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EA的电力企业信息资源整合服务设计

2016-05-14智海燕秦龙王宇燕超源彭云

现代电子技术 2016年9期
关键词:信息化发展信息资源电力企业

智海燕 秦龙 王宇 燕超源 彭云

摘 要: 中国的电力企业在多年的信息化发展之后,开发了大量与企业日常运行紧密相关的信息资源,这部分软件资源在各个部门中都得到了应用,因此就产生了信息重复,导致信息沟通效率的下降,引发电力企业信息资源的更新出现一定的问题,进而致使业务的正常处理遇到阻碍,这就不符合当代能源市场的客观需求。通过当代EA技术的应用,能够将当前的信息系统数据和应用进行良好的衔接与整合,能够使IT系统和应用系统可以最大化的发挥自身的效用,以此对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EA; 电力企业; 信息资源; 信息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 TN91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6)09?0138?05

Abstract: A large number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closely relating to the enterprise′s daily operation was developed after years of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China′s power enterprises. This part software resources are applied to various departments, which results in repeated information and decline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efficient, and leads to some problem for updating the power enterprise information resource. And then the normal business handling will encounter the obstruction, which can′t meet the objective needs of the current energy market. The application of current EA technology can better join and integrate the current information system data and application, and develop the utility of IT system and application system to the maximum extent, so the enterprise′s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is promoted.

Keywords: EA; power enterprise; information resource;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1 相关理论知识

1.1 EA的概念

企业架构(Enterprise Architecture,EA)从某个层面来讲,它涵盖了企业里面众多的要素、各要素的变化规律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EA从本质上说,它是一个不断向前改革和发展的概念,现目前,许多IT厂商、国家的行政单位等都用不同的方式对企业架构的概念进行了诠释,在本文的探究范畴里面,需要对电力企业现有信息资源进行整合,而企业架构就是整合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论。

1.2 EA的架构

EA的架构究其本质而言是指根据特定的方式描述诸多要素之间的分布情况和具体的联系。按照当前主流的结构层次分类方法,从下到上分为四个架构,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最下层的三个层次被统称为IT架构,具体而言是指引导IT投资方向和目标以及辅助决策的IT框架,是构建完整信息系统的框架。另外,最底层包含软件、系统网络、具体设施和技术内容以及这些元素彼此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倒数第二层的组织层次涵盖了系统整体、服务内容、生产技术以及这些要素彼此之间具有的相互联系:数据架构涵盖了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整体目标、风险系数和隐私以及这些要素彼此之间存在的具体联系。

业务架构究其本质而言是指把主体的战略规划具体落实到运作的各个细节中,业务战略从某个角度来讲它划定了业务整体的框架,它涉及到业务的运营机制、具体流程、分布情况等内容。

2 电力企业信息资源整合需求分析

2.1 电力企业信息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网络总体构架体现了层次性,网络的建设、组织和管理也按层次型结构建设和管理。其相应的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

电力企业目前使用的软硬件基础设施统计如表1所示。虽然电力系统的信息化发展在最近几年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这部分信息系统通常情况下是按照某个主体的客观需求而展开相应设计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的方向绝大部分都偏向于本企业自身的信息资源,却没有形成良好的信息互动。此类信息系统尽管囊括了所有层面的信息资源,然而从本质上讲,它却造就了众多的信息孤岛,如此就为创设数据仓库等其他应用形成困难。

以现阶段五个比较知名的发电企业的信息系统为分析对象,绝大部分企业所应用的信息系统各不相同,因为信息编码没有一个整齐划一的标准,这就导致企业信息系统的信息沟通面临一定的阻碍。形成这种情况有多个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进行良好的整体规划,许多企业尽管进行了整体规划,然而它们是利用当前的数据资源而展开规划工作的,因此它们也并未从众多层面认真探究规划工作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从EA的层面对企业众多的信息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整合,就一定要以企业的既有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不仅要分析企业信息化发展进程中潜藏的诸多问题,并且还要研究企业在改革和进步的过程中对信息化的客观需求,做好企业信息化规划。

2.2 适用于电力企业的EA框架选择

目前主流的EA框架包括:Zachillan框架、FEA框架和TOGAF框架三种,具体介绍如下:

(1) Zachman框架。在Zachman框架中有6个描述企业日常经营业务的视角和6个角色的角度。针对此框架而言,单元格的总量一共为36个,单元格是角色和描述焦点的交汇。

(2) FEA框架。此类框架是由美国提出的“联邦政府组织架构”(Federal Enteprise Architecture,FEA)。框架中由绩效参考模型、技术参考模型等5个子模型组建而成。

(3) TOGAF框架。TOGAF框架就是以ISO/IECl4252为基础开发的美国防部信息管理技术架构框架TAFIM演变而来,最早的版本中包含IT架构,加入业务架构后成为了很多企业架构的首选。它是一类具有帮助发展、整体运作等功能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企业创设机构的整体架构,其拓扑结构如图3所示。

