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在动画教学中的运用
2016-05-14阮醒
阮醒
摘 要:从动画专业就业亮起红灯说起,究其原因,针对动画教学中依葫芦画瓢的教学方式,提出用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放到动画教学环节中,激活学生建构动画运动知识,用已有的教材结合自身理解,构建出自己的动画知识框架,创作有特色的动画,让动画教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构 同化 顺化 创新
中图分类号:TP31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3(c)-0124-02
1 研究背景
在高校和中职业院校,随着市场的需求,相继开设了动画专业,动画专业也随着我国动画市场的需求而不断增加,动画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同时,与此相反的在2011至今的《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数据中都不难看出,动画专业毕业生就业,已经亮起红灯。所谓红灯专业,就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且薪资较低的“红牌专业”。
是否市场动画人才饱和了呢?事实给出了否定的答案。根据往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人才招聘会上,每年平均来自省内外的家动漫企业就有70余家,推出了2 000多个动漫岗位。其中列在需求排行榜首位的是中高级原画师、动画师等专项人才,这些岗位几乎占了总需求量的三成;排在需求榜前列的还有策划、编剧、导演、建模、脚本分镜、后期制作等人才。那只能说明,动画教学环节存在问题。
动画教学中存在着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学生只能“依葫芦画瓢”创作动画,严格意义来说是抄写式的制作动画。
从动画公司实习真正到岗位时候,时常听到,实习的学生说到,在校老师没教过,还没学等等类似的抱怨,然而公司动画指导老师也抱怨到,同学你们创作的动画,没有思想,没有特色,犹如机械的物理运动,不符合公司要求,自然就别说实习可以就业。听到种种的说法,看到动画毕业生就业的数据,不禁让大家反思,动画教学现阶段,是否遇到了严重的问题。打个比方:动画教学更像生产罐头的公司,动画做出来都一样,也像罐头里的东西,没什么营养毫无特色,动画市场,不需要罐头式的动画生产机器。动画是赋予角色生命的工作,动画教学应该培养出有特色,有思想的动画师,而不是工匠和简单的加工人员。
2 分析问题的本质
那为什么出现,综上所说的情况呢?
第一点,老师把动画教学,看成了任务式的填鸭式教学,一动作一个图,简单粗暴地让学生照搬课本的动作分解图。
老师的评判标准:这个动作分解与课本上的分解图画的或者调的动作不一致,所以不对,非黑即白的批改,让学生认为,书本就是公式不能改动,只要像乘法表,背诵就可以成为动画师。
第二点,学生不主动思考,角色动作中情境的重要性。比如走路的动画,我记得老师讲,书上说的“15帧,一个循环,最高点,最低点……”浅尝则止的学习。殊不知,如果情境设定,角色很累时候、很兴奋的时候;角色是个运动健将或则是个瘸子呢,动画时间空间的处理都不同,动画绝对不是简单地物理运动?
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学生的抱怨,一方面学生学而不思,但反思其中,作为老师,有没有铺设环境在动画教学中,是否有引导学生?是否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动画教学呢?课堂不应该是一个知识点的句号,而是一个引号,引出学生思考中的缩略号。
3 解决问题的方法
那怎样的动画教学才能,做到“授人鱼,不如授人渔”的效果呢,让学生用动画的思维去创作动画,培养社会公司真正需要的动画员工呢?
3.1 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引入
建构主义中就有很好的解决方式,总的来说就是同化[1],顺化[2],平衡。提供动画学习氛围,注重动画教学的参与感。建构主义的研究背景:建构主义的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建构主义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从这点说来,正是当下提倡“动画片”由动画加工到动画制作的需要。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这些属性,正是动画教育所需要的。
如何更进一步把这四个属性,转化成动画教学的指导依据呢?
3.2 运用构建主义解决问题
第一,通过改编教材,实现构建主义中的“情境”“协作”“会话”。
建构注意强调,环境对认知结构的重塑和同化。这正是当下动画教育最需要的,因为动画教育培养的目标就是原创动画,让动画去描绘身边的环境,创作出用自己语言体系节奏的理想动画。如果通过模仿,生搬硬套地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以及理论,得到的可能只是别人的皮毛、二流的技术,以及不属于本土审美情趣的动画。
动画教学,其一要注重知识点的认识记忆,更需要灵活运用,帮学生构建属于学生本身的动画知识。那就要求,学生自己去编写属于自身的教材,所谓的教材如何来,一方面总体搭建动画知识框架,可选用已有教材,创设“情境”。
然后“协作”指导改编教材,如何改编?让学生自身参与其中,模仿书本上的动作分解图,把自身的动作分解图,替换强调用学生表演,身体力行参与理解。举个例子,情绪以及角色状态都会,影响其动作的表现,如:很累、兴奋和很沮丧的时候走一步的跨度和时间。把书面知识生活化,扩展知识,把动画书本读厚,加强学生参与感。
都知道没有一本动画教材可以做到面面俱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如何让学生把书本读厚,增加知识,那就要引导同学通过其身体力行表演,完善或改编教材,让其笔记以及心得成为其真正意义上的动画教材。然后采取“会话”,让其以小组讨论,对比自身改编教材比原先教材的优劣之处,通过会话,也同时强调协作分配组员收集材料,形成合作。改编的书本不是紧箍咒,而是指导动画创作的坐标活用工具。
第二,“意义建构”,建构评分标准。
教会让学生自己打分,引导其正确开放性的批判标准,也就是“意义建构”。
知其所以,知其所以然。把真实自身表演的动作,制作出动画动作图,帮其理解动态线以及剪影图的判定标准,对比优秀卡通片和写实动画片中,寻找差距,和对比,让其自身理解,真实动作为什么要经过动画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表达动画师的意图和思想。
第三,动画教学中的难点,就是特色的加入,失败的动画教学就是,全班同学对老师的命题动画,做出了惊人的一致。但如果用学生自己理解的知识去构建其动画,相信做出的动画肯定是具有个人特色的动画。在对同学作品分析,要挖掘同学在动画作品中的闪光点,启发其他同学的思路。所谓的创新,每年好像都在喊口号似的进行着,但创新的意义以及方法,又有谁去阐释明白。介于此,笔者认为创新,尤其在动画制作中的创新,应该具体化与学生说明白,教会其真确的思路,而不是一谈到创新,创作就放开思维让学生天马行空。
创新,就是旧的知识或者经典的作品加上自身对其理解以及新的想法,为了避免重复别人或者经典的动画案例,就需要指导老师让其了解旧的经典动画案例,以及充分调动其对自身环境以及知识结构的理解,融入到动画作品创作中。
综上所述,就是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方式,在动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相信在建构主义的指导下,动画教学能迎来更多的收获,让中国国产动画注入生力军,让中国动画腾飞。
参考文献
[1] (瑞典)皮亚杰,著.心理发生和科学史[M].姜志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瑞典)皮亚杰,著.发生认识论原理[M].王宪钿,译.商务印书馆,1997.
[3] 贾否,孙鸿妍.动画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4] 余紫咏.实用主义为导向的动画教育——孙立军专访[J].中国电视(动画),2013(9).
[5] 彭聃龄.认知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6] (美)奥姆罗德,著.教育心理学[M].龚少英,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注释
① 同化原本是一个生物的概念,它是指有机体把外部要素整合进自己结构中去的过程.在认知发展理论中, 同化是指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程[Z].
② 顺化是指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一适应特定刺激情境 的过程.顺化是与同化伴随而行的[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