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启动自由飞翔的翅膀

2016-05-13林春秀

考试周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美术活动自主性培养方法

林春秀

摘 要: 美术活动是发展幼儿自主性、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重视观察,自主感受;游戏为主,自主想象;提供材料,自主选择;大胆放手,自主实践等策略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关键词: 美术活动 培养方法 自主性 幼儿教育

“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心理学表明:幼儿求知欲强,学习的自主性差,因此在幼儿园各项活动中重视和发展幼儿的主体性(即培养和发展幼儿的独立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术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发展幼儿自主性、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我在美术活动中对于提高幼儿自主性方面作了以下尝试:

一、重视观察,自主感受

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应该重视引导幼儿亲身体验和感受外部世界,利用审美直觉强化幼儿对美的发现、认识和欣赏,让幼儿走进大自然,走向生活。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活动中,观察周围的动态环境,观察生活中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让幼儿在亲自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的动作中感知事物的形成和结构,从平凡的生活中感受美的存在,从细小的变化和差别中寻找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体验大自然各事物的特征,为感性生活经验形成表象和意象打下基础,增强观察能力。

例如:我们开展了主题“亮眼看世界”活动,带领幼儿来到北山,在高高的山顶观察县城的全景。然后让幼儿将自己看到的说出来,说说哪里美,你最喜欢哪儿?为什么?幼儿有的看见了远处的山;有的看见了古城墙;有的看见了高楼、大街等各种风景。孩子们充分欣赏和感受到了长汀的美。再让他们将观察到的用画笔画下来。幼儿一个个兴高采烈,有的画上了房子;有的画出了大街、人群;有的画好了长长的汀江河。由于幼儿有了丰富的感性经验,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观察角度,画起来得心应手,而且每个幼儿画得都不一样,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二、游戏为主,自主想象

绘画对孩子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游戏,它需要很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可是,平时在让幼儿学画的时候,常常只注重绘画技巧的运用,在评价中常以画得像不像评价幼儿的作品。我想如果幼儿的画中只有技巧而没有童趣,那么这样的画又有什么意义呢?而且幼儿的作品中想象成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评价的好坏。教师这次以像不像为标准,下次幼儿的画就都会向“像”靠拢,进而丧失想象力,只会一再模仿。因此,教师在绘画活动中可尝试提出疑问让幼儿改变思路,肯定幼儿的想象,避免形成一种僵化、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例如:幼儿学习绘画“将圆形添画成各种动物或瓜果”,教师就可创设“吹泡泡”情境:泡泡能变成什么呀?再让小朋友一起吹泡泡,将泡泡吹到图画纸上,再按照泡泡破灭后的形状添画成各种动物、花朵或瓜果等,要比比谁变出得最多、最不一样,只要幼儿动手添画了就应该得到鼓励。这样幼儿在添画过程中会有自己的思想,不一定全变成生活中的事物。

三、提供材料,自主选择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还要为幼儿提供多种艺术创作材料,扩大幼儿表现美的内容,丰富幼儿再现美的形式,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意愿选择材料,完成美术作品,从而增强幼儿创作的灵活性。平时绘画活动中,有的孩子喜欢用蜡笔;有的喜欢用水彩、水粉;有的甚至喜欢用铅笔进行线描画,我们应尽量满足他们,让他们自由选择。像手工制作的材料不仅要注意制作的工具、材料要多样,还要提供一些有利于幼儿创造发挥的半成品、旧物品。

如:“三·八”妇女节到了,在“献给妈妈的礼物”制作活动中,我提供了图画纸、彩色纸、橡皮泥、画笔、剪刀,还提供了可乐瓶、大幅挂历、大白纸、小树叶、小棍子、泡沫等。孩子们很高兴,凭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用剪、有的用粘、有的用折……动手制作出了泡沫蛋糕、遮阳伞、化妆品、凉帽、花手帕……一幅幅作品展示了孩子美丽的心灵,也体现了各个孩子不同的个性。幼儿的灵活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创造力、想象力不断增强。

四、大胆放手,自主实践

幼儿的精神世界有一种强烈的需求——希望自己是探索者、发现者。让幼儿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就能满足幼儿的这种需求,还能促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以往的折纸活动总是教师范折,幼儿跟着折。慢慢的,我有意识地将一些简单易懂的折纸符号列在黑板上,让幼儿看着符号折。刚开始训练时较难,一段时间过后幼儿一看到符号就懂得怎样折了,而且能自己边看图边折,教师只稍做指导就行了,幼儿变被动的、机械的学习为主动的、自觉的学习。这样,幼儿通过自己看图、自己思考、自己反复实践获得了知识和技能。每只小动物、每一件小饰物的成功折贴无不凝聚着孩子的自信与欢乐。经过长期训练,幼儿独立完成作品的能力提高了,孩子的主动性、探索性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另外,在美术活动中,大胆放手还包括给幼儿充分的积极提问的机会,让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感。这样,不仅能让幼儿充分表达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还有利于教师读“懂”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继续创造。如:在“过生日”绘画活动中,一个幼儿将小朋友画得比爸爸妈妈还高,我问:“为什么这个小朋友那么高呀?”这个孩子乐滋滋地回答:“老师,因为小朋友站在凳子上。所以比爸爸妈妈还高。”我引导:“那么凳子在哪儿呀?可要站稳了,不然会摔倒的。”孩子想了想说:“我给他画个靠背椅就不会摔了。”说着动手给画上了。孩子的创造在讲、在画的过程中得到了提高。

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自主性、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值得长期探索和研究的问题。发挥儿童创作的自主性,我们必须坚持“既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原则。在实际教学中改变传统的运用范例,示范和讲解的教学方法,尽量不出范例或少出范例,多运用欣赏观察、讨论交流、思考的方法,放手让孩子自由画、创意画,多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只有当幼儿主动学习的愿望增强了,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了,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发现美、寻求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参考文献:

[1]王凤麟.幼儿美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教育(教师教学),2008(10).

[2]周淑慧.浅谈对幼儿美术教学的认识[J].新课程(小学版),2009(04).

[3]张慧炜.浅析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J].教师,2011(24).

猜你喜欢

美术活动自主性培养方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维护科学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