它可以最大化的反映出TOGAF对信息规划的突出作用,并且它把企业架构实现的整个过程系统性的划分为八个环节,其主要步骤包括:架构远景;业务架构;信息系统架构;技术架构;问题解决;迁移方案;落实方案;架构变更管理与监控。

2.3 三种框架的比较与分析

通过等级排列的方法,从12个方面利用4级评分的方法对三种框架展开了详细的对比。分类完整性:更好地通过此类框架对所有架构和相关元素展开系统性分类;过程完整性:指导用户创设企业架构;参考模型指导性:指导用户创设参考模型;实践指导性:把框架方法论融入到企业里面,以此创设一类具有较高价值的文化;成熟度模型:评价企业架构具有价值时体现的指导意义;业务聚焦:通过技术的推广促使业务的价值得到提升,业务价值不但可以指成本费用的缩减,同时也能够体现在盈利的增加;治理指导:在创设有价值的EA治理模型的整个过程中能够起到多大的帮助作用;参与指导:指导企业展开自治参与;信息有效性:指通过此类方法获取的低成本信息的总量和价值;时间价值性:指通过此类方法制定合理的方案,实施应用带来业务价值的时间周期。

表2描述和解释了这三种企业架构框架的原理和组织内涵,结合国内电力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本研究认为TOGAF框架以其高结构完整性和高实用性更加适用于电力企业这种具备长远发展规划的企业。

3 基于EA的电力企业信息资源整合策略

3.1 业务架构

3.1.1 业务价值链

在本文中业务架构系统性地描述了企业内部所有业务的整体结构和彼此之间所具有的联系。电力企业的业务架构是根据产品的生产一直到产品的出售这条线路,其相应的供应链可系统的划分为发电、输电、配电和电能销售这几个部分,其中第一个环节的关键任务是生产电能,完成此类项目的企业绝大部分都是水利发电厂和热电厂;输电是进行电能运输的渠道;配电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完成电能产品的配送;电能销售是指电力公司营销部对电能的出售。

电力企业的产品是其生产的能源和为客户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服务,能源是其他所有行业必需的产品,同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类必需品。所以说电力企业生产的是一类特殊的“社会产品”。相应的电力业务价值链如图4所示。

3.1.2 业务模型

电力企业业务模型可系统的划分为如下几个内容:

电网规划:一方面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电网设备的老化,供电企业需要对电网进行改造、扩建以满足用户的需要。根据原有电网结构、历年的电网运行信息、经济发展速度需要,对电网改造、扩建进行总体规划、计划。

工程管理:电网改造、扩建进行总体规划、计划后,经过可行性分析确立项目、工程。工程提交到设计部门进行设计,设计部门可以在GIS系统上完成设计,生成设计书(包括电气主接线图、平面图、电系图、工程设备清单等),工程设计后流转经预算、审批、计划安排、工程实施,竣工验收等过程,在GIS系统上产生的设计版本数据在流转各过程中加入相关信息,工程向运行部门进行交接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信息资源的交接,该部门可在这个基础上对设备台帐信息进行完善,工程在投入实际运作之后,版本里面涵盖的各类数据能够演变为GIS系统所需的数据资源。

物资管理:开展物资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是对既有物资进行良好的供、管、用,电力工程的完成需要大量的物资,而进行物资供应的方式又纷繁复杂,如此就为物资的整体管理形成一定的阻碍。物资管理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增加物资管理的实际效率,以此推动电力的发展,它的核心任务包括物资的招投标、物资的出售等。

设备数据维护:电网稳定运作的前提是对电网专门设立一个档案,档案的内容包括设备空间信息、检修、试验标准等。

设备运行管理:运行管理主要是工作人员按照工作流程对设备进行巡查,对设备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以此使电力设备能够长期稳定的运作。其中主要涵盖电网设备的巡视、缺陷检查等。

调度运行管理:电网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电能的调度一定要按照调度部门的安排进行相应的操作,调度运行管理的本质目的是为了通过最佳的方式在全网分配电能,合理的满足负荷需求,对各种突发情况进行及时的处理,具体如图5所示。

3.1.3 业务信息流

宏观来看,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涉及的物流和资金流如图6所示。

从物流供给的层面来讲,电能的需求很大部分取决于用户的需求情况,就现阶段而言,科研人员己研发出能够进行负荷预测的软件,然而实际的需求量和预测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数据仍然要依赖于负荷端的信息收集。而在配电的过程中,要从输电网得到特定的电能,然后将相应的负荷信息传输至输电网,在这之后调度中心向电厂提供相应的负荷曲线和调度指令。最后,电厂的相关部门对燃料的库存总量进行分析,视情况进行燃料采购。显而易见,信息流和物流的方向完全不一样。

