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交稻新组合花优21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2016-05-14苏天宝

吉林农业 2016年9期
关键词:示范推广新品种

摘要: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是种子管理站的一项重要工作。花优218新品通过二年的试种和一年的百亩示范种植,该品种农艺性状比较稳定,适合做烟后稻和烂泥田中稻种植 ,但要注意防治稻瘟病。

关键词:新品种;示范;推广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7.007

1气候影响

2015年邵武市从9月12~17日,连续6天日平均温度低于23℃,其中有5天最低温度低于19℃,17日最低温度仅15.6℃,并且从9月19~22日又连续4天日平均温度低于23℃,且多雨、少日照。仅9月份日照就比往年少57小时,雨量多89.6毫米,雨日比常年多11.5天,而该品种在9月中旬正处于抽穗扬花期,遭遇严重的“秋寒”,并且灌浆期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差,灌浆受阻,出现空秕粒增多,结实率降低,产量降低。

2示范片基本情况

2.1产量表现

2015年在邵武市沿山镇百樵村做烟后稻种植面积320亩,经专家现场实地进行测产验收,平均产量484.8公斤/亩,最高产量达509.2公斤/亩。

2.2生育期

示范片6月17~20日播种,7月18~22日插秧,秧龄30天左右。9月13~17日始穗,9月21~23日齐穗,11月5~8日成熟,全生育期140天左右,见表1。

2.3特征特性

该组合作烟后稻栽培,植株群体整齐,茎秆粗壮,植株较高,株形较散,剑叶较长、稍宽、叶色青绿,穗大粒多,分蘖力较强,有效穗多,着粒较密,穗颈较长,抗倒能力较差,后期转色一般。其他农艺性状详见表2。

2.4 抗性表现

两年试种、示范期间均有穗颈稻瘟病发生,田间综合表现抗苗瘟,中抗叶瘟和穗颈瘟,2015年属稻穗颈瘟发生较严重年份,稻瘟病抗性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稻瘟病,抗倒能力较差,2013年有发生倒伏现象。

2.5米质检测结果

糙米率83.4%,精米率74.4%,整精米率55.3%,粒长6.0毫米,长宽比2.4,垩白粒率82.0%,垩白度11.3%,透明度2级,碱消值4.2级,胶稠度8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0%,蛋白质含量9.3%。

3高产栽培技术

3.1适时播种,培育适龄壮秧为基础

二年试种、示范结果表明,该组合属基本营养型。作烟后稻种植应根据烟叶的收获期来确定播种时间,同时应该考虑确保烟后稻在寒流到来之前安全齐穗。根据邵武市的气候情况和花优218的特征特性,播种期应该控制在6月15日前。大田用种量在1~1.25公斤,稀播匀播,秧龄控制在25~30天,秧龄过长导致分蘖减少,产生早孕早穗。适宜插嫩壮秧。一叶一心时喷施多效唑,促进秧苗矮壮多蘖;秧田基肥与追肥结合,基肥亩施用45%复合肥40公斤,断奶肥每亩施用3~5公斤尿素,看苗使用促蘖肥,移栽前5天亩施用尿素4~5公斤作送嫁肥。以达到苗壮根强早活蔸的目的。

3.2合理密植,精确控苗为核心

花优218分蘖力较强,因受前作烟叶收获期的影响,秧龄不确定性大,要想获得高产,应通过合理密植,保证基本苗,增加有效穗来提高产量。规格以20.0厘米×20.0厘米为宜,丛插2粒谷,每亩插1.67万丛,保证基本苗达8万苗以上,当大田最高苗在25万时开始烤田,确保有效穗达18万以上。注意适当浅插,促分蘖早生快发。

3.3科学施肥、干湿管水和综合防治为支撑

由于田地普遍施肥较足,特别是磷钾含量相对较高的特点,在施肥上应该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氮、磷、钾比例1∶0.5∶1,基肥、蘖肥、穗肥、粒肥比例为5∶3∶1∶1,由于花优218株型较高,且较散,中后期要注意控制氮肥防倒伏。底肥可用45%的复合肥40公斤,插秧后5~7天用25公斤/亩碳铵、25公斤/亩过磷酸钙或尿素7~8公斤/亩作追肥。重施穗肥是花优218夺高产的关键,幼穗分化开始后务必施好孕穗肥,在幼穗分化Ⅳ期时可用尿素3~4公斤/亩加6~8公斤/亩氯化钾。

干湿管理促早生快发防早衰。管理上要做到寸水护苗促返青,浅水薄露促分蘖,够苗及时烤田。幼穗分化开始及时复水,寸水护苞孕大穗,间歇灌溉促灌浆,如果遇到秋寒危害,要灌深水保温,保证安全齐穗;收割前7~10天断水,防早衰增粒重。

及时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是增产的有力保障,晚稻栽培主要防治飞虱、叶蝉为主,防止大田矮缩病和穗颈瘟的发生。在秧田期和大田苗期可用吡虫啉、扑虱灵等农药防治稻叶蝉和稻飞虱,以减轻矮缩病的发生;稻瘟病防治可用75%的三环唑可湿性粉75克或2%加收米80毫升/亩+20%好米多100毫升/亩,喷施2~3次防治苗瘟;破口期和齐穗期用“富士一号”或75%的三环唑可湿性粉75克对水30公斤/亩分别喷施一次。

适时收割,提高稻米品质。掌握成熟度达到90%~95%抢晴及时收割,并做到单收、单打、单晒,不与普通稻谷混合,以提高优质稻米的品质。

作者简介:苏天宝,大专学历,邵武市种子管理站,农艺师,研究方向:植物(种子)。

猜你喜欢

示范推广新品种
青菜新品种介绍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几个杏新品种介绍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群众文化音乐的推广及发展探讨
对我国推广大众体育活动的意义研究
在医疗卫生单位推广运动处方的研究
平行文本在旅游翻译中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