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搞定静摩擦力
2016-05-14杨三乐
杨三乐
摩擦力是学生初入高中的第一只“拦路虎”,而静摩擦力又是其中较难分析的一点。以下三个步骤或可让你轻松掌握静摩擦力。
第一步:明确产生条件
静摩擦力的产生必须具备三点:1.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存在压力;2.两个物体接触面粗糙;3.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
例题1:物体A与B相互接触,其中A保持静止,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分析与解:图1中,由于F的作用使A、B间存在弹力,由于A的重力作用使A相对B有向下运动的趋势,且接触面粗糙,因此A受到B对它的静摩擦力。
图2中,由于A的重力使A、B间存在弹力,同时A具有沿斜面向下的运动趋势,且接触面粗糙,因此A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
第二步:与压力不成正比
因为滑动摩擦力与物体所受的压力或支持力成正比,当压力变化时,滑动摩擦力一定变化,但这种关系对于静摩擦力来说并不成立。
例2:如图3,物体P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保持静止,若增大F,则
A.物体对墙的压力不变
B.物体对墙的压力将增大
C.物体对墙的摩擦力不变
D.物体对墙的摩擦力变大
分析与解:物体P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由于受重力的作用,具有向下的运动趋势,此时P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平衡。当外力增大时,P对墙的压力增大,且仍然静止,可知静摩擦力仍然等于重力,不能错误地认为正压力增大静摩擦力就增大了。
第三步:判断是否有相对运动趋势
1.用假设法
判断有无运动趋势最简单的方法是假设接触面是光滑的,看被研究的物体是否运动,向何方运动。若运动则有静摩擦力,其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不运动则无静摩擦力。
例3:如图4,物体A静止在斜面B上,判断A受到的静摩擦力;如果用绳把A系住,且绳是拉紧的(如图5),判断A受到的静摩擦力。
分析与解:图4中,假设A、B接触面光滑,A将沿斜面下滑,现在A静止,必然受到B对它的静摩擦力,方向与其下滑的方向相反,即沿斜面向上。
图5中,如果用绳把A系住,且绳是拉紧的,此时即使A、B接触面光滑,因绳的作用,A也不会下滑,所以A、B间无静摩擦力。
2.根据平衡条件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各方向上受到的力都是平衡的,即各个方向合外力为0。
例4:如图6,斜面体B在水平地面上保持静止,物块A从斜面顶端匀速滑下,则
A.地面对B有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B.地面对B有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地面对B无静摩擦力
D.地面对B有向上的静摩擦力
分析与解:A、B两物体都处于平衡态,可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竖直方向上,整体受到重力(mA+mB)g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N,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水平方向上,整体受力也是平衡的。而对整体来说,没有受到静摩擦力以外的力,因此地面对整体也没有静摩擦力,否则整体就不能维持平衡状态,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
在分析静摩擦力时,有时还要选取单个物体进行受力情况的分析。
3.根据物体的加速度分析静摩擦力。
使用这种方法时,首先要知道被研究物体的加速度,再判断物体所受其他力的合力能否产生这一加速度。若能,则无静摩擦力;若不能,则有静摩擦力。
例5:物体A放在水平放置的圆盘B上,随B一起作匀速圆周运动,如图7所示,试分析A受到的静摩擦力。
分析与解:假设A、B接触面光滑,以B作参照系,A将背离盘心滑动。现在A相对B静止,必受到B对它的静摩擦力,方向与其滑动方向相反,即沿半径指向盘心。
有的学生会认为,圆盘光滑,A将沿切线方向滑动,则受到的静摩擦力是沿切线方向。这种看法之所以错,是因为以地面为参照系,而不是以圆盘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