从资金流动方向的层面来分析,燃料的实际价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价格,从整体上讲,它是燃料市场进行竞争的最终结果,这在进行电力体制改革前就已经形成。而具体的上网电价取决于市场价格和燃料成本。针对此环节,因为电网调度中心考虑到风险控制方面的因素,在进行实际竞价的时候,其发电计划并非完全取决于电价。

3.2 IT架构

3.2.1 数据架构

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从其数据架构的层面可划分为下述四类系统:

企业内部管理系统:按照电力企业所具有的属性,除了人力资源、库存模式、资产管理等比较通用的管理模块外,其他如生产管理、运行管理等都具有很强烈的行业特点。此类企业的生产管理系统囊括了发电资源调度、用电调度等功能;运行管理涵盖的内容包括:故障分析、运行管理、风险控制等。除此之外,电力企业综合信息系统(GIS)也是此类企业不可或缺的管理系统。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电力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除了一般的客户资料管理、客户关怀、Call Center、销售、营销综合分析及辅助决策等基本功能外,也具有其行业特点决定的特殊要求,包括:用电审查、电能核算、抄表管理等。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是十分复杂的,它的主要功能是处理“前端”(面向客户)事务。

供应链管理系统:其中涵盖了供应商管理、物流调度等。在这里,供应链管理主要管理电力企业的“后端”(面对供应商)事务。

办公自动化(OA)系统:能够帮助电力企业开展日常办公。

安全及风险管理系统:此类管理系统是电力企业中十分关键的一个部分。主要包括:企业门户网站的身份信息检验、访问设限、数据保密等;缴纳电费软件的登录管理、流量审查、电费计算等。

3.2.2 应用架构

应用架构的本质目标是将业务架构和数据架构与IT进行良好的衔接。应用架构并非是对系统的程序设定或者是对客户实际需求的探究,而是明晰企业向相关业务机构提供整体的IT应用系统和功能。

在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的整个过程里面,应用架构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可以将系统流程、具体功能、工作人员之间进行良好的衔接,也可以对数据架构中的信息展开相应的操作。所以,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引用架构对IT系统而言是十分关键的。

从微观的层面进行分析,应用架构涵盖有电力营销系统、电网GIS系统等。对IT系统和相应的集成方式进行定义,如此就能够防止许多部门仅仅考虑自身的利益需求,使各部门的应用系统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信息互通,如图7所示。

3.2.3 技术架构

技术架构的作用是通过建立良好的IT运行环境来对数据架构和应用架构进行支撑,以确保业务的顺利进行。技术架构从本质上讲是设计专门的IT平台,它是实现应用架构必不可少的部分,通过众多技术的综合应用使企业能够良好的运作。它提供多种类型的技术把各个架构之间进行衔接,具体的技术架构如图8所示。

3.3 整合结果

电力企业基于EA信息资源整合后的整体架构图如图9所示。

4 结 语

本文对电力企业信息资源整合与EA理论展开详尽的探究,同时通过企业架构制定相应的电力企业信息资源整合方案,得到以下结论: 电力企业的日常业务应用了更加科学高效的应用系统,将日常业务和IT进行良好的衔接。企业架构的应用为信息资源整合展示了一个良好的框架,通过这种方式使企业信息资源整合的过程更加简约化,并能够将IT规划、IT项目解决方案的各要素进行连接,使当前的系统与信息资源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整合。在实践运用企业架构到信息资源整合的进程中,首先要选择最佳的EA框架,然后结合企业的客观情况对其进行适量的裁减,其次应结合国内信息化整合的相关经验,使其能够真正的发挥实效。

参考文献

[1] 赵刚.企业架构的发展历史与概念[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6(9):38?39.

[2] 张宝宁.企业信息、资源整合现状与解决方案[EB/OL].[2006?12?16].http://www.doc88.com/p? 39990970945.html.

[3] 李屹,王学颖.企业架构EA成熟度模型比较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4):483?487.

[4] 曹军,王永福.电力信息集成的研究与实践[J].电力信息化,2005,3(3):56?58.

[5] 王继业,张崇见.电力信息资源整合方法综述[J].电网技术,2006,30(9):83?87.

[6] 王慧斌,王建颖.信息系统集成与融合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7] 王继业,辜体仁.电力企业数据中心建设探讨[J].电力信息化,2006,4(2):16?19.

[8] 王继业.发挥信息化在企业变革中的引领作用[EB/OL].[[2013?10?08]].http://www.365zhanlan.com/jdbh/2013/10/3811935

23481686.html.

[9] 王继业,孙珂.基于网格技术的电力信息资源整合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20):84?87.

[10] 王继业.电力企业数据中心建立及其对策[J].中国电力,2007(4):69?73.

猜你喜欢

信息化发展信息资源电力企业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中国电力企业的海外投资热潮
浅谈惠安县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思路对策
关于构建党校图书馆中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方案
谈云计算与信息资源共享管理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工具和技巧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
浅谈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
关于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之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