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市场该靠啥
2016-05-14
“买、买、买!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在8月份举行的吉林省粮食产销协作洽谈会上,吉林省副省长隋忠诚用了句网络流行语表达卖粮迫切。他向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的近千位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和涉粮企业代表呼吁:“多购买吉林的粮”。
眼下,吉林黑土地上玉米丰收在望。今年,玉米临储政策取消,实行市场定价。作为玉米种植大省,吉林省将面临怎样的考验,将会采取哪些措施应对?
玉米有多少?
年均产量在580亿斤左右,实际加工量不足产量一半
“前几年,粮价年年涨,大家放心大胆种,把玉米种成了‘铁杆庄稼,种玉米也成了俺们的强项。”松原市王府站镇种粮大户孙守峰说,今年种了170多公顷玉米,比去年减少60多公顷。
吉林省玉米主要以黄玉米为主,年播种面积约为5900万亩,产量580亿斤左右,约占全国的15%,商品量550亿斤左右,商品率达95%,居全国第一位。
今年,吉林省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332.58万亩。按照每亩地1000斤的产量计算,吉林省可减少玉米30多亿斤。
前几年,玉米价格产区销区倒挂、国内国际市场倒挂,导致进口玉米及替代品进市场,国产玉米进仓库,吉林省粮食局副局长杨光说。去年11月启动临储收购,截至今年4月30日,吉林省收购的玉米达531亿公斤。
当前,玉米库存还在高位运行,而加工转化能力有限,并且玉米成品市场需求不旺。
玉米深加工,作为吉林省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年加工能力达300亿斤,年实际加工量220亿斤左右,居全国第二位。如此换算下来,吉林省每年有大半的玉米产量有待消化。
今年玉米上市后到底是什么价格?“价格肯定不能太好。”眼下,快到收获的季节,孙守峰关心玉米价格,却不抱太高希望。
“谁也不能准确回答这个问题。”全国政协常委、原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但是按照市场定价来看,进口到岸的玉米价格给出了参考。
“美国玉米到广州的到岸价在1400元左右一吨,最近的期货价格为一吨1450元左右。”杨光说,按此来估算,今年秋天玉米价格每斤可能低于7毛钱。
玉米价格走低的背后,供大于求的大环境没有改变。杨光分析,目前,全国全年的玉米供给量在5700多亿斤,消费量仅为4100亿斤左右,供需的差额依然可观。
从吉林省内政策性粮食腾仓卸库情况来看,近期每周挂拍200万吨,成交量已经低于10万吨。目前,通过向深加工和饲料企业定向销售、公开竞价销售等渠道,吉林省政策性粮食销售了175.44亿斤。
考验有多大?
玉米购销市场情况复杂,农民多存观望心理,粮食贸易和加工企业缺少收购资金
玉米价格由市场来决定,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购销市场面临不小考验。
作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吉林省新天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原料玉米储存能力50万吨,年加工转化玉米能力90多万吨。
“目前,企业正满负荷运转,主要是拍卖粮库的粮。仓库里只存7.5万吨,够一个月的用量,粮库这么多陈粮在那儿呢,企业不敢轻易建立库存。”该公司物资收储部总监王宪岐说。
据杨光介绍,由于玉米市场价格难预测,加之今年玉米丰收在望,终端饲料和深加工企业只保留短期加工的库存,粮食收储和贸易企业只能采取边收购边销售的策略。
“如果秋粮上市价格太低,收完粮就得存着,最迟等到开春再说。”孙守峰说,合作社资金也不充裕,开春种地,就得卖粮筹钱了。
“市场定价肯定比不了以前实行临储政策时的价格。秋粮收购开秤后,如果价格不理想,估计农民会出现惜售心理。”杨光说,开春农民若集中卖粮,卖粮难、坏粮等问题可能会集中爆发,而且也会让粮食大量集中上市与企业长年分散采购的矛盾凸显。
陈锡文认为,多年的玉米临储政策,造就了政策市。玉米临储价格高于市场价,使得除了承担政策性粮食收购的部门和企业外,其他经营主体很难开展粮食贸易。
理顺玉米价格形成机制,让其真正走向市场定价,就需要有活力的市场主体,也就是要粮食贸易和加工企业充分参与进来。
“这不但要求企业具有仓储等相关资质,还要有资金实力收购粮食,这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陈锡文说,否则,秋粮下来,没有多元市场主体参与收购,农民的粮食将无法变现。
按照吉林省每年550亿斤左右的玉米商品量,收购资金需求将突破400亿元。“粮食这种大宗商品,单纯靠企业筹措资金是不可能的,没有贷款运作不了。”杨光说,因为市场风险,银行不敢轻易贷款,企业面临收购资金筹措的障碍。
应对有多难?
产销对接激活市场,服务购销的金融体系有待完善
“虽然每吨玉米的运输费用达200元左右,但是吉林省的玉米品质好,适合我们做饲料加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储备粮管理公司总经理周丽洁说,去年,广西饲料产量达1058万吨,玉米购进量约为500万吨,其中吉林玉米占总采购量的40%以上。
吉林省位于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自然条件有利于发展优质玉米种植,玉米品质较高。数据显示,吉林玉米平均容重700克以上,二等以上占80%。
在日前举行的粮食产销协作洽谈会上,周丽洁的公司与吉林省储备粮收储有限公司签订了10万吨玉米收购协议,以及10万吨玉米代储协议。
“借助粮洽会和走访对接,我们找回老朋友,结识新朋友,让各地粮企在用粮的时候,能想到吉林。这是激活购销市场的一小步。”杨光介绍,本次粮洽会共签约190个项目,粮食贸易量948万吨,成交额近200亿元。
吉林省充分调动销区市场,让省内产粮大市、大县与其他省市及涉粮企业对接,调动省内外企业利用吉林省1000亿斤仓容、3000多亿斤收储能力、优越的储粮气候以及通畅的外运能力等有利因素,开展以代购代销、联购联销、合作经营、异地存储等方式的产销合作。
“破解粮食购销难题,就得让粮食有仓收、有人收、有钱收。”杨光说。
据介绍,今年吉林省调动多元主体建仓,社会融资8.9亿元,建设仓容400万吨。同时,全省将粮食银行扩大到150家,建设科学储粮仓,引导农民自制储粮装具,基本能满足仓储和农户庭院存粮需要。
今年上半年,吉林省出台政策,给予自购加工玉米的企业每吨补贴150元,让大型深加工企业保持了较高的开工率。
“下一步,全省将推动玉米深加工产业兼并重组,延伸产业链,发展精深加工,增加附加值。同时,促进饲料企业和养殖业扩大养殖转化量,促进玉米就近加工转化。”杨光说。
目前,吉林省正完善粮食企业基本信息系统,把全省涉粮企业主要信息纳入其中。这将为金融部门提供可靠信息,便捷银行开展贷款发放。然而,“政府还仅限于推动组织银企合作,真正服务粮食购销的金融体系还有待完善。”杨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