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贫困地区新课程改革高中生物教学的思考

2016-05-13张锋

考试周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新课程改革

张锋

摘 要: 新课改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生物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应当积极创新和探索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课改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从教学模式的革新、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积极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推动贫困地区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新课程改革 贵州贫困地区

在知识飞快更新的今天,作为贵州省贫困地区的教师,我们不能总是以条件差、环境不好等为借口而自甘落后。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改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生物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应当积极创新和探索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课改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从教学模式的革新、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积极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推动贫困地区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又好又快地发展。新教材让学生主动地体验实验的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态度,获取科学实验的方法。

一、转变观念,教育教学要联系实际,以生活知识为中心。

很多教育工作者把课程改革等同于使用新教材,在教学和评价工作中“穿新鞋、走老路”,因循守旧,消极对待,缺乏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教育的本意是面向生活的,离开了生活,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课改注重从生活实际中引入课题,生活才是最好的教育。新教材编入了很多与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实际联系密切的内容。知识来源于生活,又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例如:果酒和果醋、腐乳、泡菜的制作等生物试验。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学要让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以生活知识为中心。

二、教师多方面需要加强,关注自身成长,以学生学为中心。

关注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在新课改现实的教育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很多教师来说就是全新的挑战。没有现成的教材可用,需要教师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需要自己开发课程。新教材形式多样,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使得教师的课前准备时间增加了,特别是生物教学,对教师多方面提出了挑战。新课改对教师的关注程度是远远不够的,尤其对贫困地区的教师,在教师培训方面更是陈旧,是浮于表面、形式化的培训。因为知识更新得太快,教师需要加强有效培训,而不是来来去去地走马观花。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同时也是教师实现自我跨越式发展的过程。教师应善于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发现问题,而不是为了问题找问题,为了科研而科研。教师应学会在评价他人及审视自己的过程中反思,加强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这就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来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有充足的能量让学生吸收和发展,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学为中心,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的实验教学模式,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变简单传播为互动教学,相信学生,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学习,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如此,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有了展示的平台,同时教师也了解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的主体意识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学为中心。

三、现实的落差太大,要以提高素质为主。

在贵州这个贫困地区,根据我的调查发现,每个教学班级都有将近五十个学生,甚至有的班级达六七十人。由于知识更新太快,课程改革步伐紧跟时代的要求在更新,许多与其相应的配套措施跟不上,课改信息闭塞,致使课程实施在落实到不同学校的时候,效果往往是差异悬殊的。新课程改革非常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需要教师给予其充分的关注和充足的发展空间。由于原因太多,客观上存在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虽然正在积极研究与实践,但总觉得可资借鉴的经验、做法很少。要做到这一点,生物课堂教学应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生物现象出发,深入到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等基础的生物知识,再经过解释、练习,使学生对新知识学得实在,理解深刻,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方法,教学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训练上。

四、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学生自主,教师先行。

自主学习绝不是盲目跟随,更不是毫无目标,在展示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时,教师还应该自主探究教材,自主研习作品,自主研究学生,唯有如此,自主学习才不至于流于形式。新课改不仅要求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还要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教育活动的研究者。关注学生生活经验,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充分体现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的素质教育新观念。注重过程、开放育人资源在新教材实现多元化的同时,全力保证它的质量,努力实现学科教学与活动教学的整合。随着现代科学知识发展,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而且没有必要。教学目标要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方法,教学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而不能放在单纯为解题而解题的训练上。

总之,观念的更新,改革学校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关注教师成长。特别作为贵州省贫困地区的生物教师,我们必须与时俱进,需要增加知识,提高能力,适应现代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生物实验教学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教学效果就强化了,从而更好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对于贫困地区的教育教学,实际是对教师的一种新的考验和检查。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应确立新的课程观、新理念,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力争实现一系列教学行为的转变。从教学模式的革新、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积极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推动贫困地区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珍.浅谈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行为的转变[J].青海教育,2005.

[2]陈汝平.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D].重庆师范大学,2005.

[3]呼小明.新课程推进中高中生物教师适应状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教学新课程改革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研究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节制观念的培养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浅析新课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