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发展转型升级

2016-05-14陈新有

中国经贸导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着力四川绿色

陈新有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肩负着维护我国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使命。按照这一系列重大部署,必须加快推进四川工业绿色转型发展,促进四川经济保持中高速、产业迈向中高端。

四川着力推进工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着力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构建具有四川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支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机遇,综合发挥四川在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条件等比较优势,前瞻谋划布局信息安全、航空与燃机、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装备、页岩气等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加大力度培育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提升七大特色优势产业,推动白酒、化工、轻纺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突出大企业、大项目带动,整合发展优势产业链,初步形成“7+7+5”梯次发展产业格局。2015年,制造业比重达到78.5%,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到16.2%,七大特色优势产业(含软件业)销售产值比重达到80%。其中,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13.2%,产值规模分别超过6700亿元、2450亿元,计算机产量达到6343万台,汽车整车产量达到105万辆;装备制造业(不含汽车)增加值占比达到13.9%。

以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推进工业创新驱动发展。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安排3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创新驱动和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发展,加大力度培育100个重点产品,实施200项重大技术攻关、30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成功争取列入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成都高新区获批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高新区达到6家。2015年,全省军民融合产值达到1500亿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国省市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含众创空间)达210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0家以上。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58家、居中西部首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5万亿元、增长25%。实施技改投资“倍增计划”,过去三年技改投资总量近1.5万亿元,技术创新投入年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进工业低碳绿色循环发展。按“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突出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围绕高效清洁节能锅炉、大气污染防治装备、水污染防治装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装备、高效节能电机、低温余热余能利用装备、节能电力装备、监测仪器等“八大重点领域”,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初步形成以成都、自贡为重点的节能环保装备产业集群,创建了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在资源综合利用装备领域,逐步推广应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及综合利用、污泥无害化处理、垃圾焚烧新技术等先进技术,在瓦斯发电设备、大型海水淡化设备、汽车拆解和再制造等领域培育了一批竞争优势明显的企业。2015年,全省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达到560億元,三年来年均增长17%。

积极建设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推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四川是全国最大的水电基地,截至目前水电装机容量近七千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占到80%,形成以水电为主、火电为辅、风光储新能源为补充的能源结构。四川天然气资源丰富,在天然气勘探、开采和天然气化工产业设计方面,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近年来,四川加快川东北天然气化工产业基地建设,出台实施天然气化工转型升级规划,着力推进天然气资源开发和就地转化,建设了1000万吨炼油和80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发展石化下游深加工产业链,推进油气盐磷硫等资源整合嫁接,布局建设了一批油气化工产业园区(基地),彻底改变过去以“大化肥”为主的传统化工产业格局,油气化工产业产值规模超过4500亿元。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积极化解过剩产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腾出发展空间和环境容量。着力推进稀土整治、钢铁重组、水泥淘汰、煤矿关闭、玻璃升级、白酒转型、鞋业转移。省级以上财政投入资金30亿元,实施煤矿清理整顿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关闭586处小煤矿,涉及产能4863万吨;推动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组建四大钢铁集团,将总产能控制在3600万吨内;加快水泥行业兼并重组,打造3—5家产能上千万吨的特大型企业,总产能控制在1.5亿吨内,行业前四家企业集中度超过60%。严把产业准入关,对落后产能较集中的传统高耗能、高污染领域,制定实施更宽范围的淘汰落后计划,过去三年,累计淘汰炼铁343万吨、焦炭275万吨、水泥2943万吨、造纸141.3万吨、印染2.35亿米,分别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的4.2%、31.6%、21.4%、45.6%、34.2%。 “十二五”期间,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39%,提前一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关闭淘汰目标任务。

“十三五”推进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的主要举措

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综合发挥四川独特的科教、人才等资源,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激发创新活力,着力打造具有四川特色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以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为着力重点,依托成(都)德(阳)绵(阳)地区,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组织实施《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与燃机、高效发电和核技术应用、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节能环保装备和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十大重点领域,启动实施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军民融合等一批重大工程,努力将四川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信息技术研发和产品制造、战略资源精深加工、名优特新消费品研发制造基地,率先建成西部制造强省和中国制造西部高地。

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创品牌、提高质量效益,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狠抓工作组织落实,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提质增效。今年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钒钛钢铁产业的创新发展,着力推进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推进钒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一手抓好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把化解产能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有关市(州)和企业,确保完成年度退出计划。坚决杜绝新增产能,不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备案新增产能的钢铁和煤炭项目。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技术政策,对达不到标准要求或经过整改未达到要求的钢铁产能进行依法关闭和处罚。同时,推进钢铁、煤炭行业企业实施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减量化兼并重组,多措并举妥善安置企业职工。

加大力度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把结构调整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抓好产业、技术、产品结构的调整,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大力发展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规划生物医药、轨道交通、石墨烯、玄武岩纤维等新材料产业,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支撑工业“双高”发展。进一步突出全产业链培育和优势再造,着力构建信息安全与集成电路、轨道交通装备、高效发电和核技术应用产业、天然气化工、优质白酒等一批全产业链,推进要素集成和技术集成。着力抓好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综合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动传统产业实施以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流程绿色化、制造智能化为主要方向的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进一步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水平。

推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推动产业园区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按照“特色立园、差异发展、专业服务”的要求,推动产业园区建设由“大而全”向“小而专”、“小而特”、“小而精”转变,着力打造土地使用集约化、资源利用效能化、产业配套系列化等特色专业化园区,建立完善和提升一批创新创业孵化、检验检测、现代物流、环保治理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产业园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重点规划建设一批循环经济园区、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绿色建材示范基地、生态工业园区,创建一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再制造,支持产业园区依托重点项目构建上下游工艺路线闭环发展模式,促进资源综合循环利用。

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发展。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推进“互联网+”四川制造,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的新平台,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等。支持发展工程总包、项目集成、整体解决方案,鼓励优势制造企业“裂变”专业优势,面向市场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着力开展工业绿色服务,推进“互联网+”绿色产品、工程,能源合同管理,环保合同管理,绿色金融服务等,在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为传统产业的绿色化改造提供装备和支撑服务。

猜你喜欢

着力四川绿色
茶花
2016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检察机关服务“两聚一高”发展要着力解决的四个问题
四川九寨沟发生七级地震
论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创新
对四川新高考中的不等式问题的一点思考オ
追踪绿色的秘密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