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推进实施的必要性

2016-05-13路波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路波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巨大的价值,全国绝大多数地区都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然而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最大化,解决课程实施中由于缺乏有效管理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区域推进实施就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推进实施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对原有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一个重大突破。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增设的一门新型课程,它的独特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丰富学生的经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类型,其区别于学科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经验的获得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超越严密的知识体系的课程形态,试图将学生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开放的生活世界中,引导学生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知。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生活为背景,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主线来实施活动,重在强调学生在活动中需要以亲身经历和切实实践的方式了解自然、接触社会,并反思自己的活动,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独特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来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经验。

1.2完善学生的生活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则是让学生回归生活世界,在真真切切的现实生活中体会生命的意义,实现"成人"的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切活动都是基于儿童生活来设计的,这既是综合实践活动实现教育任务的关键,也是儿童学习学科课程的"门径"。只有回归生活世界,儿童才能将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学科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儿童才能更好地了解"科学世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就有效地弥补了学科课程脱离学生生活世界的问题。

1.3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到活动主题的确定乃至活动的具体实施,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从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得出的活动结论,不难看出学生所具有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走进自然、迈入社会,真切地处理自己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在活动中,学生需要学会同伴之间的互助,需要学会与他人交往,需要主动与社会各部门联系,总之创造一切条件促进活动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得以培养。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政策支持系统不完备。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是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现区域性实施的最基本单元,教师积极性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如果只建立与教师相关的评价制度,而没有更进一步制定相关的政策(如教师工作量计算标准、教师职称评定方法等),那么教师的积极性也会降低。《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妥善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职称评定、业绩考核等问题"。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政策支持,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2.2对课程实施监督无力。有些地方上级领导部门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际运行情况没有进行实时监督或上级领导部门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都是提前下发通知,而且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检查形式缺乏多样性,检查范围不够广泛。被检查学校只需要在领导检查之前,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即可,这就导致许多学校虽然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但是许多学校局限于课程已经取得的成效,之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便被束之高阁。甚至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时根本不考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样一来,学校也就不会再去花大力气去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3学校缺乏整体规划。国家颁布了相应的制度,学校应该在此基础上加以整合加工,制定出适合本校实际的课程实施计划和方案,这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拥有了制度保障。然而大部分学校没有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规划或方案,虽然有的学校制定了方案,但是这些方案都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部门的检查,在几天内突击整理出来的,至于方案具体有哪些内容方案制定者本人也搞不清楚,至于之后依照方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是希望渺茫。缺乏整体规划与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容易出现课时不足、学生活动不够等情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完全停留在了检查评估上,成为学校日常教学过程中可有可无的课程。

3.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议与思考

3.1加强管理机构建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开展必须拥有一定的组织保障,为此必须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建设,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机构。管理机构的职能主要有:统一制定全区各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案;充分调动学校、社会、家庭三方的力量,对周围的自然地理资源、人文社会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同时注意与校外相关部门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建设;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对各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进行指导,负责区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经验的交流与推广工作,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发展。

3.2加强制度建设。

第一,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工作量制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课程与其它课程一样,应该对其教师的工作量有具体的规章制度。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又不同于传统的学科课程,这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工作量制度又不同于普通教师的工作量制度,不能仅仅从教师的教学工作、备课工作、作业批改工作等方面计算教师的工作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活动结束后成果的展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对学生的评价工作等等都应该纳入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工作量制度,并制定具体的工作量计算标准。

第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指导行为规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能否收到预设的效果与教师的有效指导分不开,因此必须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指导规范。如活动进行前教师的指导行为(在问题的提出、活动主题的确定、活动方案的制定、活动材料的准备等过程中的指导)、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行为(具体的研究方法的指导、对学生问题解决的方法的指导、对活动资料有效整理的指导)、活动结束后教师的指导行为(活动结束后新的有价值问题的总结指导、对学生的活动反思的指导、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的总结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指导行为规范的建立,对增强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奖励制度。为了激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必须在对教师有效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专门的奖励制度。对于在学期评价中成绩突出,并且严格按照课程表的规定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活动的各项资料准备比较完备,活动效果比较显著的教师适当奖励一定的考核分数,反之则扣除一定的考核分数。

3.3运用多种管理手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机构成员不定期地对全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情况进行随机性调研。利用深入学校进行调研的机会,通过检查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相关资料、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等形式,了解学校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制度的执行及课程实施等情况。针对调研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并提出改进意见。

参考文献:

[1]冯新瑞,王薇.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调研报告[J].课程·教材·教法,2009 .

[2]李臣之.综合实践课程教学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田慧生.综合实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的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观察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开启“四促驱动”模式,构建高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