先生根据《孟子·梁惠王》中“无伤也,是乃仁术也”,为其诊所命名为“仁术医院”。铭贤学校创办后的1909年,经太谷公理会研究决定,“仁术”与“铭贤”互换地址。韩明卫随医院迁至南关,而铭贤学校迁入孟家花园后,开始了大规模的校舍建设。如此,医院解决了地处偏远的不便,学校则解决了地界局促的困难。

仁术医院迁南关后,韩明卫即全身心地投入医院建设和医疗活动中。在获得美国的募捐后,首先盖起了妇科和小儿科就诊、住院的楼,继而又用更换地址补贴之款,建起了手术室及男病房。与此同时,还在医院内设立了“戒烟局”,且深入附近设立戒烟支局,每年退瘾人数可达五百人次。1918年前后,仁术医院附设了护士学校,附设了清源支医院。韩明卫经常骑着自行车上街,遇到有老弱残疾即主动帮助,用自行车拖着病人去医院。1929年,仁术医院建院25周年,太谷各界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活动,韩明卫受到广泛的赞誉。然三年后,韩明卫即因病在太谷逝世,年仅58岁。根据遗嘱,其二女儿韩义德一直在仁术医院服务,直至1948年,太谷解放才返国。后又去印度服务30年。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即韩明卫的侄子。海明威于1941年4月来华报道中国战事,由于他的二叔韩明卫与孔祥熙的关系,在重庆受到孔的接见。韩明卫,海明威,只是译法不同而已。

1934年12月31日,铭贤学校举办三老“庆寿会”。“三老”指康保罗牧师、贺兰芳教师、韩明卫夫人。庚子之后的1904年,美国基督教公理会派康保罗夫妇、韩明卫夫妇和贺兰芳女士来太谷县。那时铁路未通,他们从石家庄到太谷走了整整八天,落脚点即义和团杀洋教士后,割让给基督教公理会,让其埋葬被杀教徒的孟家花园。随后他们创办了太谷仁术医院、贝露女子学校、毓德妇女学校。韩明卫去世后,其夫人仍留居。贺芳兰是贝露女校校长,一次,贺校长气冲冲地找到孔祥熙质问:“你的学生常常偷看我的学生,在礼拜堂里,这成什么样子?”孔祥熙从容不迫地反问:“贺女士,如果你的学生不偷看我的学生,又怎知我的学生在偷看你的学生呢?”贺女士先是一怔,然后自觉理亏,一笑了之。当时男女学生尚不同校。此次“庆寿会”,意在表彰他们在校三十年来,献身教育,传播教义的作为,“其志可嘉,其行可佩”。会上,特赠康保罗牧师“智仁勇”三字。“智者,因廿余年前,铭贤校董数人欲移校址于太原,康牧独以为不当,使铭校果移太原,焉有今日之发展,康牧有先见之明;仁者,康牧平日特爱贫苦无告之人,留养孤寡老弱,不下数百人,并爱贫寒之青年,辄以金钱助之求学,故蒙康牧栽培之青年,亦不下数百人;勇者,庚子大迫害大惨杀始过,而康牧师奋不顾身,抱为道牺牲之决心,毅然敢来谷布道,非有大勇盍克臻此。”

“铭贤校董数人欲移校址于太原”一事,盖因太谷地陬一隅,未有省城之繁华、之便利,而“康牧独以为不当”,其理由无外乎繁华之所未必适合于学业等等,铭贤学生能远离政治,安心课堂,与校风有关,与地域也有关。但就经济发达程度而言,太谷为全省之首,当时的山西商会即设于此,而在全国找不到第二例省会以外的设立。1934年11月10日,蒋介石夫妇在出席了山西各界人士欢迎蒋莅并大会后,便在孔祥熙的陪同下,乘汽车来到铭贤学校,受到铭贤师生的夹道欢迎,接着在学校操场举行了隆重欢迎大会。

孔祥熙留学时认为当时的美国比不过他的老家太谷。1907年他回国后,对铭贤学校的师生发表留学感想时曾说:“六年前,我到美国的时候,我发现纽约的房屋建筑,普遍的不如太谷之华丽而坚固。”他进一步解释道:“当我儿时,太谷一县拥家资300万两以上的富户,即有13家之多,七八层楼的大宅院,到处可见——太谷县城里有一家姓孙的修盖花园,竟用汉代的白玉铺砌地面,因而引起县里一名秀才藉词勒索敲诈。姓孙的不理,秀才使向朝廷举发,说孙家庭园规模胜过皇宫,诬他谋叛造反。皇帝三次派钦差来查办,孙家便拿金银财宝出来打点,清朝官吏爱钱的居多数,回奏的时候都说孙家是良民,并无叛逆事情。最后一次皇帝命人将姓孙的拘到北京,同时掘出铺地的汉玉呈上朝廷作为证物,由皇帝亲自审问。姓孙的到达北京,有人面授一计。在审问时皇帝问他花园里地面是用什么铺的?姓孙的假痴假呆,答道:‘都是这些白石头子。皇帝见他土头土脑,错把白玉当石子,也便哈哈大笑而了之。”

