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高校校园绿化探析
2016-05-14代丽丽
代丽丽
摘要:从校园绿地树种的选择、园林小品的设计、功能分区绿地的设计和特色景观四个方面阐述了东北地区大学校园绿化的主要特点和设计风格,并比较了南北方高校在水体景观设计理念上的不同。
关键词:校园绿地;特色景观;水体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9017902
1 引言
高等学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各行各业的建设人才,传播科学文化的重要使命。近年来,由于我国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高校的建设得到了长足的进步。随着各高校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针对校园绿化的规划和建设工作也实现了高速发展。优秀的校园绿化不仅能美化校园的外在环境,也要体现大学的历史文化内涵。
2 校园绿地的规划
2.1 树种的选择
校园绿化系统主要由校园绿地和校园特色景观两个子系统组成。校园绿地主要由种类各异的植被组成,也包括绿地中的道路、水体等要素。校园绿地承担着改善校园生态系统、美化校园环境等作用。校园特色景观则主要体现了大学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
大学校园绿地系统设计的总体原则是利用校园现有地形,以植物造景为主,结合园林小品,形成以景观为点、道路为线、草坪为面的多层次生态型校园[1]。由于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因此南北方高校在树种和花卉的选择上也截然不同。以东北地区为例,选择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树种和花卉进行介绍。
五角枫。乔木,高8~10 m,花黄绿色,花期在5月,果期在9月。五角枫生性喜光,喜温凉气候和肥沃湿润的土壤,耐旱、深根性。其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等省区。由于五角枫树冠大、叶形美,非常适合做行道树,孤植、丛植、列植均可。
油松。松科针叶常绿乔木,高10~30 m,花期在5月,强阳性、耐旱、耐寒,深根性,树枝苍劲古雅、枝繁叶茂,非常适合做校园的行道树和风景树。
东北连翘。木犀科连翘属落叶灌木,花黄色,花期在5月,果期在9月。东北连翘生性喜光,耐旱、耐寒,浅根性。东北连翘非常适合在校园的岩石假山、步道转角等处成片栽植,也可作为校园草坪的点缀之用。
紫丁香。落叶灌木,花淡紫色,花期在4~5月,阳性,耐寒、耐旱,忌低湿。由于紫丁香具有丰满秀丽、芳香四溢的特点,因此被广泛种植于大学校园,深得广大师生的喜爱。
由于可选的树种种类繁多,因此在树种选择规划上,学校管理者应该结合校园实际情况,在经过充分的调查和论证的基础之上,制定树种选择方案。以东北地区高校为例,具体应遵循以下两条准则:①本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由于本土树种经过长时间的培育已经适应了本地的气候环境,因此栽植的成活率高、生长良好,与外来树种相比,价格相对低廉。而适当的引入外来树种则可提升校园绿化的个性,避免景观过于单调。②落叶乔木为主,灌木、地被植物为辅。由于东北地区冬季漫长、天气寒冷,因此应以落叶乔木为主体。同时,为了增加校园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应适当栽植灌木和地被植物与落叶乔木相结合,形成稳定的校园绿化植被群落。
2.2 园林小品
在做好植物造景工作的同时,如果能够设计出别具匠心的园林小品,将会给校园的绿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园林小品即为园林景观中的小型建筑设施。比如造型各异的桌椅板凳、指路牌、阅报栏等。园林小品往往具有设计精巧、富有艺术情趣的特点,因此除了本身具备的使用和观赏功能外,往往能起到丰富校园绿化空间、提升校园绿化设计艺术性的作用。如图1所示的清华大学校园中的雕塑书,就很好地体现了园林小品的作用。
2.3 功能分区绿地设计
由于大学集中了教学、行政、生活等多种功能,所以针对不同的分区,应根据其功能特点选择与其匹配的绿化方案[2]。大学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校门。因此,校门一带区域是校园绿化的重点之一,该区域的绿化要和校门区的设计相符合。比如,有的大学校门区的设计是广场式的,则可在广场中搭建花坛或者矗立一个与大学相关的历史名人的塑像作为校门区的主要景观,景观的周围可以栽植大片的草坪和低矮鲜艳的花卉,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避免人们的视野过于空旷。而有的大学校门区的设计是大道式的,则可在大道两旁栽种直立挺拔的树种,如雪松、香樟等,形成林荫大道,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教学区是学生读书学习的场所,包括实验楼、教学楼、图书馆等。绿化的风格应该遵循中规中矩、简单素雅的原则。例如,可以在楼体前铺设草坪,并在楼体两侧密植一些灌木或者小乔木,能起到隔音防尘的作用。行政区是学校教职工办公的场所,绿化布局应采用规则对称式,如行道树和草坪的简单组合。生活区主要由公寓组成,是学生课下休息活动的场所,绿化的风格应以简单实用为主。例如可以在公寓附近设立一个小花坛,公寓周围选择灌木或者小乔木进行基础绿化。
3 特色景观设计
特色景观设计是校园绿化规划中的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3]。校园的特色景观不仅要做到新颖独特,更要做到能够彰显校园文化的作用。校园景观应该将大学的人文地理等历史气息自然地融入到景观中,成为校园文化的载体,其中,水体景观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深厚影响,湖水与垂柳、古体建筑结合的景观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校园的文化气息[4]。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南方高校在水体景观的设计上要比北方高校成熟细腻。例如著名的厦门大学的芙蓉湖就是一个水体景观设计的佳作。芙蓉湖(图2)坐落于厦大本部校区的中央,四周的绿柳、榕树郁郁葱葱。徐徐的微风拂过荡漾的湖水,古色古香的楼宇隐于苍翠的棕榈,芙蓉湖在初夏和暖阳光的照耀下,美不胜收。
东北由于受气候条件和地域文化的影响,水体景观的风格设计与南方高校温婉的风格不同,比较注重场面恢宏。没有了小桥流水,取而代之的是通过震撼的喷泉效果来表现出大气磅礴的气势,如图3所示的北华大学的水景广场就是采取了这样的设计理念。同时,由于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形成了独特的冰雪景观,也为校园增添了与众不同的魅力。
4 结语
大学校园绿化的规划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讨,作者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将力求更加深入细致地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由于作者经验和水平有限,文中的不足之处希望得到林业前辈和同仁们的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
[1]陈生香,王奇志.大学中心绿地规划探讨[J].热带农业科学,2002(5):61~63.
[2]安运华.长江大学校园绿化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5.
[3]李林.我国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7(4):1027~1028.
[4]吴小静.以人为本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J].华中建设,2011(1):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