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逸的青春是可耻的

2016-05-14陈世冰

知识窗 2016年2期
关键词:周浩藏民金马奖

陈世冰

2015年11月21日,中国台湾第52届金马奖揭晓,纪录片《大同》荣获最佳纪录片大奖,导演周浩也成为金马奖历史上唯一一位蝉联最佳纪录片大奖的导演。

周浩,参加工作之初就在新华社做记者,做了几年,他厌倦了朝九晚五的生活,便辞去了新华社的工作,来到了更有挑战性的《南方周末》做记者。

2002年10月的一次采访经历改变了他的人生。那年,他徒步穿越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并流之地,去做一个地理报道。从海拔1000米上到5000米,再下到1800米,他走了12个小时。当时是秋天,满山的落叶像油画一样绵延不断。那一刻,他决定做一个拍纪录片的导演。

根本没有人会赞助他拍纪录片,他需要自掏腰包。朋友们纷纷劝他,你放着年薪二十万元的记者不做,去做一个赔钱的导演,你究竟是怎么想的?

可他是铁了心,拿着比年轻记者还要少的工资到处拍片子。

因为做过记者,周浩喜欢去一线搜集素材、做调研。而说服采访对象接受拍摄更是他的绝活。一次,为了拍摄藏民的生活场景,主人公相当不配合。周浩拿起青稞马奶酒就和藏民对喝了起来,最后喝高了的藏民伸出大拇指,说:“兄弟,你说咋拍就咋拍吧。”

当然,也不是每一次都这么顺利,拍《棉花》时,他前前后后就花了8年的时间。为了走进棉花背后的各个环节,从种植、采摘,到棉纺、制成衣服,他需要一个一个环节去沟通。有的一听说要拍摄几个月,就直接拒绝了,只有百分之十的人愿意接受拍摄。幸运的是,正是靠这百分之十的人,周浩拍出了棉花背后横跨五大洲的产业链,并荣获了51届台湾金马最佳纪录片奖。

10年间,他痴迷地尝试着进入别人的生活,拍出了一系列别人从没有涉足过的纪录片。成名作《厚街》,拍的是东莞出租屋内打工者的众生相,包括日常起居、爱情故事,还有黑社会打群架的场景,菜刀在镜头前飞舞;《高三》拿了香港金像奖,拍的是福建武平一中的高三毕业班备考时琐碎而紧张的生活,真实而又令人心疼,每个有过高考经历的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120的故事》和《差馆》,则是在急诊室和派出所这两个最常见又最不常见的空间里来回穿梭,人们隐忍、失态、爆发、耍赖的生活情景,真实而又荒诞。

他做纪录片导演之初,曾许下一个愿望:“有朝一日能有一部片子登上豆瓣。”如今,他有6部纪录片被豆瓣网“认证上榜”,以苛刻毒舌著称的豆瓣网友,给他每部作品的评分竟然都在8分(总分10分)以上。荣获金马奖的《大同》,以原大同市长耿彦波为拍摄对象,立体地呈现了他在主政大同期间面对拆迁这个社会敏感问题时的改革和迷茫,竟拿到了9分。

他的作品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但是他依然很穷,一直自己垫钱拍纪录片。拿了金马奖,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奖金。有了钱,他就可以拍更多的纪录片。

有专家说,周浩是中国最好的时代纪录者,他的纪录片,是一部21世纪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而周浩却说,我只觉得安逸的青春是可耻的,我想做有意义的事情,仅此而已。

猜你喜欢

周浩藏民金马奖
古道散茶香
犬獒效应
弃北大读技校 自定别样人生
弃北大读技校,自定别样人生
请菩萨找零
放弃北大读技校
星光璀璨 珠宝同行
蔡康永因过于劳累致面部神经失调
月度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