如果说孔祥熙的言说中含有对家乡的特殊情感,那么外人的记述似乎也能予以佐证。蒋梦麟一行于1934年7月3日来到太谷游览,其《太谷之行》有曰:“太谷的居民有十二万五千人,其中约十一万人是农人。太谷、祁县、平遥邻近的三个县,为昔日全国金融的中枢。太谷又为三县中之首要。山西的票号,是人人知道的。南至广东,北至东三省,东自沿海各省,西至青海西藏内外蒙古,票号分布,成了一个金融网。乾、嘉、道、咸间为他们的极盛时代。他们所受的第一个打击,为太平天国之乱,把他们在扬子江流域的营业都破坏了。第二次是甲午中日之战,在辽东一带,受了损失不少。第三次是日俄战争,把东三省的营业破坏。第四次是辛亥革命,单在汉口一埠,票号的损失有六百万元之巨。此后继续不断的有外蒙独立、西北战事等等,都于他们损失不少。冯焕章先生退入西北的时候,拉用骆驼三万头,后来因粮饷不济,都饿死了。这许多牲口都是山西人的。自太平天国到现在七八十年之间,他们屡次受军事上的影响,这金融网弄得破裂不堪,四维不张了。同时新金融势力继起,他们故步自封,不肯适应新环境。子弟又不受新教育,但守旧基业,抽鸦片烟,坐吃山空。现在只见太谷地方,丛楼耸翠,垣宇蔽天,使人有黄鹤已逝,空余楼台之感,银窖的“没奈何”一变而为人事的没奈何了!”

同行的陈衡哲在《从北平飞到太原》一文,也谈到了对此地的印象:“太谷是一个四方的城——太原的城也是四方的,所谓方城是也——城墙高峻整新,城内的富户,也都有三四丈高的厚墙围绕,每家俨然自成一个小城,只可惜街道太污秽了。在一二百年前,山西是北中国的银窖,太谷便是山西的银窖。据说有好几个村子,每村都有几个百万家财以上的富户。孔氏便是这种富户之一。……在途中,我们中间有一群人顺便到一个北洸村中,去看一个姓曹的大家族。这家族的围墙似乎比孔氏老宅的还要高,并且在宅内的各院间,还有同样的高墙,故在这一院走到那一院时,使我不由得不想到“永巷”的一个名辞。内房也任人参观,年轻的妇女们都是天足,也还大方。各室有极精致的家具,一切都很富丽堂皇。还有电灯电话,却是本宅自设自用的。据说此族的家产,从前有六七百万,现在却少得多了。”

1920年代初,新婚燕尔的孔祥熙携新娘宋蔼龄回太谷省亲。宋蔼龄对这次僻壤小县的省亲之旅,忧愁万分。然而,当她坐着一乘由十六名农民抬着的大轿进入太谷县时,她惊异地发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奢侈生活。后来,美国传记作家罗比·尤恩森于1937年出版的一本书中,就有这段记载。尤恩森在传记中写道:描述了宋蔼龄内心的感受:“据她所知,那里的生活是艰苦的,原始的。”但仅在这个院子中服侍宋蔼龄的佣人仆役就有70多人,县城中许多商人家族都过着同样的生活。

然一年后的1936年1月8日,康保罗牧师也去世了。为此1936年4月出版的《谷声》第42期特辟为“康保罗博士纪念专刊”。

康保罗与孔祥熙是欧柏林大学的同学,其原名保罗·考宾,在孔的影响下,有意来华布道。为此,孔祥熙还给他起了个中文名字:康保罗,字乐三。康牧师生于1875年9月28日,毕业于乌西大学及欧柏林大学,庚子后的1904年自愿来华布道,是公理会神学生至中国之第一人。1918年,晋北发生鼠疫,范围自大同至太原,期间死人无数。山西省聘请中西医工前往防疫,康牧师虽非医士,亦在被聘之列。1921年,华北五省大灾,陕北灾情尤重,其又前往赈救,因劳瘁过度,卧病赈地,几至不起。1932年退休时,夫人下世,子女返美孑然一身,难以娱老,因而,孔祥熙为之购置四合院一处,康自占正厅,其余房舍专供贫苦学生之用,所得退休薪俸,除极俭约之自奉,其余悉数周济寒苦,而他在美国上学的子女,尚需勤工俭学。

1918年1月1日,山西省政府接中央急电,告知归绥属境五原发生肺型鼠疫。1月5日,山西省之疫情首先在右玉县爆发。省政府召集省城各医院以及军警机关所有的西医医生及曾留学东洋或西洋之医生,“无不优礼致之,派往各地担任检查”。北洋政府内务部介绍美籍医生杨怀德莅晋,被聘为“防疫总顾问,授以医务全权,领中外医员,以树设施上之模范”。据统计,参加防疫工作的中外医生及看护员共有67名,其中有36个医士,分别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典。他们分别派往代县、宁武、偏寨、五关等各防线所经之县,构成防疫的主要技术力量。据《山西省疫事报告书》载,1918年晋北的疫情之所以能以极快的速度控制,办法有几条:第一、公开事实。接到疫情报告,立刻通电晋北各县,实行遮阻交通,严格检查。阎锡山根据西医之说,确定鼠疫为“有防无治”。在通令全省遮断交通的同时,“先后撰白话电示数条,俾官民依照清洁隔离、埋尸封室各办法,严切执行,并聘请各国医生、牧师、教士分投帮助,派委宣讲多员,乘机利导,其注重之点,在使人自防卫,家自引避,村自隔绝。忍一时之痛苦,保万姓之安全”。第二、当机立断。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了主防不主治的决策。第三、相信一切社会力量。疫情出现后,阎锡山立即做出了聘请当时在晋的各国医生、牧师和教士,请他们来帮助。政府对于此次鼠疫的预防工作,卓有成效。疫情虽蔓延28县,导致2667人死亡,但在蔓延74天后,即被扑灭。韩明卫、康保罗参与的即这场防疫。然祸不单行,福无双至,大灾频仍,肆虐不断,紧接着于1920年,直、鲁、豫、陕、晋华北五省发生四十年未有之旱灾,很多地方赤地千里,寸草不生。造成千余万人的死亡,三千万人的灾民。康保罗参与的为此次赈灾。

康保罗去世后,学校为之组织了治丧委员会。由于其生前不治产业,身后一贫如洗,故第一件事便是募捐,其间募得609.43元,其中孔祥熙500元,代理校长梅贻宝10元。1934年秋,欧柏林大学毕业生梅贻宝被聘为铭贤学校代理校长,1936年,改任燕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后离任。

其间收到挽辞、挽联、唁电、悼词、悼诗、悼文无数。这时已是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的孔祥熙,还为之发来了《祭文》。文曰:“惟熙早岁渡洋,识君于海外,每共晨夕,便接绪论,见君慷慨义气,志量宏远,敬主爱人,奉道最笃,私心钦仰,窃以交友如君为幸,时君已有意来华布道而熙亦以国事蜩螗有奋然兴起效命邦家之志,时道衷曲,益增契好,逮熙学成返国,创铭贤学校于太谷故里,君已先此来华布道是区,由是旧雨重逢,朝夕与共忻慰之情,犹可一一追忆。时太谷教会,方经庚子之乱,堂舍为墟,信徒流散,惟君振颓起废,救残补缺,建一代中兴之业,树百年不拔之基,太谷教会之有今日,君之辛苦有非恒人所能缕述者矣,而惟熙知之,非特于教会为然也。时铭贤学校方当草创,其困顿艰苦,熙固历任而不辞,惟熙有一得先见辄苦不为时人所谅,而惟君许之,世言知己之交,金兰之好,熙于君有焉,迨后君致力教会,迄未他适。”这段文字有助于后人了解该校早期的发展。

1月18日,为康保罗牧师的殡葬之期。是日清晨,将其灵柩自其住宅移至贝露女校礼堂。灵柩前有男女学生数人,有信徒各穿孝服侍立。礼堂内外挽幛、挽联、旌旗、花圈无数,追悼会于午12时举行。会毕发引,葬礼是按照中式进行的,杠工抬着棺木,上披龙头罩,前有鼓乐开道,后有信徒尾随,浩浩荡荡,城里城外,抵铭贤门前时,特下半旗志哀,最后到达茔地。此次安葬所费568.4元,节余的41.03元,则拨入“康公纪念奖学基金”。

公平地讲,孔祥熙经营铭贤是卓有成效的。经营一校,可以经营票号的方式进行,但经营一国,此思路却糟糕得很。1940年12月30日,孔祥熙在范庄召开训话会。当谈及货币问题时,孔曰:“刚才委员长说:‘沦陷地方多,税收短少,战费大增,财政上要多想办法。我答复他:‘不怕物价飞腾,我只在票币上加个圈圈,10元就变成了100元,不过花点印刷费而已。我保证中国绝不会像美国的绿背纸币和德国的马克那样糟糕。至于多开财源,我就交给你们想办法,只要提得好,无不重赏。”这不是笑话,是史实。一个圈圈,竟将民国圈到了台湾岛,谶也。

介子平,1964年生人。供职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兼任 《编辑之友》杂志社副主编、副编审。出版作品《青灯》《烟霏云敛》《少年文章》 《消失的民艺——年画》《褪色的记忆——连环画》《雕刻王家大院》《风华丹青》《大韵书法》《田园将芜》《苦酒微甘》《此间少年》《民国文事》等。

猜你喜欢

教士孔祥熙太谷
太谷任村乡:小萝卜做成大产业
鑫炳记太谷饼:老字号焕发新生机
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太谷)论坛成功举办
太谷:挑起总书记惦念的“金扁担”
跟踪导练(一)4
孔祥熙如何成为孔子后裔
孔祥熙如何成为孔子后裔
孔祥熙的“养生之道”
孔祥熙的“养生之道”
抽烟与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